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精彩书摘:

 

健康“小动作”简史

 

与西医相比,中医的健康理念特点是“治未病”,由此中医学中诞生了一门与其他医学截然不同的学问——养生术。

在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里,一直都有医道同源的说法。古代的很多名医,比如葛洪、陶弘景,同时也都是道士,因此很多中医的养生文化来源于道教。

一提起道士,我们很容易想起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山中隐士,他们的养生之术就是每天呼吸吐纳、服食炼丹、修习功法。这一切似乎离我们太过虚幻遥远,其实,这些养生文化早就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了民间,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导引”这个词大家可能觉得陌生,但一说起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工间操、广场舞等,你还觉得陌生吗?相信各位读者就算没有亲身做过,也都曾眼见耳闻过。这些正是本书要讲述的健康“小动作”的源泉。

中医医书四部经典之首《黄帝内经》里的《素问》总结了砭石、毒药、灸绒、九针、导引按蹻5种治疗方法,按蹻就是推拿在古代的叫法。这5种方法中只有导引按蹻不需要任何媒介,只需他人帮助或自助就能完成。可以说导引按蹻是通过自我调理、治疗来实现自然养生的好方法。那么,推拿与导引相结合的方法,古人是怎么发现并把它总结传承下来的呢?

在远古时期,人类还生活在原始状态,草药还没有被发现,砭石、针灸也都还没有被发明。在生产劳动或与野兽搏斗中,必然产生一些外伤或磕碰。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损伤,出现出血、肿胀不适时,人们便本能地用手按压、抚摩或揉动,结果发现这样做能够有效地缓解肿胀疼痛。久而久之,这些有益的手法得到积累和发展,按摩逐渐从无意识的偶然动作演变成为人们自由运用的系统的治疗方法。这就是早的按摩推拿。

渐渐地,人类发现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仅仅靠手去按揉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病痛。《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可见早在氏族社会,中国先民便发明了“舞”这种运动来“宣导”血脉,滑利关节,通达筋骨,治疗由潮湿引起的筋骨关节疾病,形成了中国历早的健身舞,这也是导引术的初形式。此后,按摩和活动肢体相结合演变出早的导引术。

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是全世界现存早的导引图谱。巧合的是,现代体操中的一些基本动作,在《导引图》中大多都能找到。同时,现代体育运动里的很多拉伸运动也能在汉代导引专著《引书》中找到,可见西汉时人们在运用导引术治疗疾病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到隋唐时期,中医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治疗疾病和康复的运动处方。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不仅记载了汤方,还记载了287条摄生方和导引法,包括肢体运动、呼吸运动、意念运动等。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介绍的“婆罗门按摩法”“老子按摩法”,都记载了各种肢体的主动导引运动。

到了宋元时期,导引术发展出了比较成熟的体系,强调动作与意念、呼吸相结合,因此就出现了被称为传世经典的“八段锦”。八段锦强调肢体运动顺其自然,注重意念与呼吸的调节锻炼,通过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增强脏腑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例如,八段锦中的“左右开弓似射雕”,不仅能有效地改善颈部血液循环和肢体末梢的微循环,预防肩、颈疾病,而且可以矫正一些不良姿势,如驼背及肩内收。再如,“摇头摆尾去心火”可刺激膀胱经和大椎穴,不仅能疏经泄热、祛除心火,还能预防便秘及痔疾。

到了明清时期,闻名遐迩的《易筋经》出世。《易筋经》将以“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为特点的养生导引术演变成刚柔相济、以强壮筋骨为主的导引术。例如,“韦驮献杵”可提高肩、臂的肌肉力量,有助于改善肩关节的功能;“倒拽九牛尾”通过四肢上下协调活动,可提高四肢肌肉力量及活动功能。  

民国时期,民间武术开始崭露头角,八卦掌、太极拳在这个时期活跃起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全民健身,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医疗体育快速发展,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功法、武术拳法和体操,还吸收应用了西方的功能锻炼、器械治疗等方法,将推拿与导引相结合,在多个脏器和运动功能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古人讲“三分治,七分养”,在我从医的36年里,深切地感受到疾病的康复除了医生的治疗,更多地需要患者的自我养护,甚至有时候养护的重要性已超越治疗。养护,不是躺在床上静养,而是推拿与导引相结合,休养与适当运动相结合,医患配合才能让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行医这些年,我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现代办公室一族的生活规律,设计了一系列预防保健的“小动作”,将推拿与导引术巧妙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保健。我把这些“小动作”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和自媒体分享给大家,收到了非常好的反馈,甚至有的点播量数以亿计。欣慰之余,我又专门将这些“小动作”整理成册,以期为朋友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