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正文试读

 

计  瞒天过海

导读

“瞒天过海”指用欺骗手段,暗中行动以达到预期目的。过去的研究者大多认为,该计名出自唐贞观年间唐太宗亲征辽东的故事。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亲率 30 万大军兵分三路进至海边,白浪滔天的大海令太宗不禁为大军如何渡海犯愁,遂召集各路将领询问渡海之计,将领们面面相觑,只有大将张士贵表示可以思考应对之策。数日后,当地一位乡绅请求见驾,声称愿为征辽将士提供军粮。太宗大喜,率百官随其来到海边,进入一间用彩色帷幕遮围得十分严实的屋子,室内陈设富丽堂皇,太宗一时兴起,与众将饮酒进食。稍后,忽听外面狂风呼啸,涛声如雷,屋内杯盏晃动,太宗忙令随从出去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只见外面已是了无边际的大海。此时张士贵赶紧上前请罪:“陛下正随大军航行于大海之上,前往高丽。”原来,是薛仁贵想出此“瞒天过海”之计,他扮作乡绅,以供军粮为由,诱太宗来到经过巧妙装饰的船上,使太宗暂时忘记了凶险的海上风浪,从而克服心理上的恐惧,成功渡海。

但据《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籍记载,唐太宗于贞观十五年(641)开始谋划征高丽,贞观十八年(644)七月开始进行战争准备,十一月进行兵力部署。陆路方面,以太子詹事、左卫率李世 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为副,率步骑及募士 6 万及兰州、临夏一带降胡,出柳城(今辽宁义县),趋辽东;海上方面,以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 4 万余人及战舰 500 艘,自莱州(今山东莱州)出海趋平壤。贞观十九年二月唐太宗亲率大军从洛阳出发,三月抵达定州,四月在幽州城南(今北京市南)誓师,五月率大军抵达辽泽。辽泽泥淖二百余里,人马不可通。但此前的四月初,大将军李世 已经率主力渡过辽水。太宗到达辽泽后,由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大军得以渡过。从以上唐军的部署和进军情况看,唐太宗率大军走的是陆路,渡辽泽后与李世 大军会合进攻辽东,根本未曾渡海;同时,贞观十九年六月,唐军开始辽东攻城战,在此战役中,薛仁贵的身份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他自恃骁勇,欲立奇功,故意身穿白色衣服,呼叫着冲向敌阵,造成敌军的混乱,李世 趁机挥军追杀,唐军取得胜利。因此功劳,唐太宗才提拔薛仁贵为游击将军。可见薛仁贵与唐太宗渡辽泽根本没有关系。

“瞒天过海”之“瞒”,实际就是进行种种欺骗。无论是指导和谋划一场战争,或是指挥一个具体的战役、战斗,战争指导者都要善于以各种手段进行“瞒”:隐蔽自己的企图,迷惑或引诱敌人,给对方造成错觉,为歼灭敌人创造条件。这种欺骗又分为战略欺骗、战役欺骗和战术欺骗。战略欺骗是在战略全局上伪装自己,对敌进行政治欺骗、外交欺骗、军事欺骗,己方则秘密地进行战争准备,寻找时机,达成战略突然性,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克敌制胜。战役欺骗是在战争或战役准备的目的、任务和主攻方向上迷惑敌人,以达成战役的突然性,使敌方战役体系遭到猝不及防的打击或破坏。战术欺骗则是在决定性的战斗中达成突然性,使敌方战斗体系遭到出其不意的打击或破坏,导致敌方战术指挥员惊慌失措,从而重挫其士气,以取得战斗胜利。

能否成功地进行“瞒”,关键在于能否从心理上、信息上造成敌人的错觉,引导敌人作出错误的判断。因为,虽然战争双方都是在斗智斗勇,但人的思维活动毕竟常常受到认知习惯的制约,如先入为主、常见不疑、过度紧张或松懈麻痹等等。因此,只要精心策划,用貌似合理的假象示形动敌,就能使敌方的战争指导者麻痹大意,出现思维偏差和判断失误。比如,《孙子·计篇》就列出过著名的“诡道十二法”(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即欺骗手段和原则,设法对敌人进行分化,破坏其内部团结,使其在精神或士气上首先受到挫折,无力对我方行动作出有效反应。古往今来的战争史上,“瞒天过海”的战例不胜枚举:如吴楚柏举之战,楚汉战争中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闪击战”,日军偷袭珍珠港,盟军诺曼底登陆等等。

虽然“瞒天过海”并不一定能够保证战争的终胜利,但是,它所达成的突然性往往对战争初期阶段实施首次突击意义巨大。从这个意义上,“瞒天过海”“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任何时代都不能忽视的战争指导原则。兵圣孙武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兵者诡道”,在你死我活的敌我斗争中,在诡谲多变充满凶险的战场上,“兵不厌诈”是用兵的基本原则。所以,制造假象,隐蔽企图,不宣而战,出敌不意地达成突然性,正是“瞒天过海”的军事含义所在。

 

原文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译文

自认为防备得很周全,思想上就容易产生懈怠;对司空见惯的现象,人们往往不会产生怀疑。秘密通常隐含在公开的形式里,和公开的形式并不对立。公开的形式往往蕴藏着机密的内容。

 

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1 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2 之行,非谋士3之所为也。昔孔融被围,太史慈将突围求救。乃带鞭弯弓,将两骑自从,各作一的持之。开门出,围内外观者并骇。慈竟引马至城下堑内,植所持的4 射之。射毕,还。明日复然,围下人或起或卧。如是者再,乃无复起者。慈遂严行蓐食5,鞭马直突其围。比敌觉,则驰去数里矣。

 

译文

谋略的制定与实施,不能在没人在的时候和偏僻的地方进行。半夜时分翻墙偷盗,在僻静的小巷里杀人,不过是愚蠢鄙俗的行为,绝不是高明的智谋之士所干的事情。从前孔融被敌人包围,太史慈准备突破重围去召求救兵。为此,他便携带着马鞭与弓箭,让两名骑兵各扛着一个箭靶随自己行动。他们打开城门出来,围城的敌军官兵都感到惊骇。太史慈却牵着马来到城下的堑壕内,插上带来的箭靶,练习射箭。射完后又返回城中。第二天还是如此,围城的敌人有的站着,有的躺着(不再去留意他)。这样连续几天下来,再也没有敌人起来观看了。于是太史慈就整好装,吃饱饭,策马出城门,突然催马加鞭,迅速冲出包围。等到敌人明白过来时,他已经跑出好几里地了。

 

注释

1 背时:趁着没人在的时候。

2 愚俗:愚,愚蠢;俗,庸俗,鄙俗。

3 谋士:智谋之士。

4 的:箭靶。

5 严行蓐食:整好装,吃饱饭 

 

战列

柏举之战:破楚入郢

春秋末期,吴王阖闾即位后,励精图治,整军经武,为与毗邻楚国争霸做准备。

周敬王八年(前 512),楚平王死,昭王继位。少主当政,大臣各怀鬼胎,政出多门,楚国内忧外患,矛盾重重。此时,伍子胥帮助阖闾创造性地制订了“翦楚羽翼、疲楚误楚”的战略计划:将吴国军队编为三支,轮番骚扰楚国,使楚军疲于奔命,军力消耗,又想方设法迷惑楚军(如向南佯攻越国造成吴国不会大举攻楚的假象),使其在判断和指挥上都发生失误。同时,再争取与楚国有矛盾的唐、蔡二国,使楚国北方门户洞开,为尔后避开楚军的防守正面实施突袭创造条件。然后,出动三军主力攻打楚国,将其一举击败。

阖闾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将吴军分作三支,对楚国连搞 6 年车轮战,楚军东奔西走四处防御,疲于奔命。时间一长,楚国君臣形 一种错觉,认为吴军只是骚扰,并无倾力进攻之意,遂对吴军放松了警惕。周敬王十四年(前 506)秋,时机成熟。唐、蔡两个小诸侯国背叛楚国,转而与吴国结盟,并要求联吴抗楚。唐、蔡虽是小国,但因处于楚之北侧,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吴与之结盟,便可避开楚国重兵防守的正面,实施千里大迂回,对楚国进行突袭,直捣其腹心。同年冬,阖闾亲率 3 万精锐大军,水陆并进,在伍子胥、孙武等人的协助下,溯淮水西进,趁楚军连年作战极度疲惫、楚国北部边境空虚之机,利用唐、蔡军为向导,由楚国防备薄弱的东北部边境进行战突袭,兵不血刃地通过楚国北部的大隧等要塞险隘,直达汉水东岸。

楚军被动仓促应战,两军隔汉水对峙吴军采取后退诱敌、寻机决战的方针,由汉水东岸一路后撤。楚军果然中计,尾随不舍地从小别(今湖北汉川)追至大别(今湖北境内的大别山),但数次和吴军交手,并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士气低落,疲惫不堪。吴军趁热打铁,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另说在湖北麻城附近)列阵迎楚。吴军夫概王所部首先发起攻击,扰乱楚军大阵,吴王阖闾则趁机将主力投入战斗,重创楚军主力。经此一役,楚军全线崩溃,元气大伤。吴军则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一举攻陷楚国国都郢(今湖北江陵),楚昭王出逃至随国(今湖北随州)。柏举之战以吴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