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br>    节  课程与教学的涵义<br>    一、课程<br>    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涵义多重的教育学术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境中,所使用的课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个人都有对课程的认识、理解与建构。因此,要得出一个较为一致的课程涵义,是非常困难的。事实上,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水平的层次性与差异性,一个基础的。“怎样认识课程并对课程作出界定”的问题就能引发各种类型和各种取向的课程概念。<br>   (一)课程的词源分析<br>   课程与教育实践相伴共生,与人类社会、人类的教育活动共生共长。在原始社会,老一代向新生一代传授采撷、捕鱼、狩猎、歌舞等生存技能和民俗传统等,即属于课程活动内容;孔子春秋时期的私学教育,因材施教,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以及后来对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记载,实为课程实践的例证;在古希腊,从苏格拉底(Socrates)“产婆术”对儿童“真、善、美”的灵魂的塑造,到柏拉图(Plato)“为实现理想国”教育蓝图而拟定的人的终生教育计划。虽然,当时还没有“课程”词汇的出现,实际上是今天我们所指的“课程设置、课程进程”等问题的萌芽。<br>    “课程”一词在我国文献中的出现,始见于唐代。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涛经&#8226;小雅&#8226;巧言》的“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注疏:“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南宋朱煮在《朱子全书&#8226;论学》中亦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句。这里的课程已含有学习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这与我们现在许多人对课程的理解有相似之处。<br>    在国外,“课程”一词,英语为curriculum。在西方教育史上,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在其名著《什么知识有价值》一文中,首先提出“课程”(curriculum)这一术语,并将之概念化为“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该词源于拉丁文“curfere”,即“race course”,意为“跑道”,规定赛马者的行程,与教育中“学习内容进程”之意较为接近。斯宾塞将“课程”术语引人教育中,并很快被西方教育者普遍采用。<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