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民营经济与中国现代化,这是一个多学科的复合型课题。

研究我国民营经济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愿望。特别是我担任四川大学非公有制经济研究所负责人以来,这个愿望就更加强烈——尤其,随着岁月的流失,两鬓霜雪的加重,这个愿望已不再是情绪和情感的冲动——如何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如何以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为背景,如何以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演变的实际为依据,理论联系实际地来研究我国民营经济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来理清二者之间的脉络,来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这已经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学者的责任和使命。这个责任和使命,是改革开放这个时代赋予我的。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400年间,中国先后错失了多次重大历史机遇,付出了极其巨大和惨重的代价。这几百年间,中国从世界经济中心、经济强国被迅速边缘化、被迅速弱国化,乃至第三世界化。中国GDP从1820年世界份额的33%到1978年的1%;如按当年价国际美元计算,中国1990年的GDP占世界份额的1.6%,而美国则为26.4%。[[i]]当工业革命和新技术革命以雷霆之势改变欧洲和美洲乃至澳洲经济的躯体和灵魂的时候,我们中国还沉睡在“中央帝国”的迷梦里。在过去的400年间,西方列强为世界历史贡献出后发优势发展战略成功的“丁尼生公式”50年=1000年,即西方国家在17、18世纪里因为学习并创新东方,尤其是中国自然经济文明成果而用每50年时间走完中国曾经用1000年走过的历程(50年=1000年);20世纪下半叶,东亚的“四小龙”、“五小虎”为世界贡献出又一个后发优势发展战略成功的“东亚模式”(笔者认定其为“东亚公式”)30年=300年,即东亚国家(除中国)通过学习西方发达国家文明成果并创新用20世纪下半叶的30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花了300年走完的现代化历程。十分遗憾的是这两大公式,都与我们中国无缘!

在过去几百年间,世界中心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在新世纪里,世界中心还会转移,机会正在向我们招手。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巨大变革,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这在当今世界上,只有很少几个国家能够使用这个概念,而有资格使用的就是我们中国。我们曾经领先世界,但我们近几百年却落后了,而且落后得十分茫然,也十分悲壮!但是,今天,我们正在重新崛起!正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劳动、用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人类世界贡献伟大的“中国公式”。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诸多机制和制度建设的深化与完善,尚需继续加大力度。因此,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现实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经济思想,来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成果,就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空间。而且,从新的认识角度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又可以被运用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强化和发展。这一历史逻辑关系的形成,是邓小平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与实践的结果,尤其是邓小平经济思想与实践的结果。

龚育之先生揭示出的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执政党端正思想路线之间关系的论述甚为深刻,被笔者视为本著作的门径:“小平同志的论述,重要、给人以启发的,还不在于那些论述的细节,而是在于他把市场经济的认识问题,同端正思想路线的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贯穿在他的有关论述中的一条红线,就是强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只有遵循这样的思想路线,才能找到正确解决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问题的门径。

 

[[i]]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