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我是刘慈欣》

《流浪地球》:寻找家园之旅



《流浪地球》是为1999年笔会写的小说,当时要求带上自己的作品,同时带去的还有《鲸歌》《微观尽头》和《时间移民》(从未发表)。那是我次与科幻界接触。
记得到了编辑部旁边的科协招待所已是深夜,看到服务台前有一对少男少女,男孩的英俊和女孩的美丽几乎是我从未见过的,仿佛是从神话中下来的人物,我立刻断定他们是来开会的科幻作者,因为在我的潜意识中科幻就是这么美的,于是凑过去问你们是不是来开笔会的?他们冲我笑笑说不是(可能是放假旅游的学生)。直到第二天早晨,笔会的作者和编辑部的人才陆续出现在招待所大厅里,我也终于发现他们不是从神话里下来的,他们显然也和我一样是食人间烟火的,明白了只有神话之外的人才能创造神话,昨晚见到的那两个绝美的少男少女是写不出神话或科幻的,就像一个人不能提着自己的头发升空。失望之余,倒也有了一种找到组织的亲切感。但直到今天,虽然当年参加笔会的一些作者的形象模糊了,但那对深夜中遇到的少男少女还在我的记忆中栩栩如生,几乎成了科幻化身。
在那届笔会上,阿来请来了《小说选刊》资深编辑冯敏讲授国内主流文学的现状,强调科幻小说应该在文学和科学幻想上取得某种平衡。其实,《流浪地球》就是这种平衡的结果。
对于小说中的人类逃亡,从科幻或科学角度讲,我是百分之百的飞船派,因为推进地球的能量绝大部分消耗在无用的荷载上,也就是构成行星的地壳内部的物质,这些物质的意义就是产生重力,但重力也可由飞船的旋转来模拟。但从文学角度看,这篇作品的美学核心是科学推动世界在宇宙中流浪这样一个意象,而飞船逃亡则产生一个完全不同的逃离世界的意象,其科幻美感远低于前者。不过后来的一次经历差点儿使这篇小说流产,那是我因公外出,次坐飞机,从万米高空看大地时,仍然一点都觉察不出地球的曲率,行星的表面仍然是一个无际的水平面,推进这样的世界简直是痴人说梦!但回去后还是坚持把小说写出来,初只有发表时的一半长,后来应编辑的要求加长了一倍。王晋康老师在笔会上看到该文时说这应该三十万字才够,可在当时是没有机会发表长篇的。

《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

从《流浪地球》开机的那天起,我们就知道它将会面对多少里程碑式的挑战——这部电影改编自中国当代科幻文学“人”刘慈欣的同名小说,由中国电影企业完全自主制片,其核心主创全部是中国青年电影人。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场中国电影的大冒险,所有有关它创造的“次”都指向了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完成的从无到有的拓荒,从0到1的梦想照进现实。这本书就是希望记录这部电影的这段冒险历程,不仅因为它创造的那些了不起的次,而且更因为它自比“中国电影工业化铺路石”的爱与诚。
我有幸成了这场从文字到影像的冒险之旅的见证者,现在,又再次成为这段旅程从影像到文字的记录者——就像回到项目缘起的那一刻。
为什么要做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与航天科技的互动在美国堪称佳话。电影以流行文化的传播力量吸引年轻人,并进而鼓励着年轻人投身航天事业。而航天科技不断的新发现、新成就又赋予科幻电影新的想象、新的思考,在流行文化的包装下影响着大众持续
关注有关人类的终极思考。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世界上颗人造地球卫星。4个月后,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从此开始了在地球之外的角逐。
1961年,苏联航天员加加林进入太空,人类从此可以在浩瀚的宇宙俯瞰地球。
1968年,一部电影史公认的科幻经典横空出世——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
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阿姆斯特朗等3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同年,美国宇航局(NASA)提出了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即今天我们常说的航天飞机。《2001太空漫游》里关于人类在宇宙旅行的未来想象开始照进现实。
1977年,企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研制成功。同年,《星球大战》问世,好莱坞经久卖座的系列科幻片诞生。
1979年,《异形》上映,这一披着恐怖外衣却有着哲学深度的科幻系列电影拉开了帷幕。
两年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成功完成太空飞行54小时、环绕地球飞行36周……
在过去的40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太空探索的步伐也始终向前:
1970年,中国的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