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2章  勇气的化身

这本应是一个骄傲的男人值得骄傲的时刻,但他站在媒体的闪光灯下显得黯然失色,12年来他一直努力成为抵达北极点的人,但有人声称已经捷足先登了。1909年8月,美国海军工程师罗伯特·皮尔里结束了他的第三次寻找北极点的艰难远征,除此之外,他还曾经5次进入北极地区探险,他此时刚刚向南航行回到格陵兰岛北端的基地,准备在那里宣布他成功抵达北极点的消息。但是,他刚下船便听说,自己以前的部下、一个在探险圈名声不太好的人、来自美国布鲁克林的医生弗雷德里克·库克(Frederick Cook)宣称,已经在皮尔里之前成为抵达北极点的人。

早在1908年启程开始这次探险之前,皮尔里就曾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如果库克宣布自己抵达北极点,请不要相信他。北极探险经历丰富的皮尔里深知,抵达北极点需要一个复杂的计划和一支足够强大的补给团队,而库克只做了简单的准备——带着两个当地的因纽特人作为雪橇手就出发了,如此随意地对待这次探险是不可能成功的。此时的皮尔里还来不及回味自己艰辛赢得的成就,便下定决心,准备先捍卫自己是抵达北极点人的荣誉。

在皮尔里的船抵达个拥有可以与外界联系的电报设备的港口之后,他给妻子发了一封电报:“如果库克宣布了什么,你别信。”他还在同一地点给媒体发了电报,发誓自己将带着证据回去揭露库克的假象。谁能够想象得到,当时被媒体称为“世纪目标”的北极点,会在9天的时间里被人类踏足了两次呢?双方针锋相对的声明,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皮尔里于1909年冲刺北极点的行动是建立在他之前多次探险北极基础上的。他的次经历更像是一次胡闹,那是1886年夏季,正值海军的休假期,他计划穿越格陵兰冰帽,或者至少考察一下实施该计划的可能性。当然,出发前他希望实现前者,但终只能做到后者。在那之前的3年,因完成了西伯利亚北部的东北航线首航而出名的瑞典探险者阿道夫·埃里克·诺登斯基奥尔德(Adolph Erik Nordenskiöld),成为个尝试穿越格陵兰冰帽的人。由于当地的因纽特人不愿意进入格陵兰岛腹地,诺登斯基奥尔德只得从拉普兰(Lapland)找了3个萨米人当帮手。皮尔里从媒体上了解到对该穿越行动的报道,以及这一行动所引发的关注,他决定从诺登斯基奥尔德失败的地方开始,继续这一行动。

正如皮尔里记录的,探险的初衷完全是为了出名。搬到华盛顿之后,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我不想碌碌无为地生活,也不想在我所处的小圈子之外寂寂无名。”他在华盛顿先是担任美国海岸和陆地测绘局(the O. S. Coast and Geodetic Survey)的绘图员,之后又成为美国海军的文职工程师。他在信中还说:“我希望树立名望,一种可以像芝麻开门那样帮我进入文化圈子和精英圈子的名望,一种可以让您骄傲的名望。”皮尔里是家中独子,父亲在他4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皮尔里深爱着与自己亲近的母亲。皮尔里深信,北极探险将为自己提供获取这种名望的“门票”。

皮尔里在到达格陵兰岛西海岸的雷滕贝克(Ritenbeck)后,遇到了这个小镇的助理镇长,那是一个年轻的丹麦人,名叫克里斯蒂安·麦加德(Christian Maigaard)。麦加德告诉皮尔里不要独自冒险。终两个人结伴而行,他们翻越的高冰帽的海拔超过了2200米,按照他们自己的计算,向东行进约160千米之后即可折返。但是,由于他们计算经度的方法过于粗糙,而且他们既没有携带高精度的天文仪器用于测量位置,也没有记录每天行进的里程,弗里乔夫·南森后来对他们东进距离的准确性提出了疑问。

尽管这次探险离成功还差很远,但是所获得的成就已经足够使这位充满魅力的31岁海军文职工程师在返回华盛顿之后赢得人们的关注。皮尔里自夸为进入格陵兰岛内陆深的白人,因为这样就可以把比他走得更远的诺登斯基奥尔德和几个萨米人排除在外。皮尔里在给家里写的信中写道:“我的这次探险已经把自己的名字亮在世界面前,妈妈,请记住,我一定要成名,我已经看到了机会,我不会让自己年复一年地在同一个地方干着苦差事,也不会让自己到老还是无名之辈。”下定这个决心之后,皮尔里计划马上开始完成完整的穿越,但是他突然被派到尼加拉瓜去勘察一条终也没有开挖的运河航线。1889年,在得知自己的纪录被南森打破之后,皮尔里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探寻格陵兰岛的北部边界上。虽然没有透露任何关于寻找北极点的想法,但是皮尔里对当时一些地理学家的猜想是有所耳闻的,这些学者认为格陵兰岛向北直通北极点。

皮尔里接下来的两次探险行动衔接得非常紧密。其中的次探险大幅提升了皮尔里在北极探险圈的名气,而且他在此期间创造的一些探险方法和技巧在后来寻找北极点时都派上了用场。他计划先用船将一支小分队运到格陵兰岛西北端的海岸,船离开之后,小分队会在因纽特人的帮助下越冬。开春之后,皮尔里将带着小分队出发,乘坐雪橇跨越格陵兰冰帽,前往格陵兰岛未知的东北角,然后在夏末按时返回起点,与接他们的船会合,一起回家。

皮尔里通过演讲在美国各地广泛地推广自己的计划,终得到了来自东海岸的一些科学和地理学会的支持。他还打动了一些富有的年轻人,这些人中有一部分希望加入探险队,还有一部分希望坐船与探险队一起前往越冬地点,在探险队下船建立基地准备越冬之后,这部分人再坐船回来,不和探险队一起越冬。皮尔里获得的一部分资金来自出版商预付的报道探险历程的版权费,这在当时是探险者常用的集资手段。20世纪初,美国探险者伊莱沙·凯恩(Elisha Kane)拿到了8万美元的版税,英裔美籍人亨利·斯坦利(Henry Stanley)的探险书获得了20万美元的版税。连南森的探险经历都挣了1万美元的版税。皮尔里于1891年写给母亲的信中说,南森其实借用了自己的探险故事,而且阻碍了自己出版作品的道路。“名利和报复心驱使我前行,我根本就睡不着觉,生怕我的计划受到影响。”皮尔里希望自己的探险故事所卖出的价格能够远远高于自己当时2700美元的年薪。

1891—1892 年的这次探险在开始阶段还算顺利,只是在前往越冬地点的途中,船舵弄伤了皮尔里的腿,导致他在整个秋天都行动不便。探险队中的7名成员在史密斯海峡用木板和箱子搭建了营房并在那里越冬,而其余不止9名成员则坐着那艘脏兮兮的捕渔船掉头回家。皮尔里与年轻的挪威滑雪高手艾温德·阿斯楚普(Eivend Astrup)驾着狗拉雪橇行进了1900多千米,跨越冰帽来到一处被皮尔里命名为独立湾(Independence Bay)的北冰洋峡湾。而在史密斯湾,当地的因纽特人聚集到营房,为探险队带来了狗、食物、衣服和人力,换到了他们需要的刀、工具和其他东西。

这支探险队中有3个人与皮尔里的人生紧密地绑在了一起,其中的两位成为他忠诚可靠的支持者:位是新婚妻子约瑟芬(Josephine)——皮尔里叫她乔(Jo),她成为北冰洋探险活动中位非原住民女性;第二位是皮尔里从尼加拉瓜带回来的男仆马修·亨森,他成了皮尔里的贴身随从,也是在北冰洋探险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个黑人;后一位是探险队中能干且有主见的医生库克,他后来成了皮尔里后半生的麻烦。在与阿斯楚普经历了33天炼狱般的旅程之后,皮尔里终于登上了独立湾高高的悬崖,他说自己在那里看到了北面的海岸,隔着大海很远的地方还有陆地,这说明,格陵兰是一座岛屿,而且格陵兰岛的北面还有群岛。皮尔里对此所做的判断虽然后来被部分推翻,而且他当时可能也不太确定,但是因为这些重要的发现,他的这次探险被认为大获成功,他本人也因此名声大振,各种声誉随之而来。

“美国海军的文明工程师皮尔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精力充沛、坚忍不拔的探险者在穿越格陵兰岛腹地时,可以实现怎样的成就。”这是1895年,于1875—1876年率领内尔斯探险队而闻名的雪橇队队长、近20年后仍有很高威望的艾伯特·马卡姆向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地理大会提交的报告中做出的描述。这也是皮尔里一直追求的来自高级的文化圈子和精英圈子的高度赞扬。一般来说,在地球偏远区域的重大发现的可信度,通常与发现者的人品有很重要的关系。出于对一名美国海军军官的认可,美国地理学界也正式认可了他的成就。而欧洲的机构就谨慎很多,尤其是同行的阿斯楚普并没有完全支持皮尔里的说法,而有些人又重新翻出了5年前南森对皮尔里穿越格陵兰冰原的距离提出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