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周达观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空中宫殿中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国王和那姬尼,那姬尼是一个有着蛇的身体的女孩,是印度文化中家喻户晓的一个形象。每晚国王想去与妃嫔同睡时,就要编理由骗过那姬尼,否则他的国家就会遭受灾难。如果哪天晚上那姬尼没有出现,就意味着国王的死期将至。在印度,很多贵族家庭认为自己是王子和那姬尼结合后所生的后代,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高棉人相信这样的说法:拂南国初的统治者,追溯其出身,是一位来自印度婆罗门憍陈如和名叫索玛的那姬尼所生的孩子。索玛是那伽龙王的女儿,那伽龙王是高棉文化中掌管土地的龙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保障国家的繁荣,憍陈如不得不向当地的守护神那伽龙王低头,与他的女儿结婚,周达观将索玛描述为多头、蛇身的那姬尼,在他的记录中,反复强调女性角色在王权合理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阇耶跋摩七世登基后,大乘佛教成为高棉帝国的国教。刚刚登上王位的国王受到佛教悲悯众生教义的启发,宣称自己是世界之王观世音转世。尽管阇耶跋摩七世已经悟道,菩萨本已六根清净,但是依然慈悲为怀普渡众生,这正是大乘佛教所倡导的悲悯慈悲。人们常把阇耶跋摩的爱妻阇耶拉雅王后与般若佛母、多罗菩萨关联在一起,阇耶拉雅王后和其他王室成员在死后成为全民瞻仰崇拜的佛教神明。但是,一方面阇耶跋摩七世努力树立一个悲悯天下的君主形象,另一方面他疯狂地大兴土木,渴望永生永世统治天下,令百姓苦不堪言。因此大乘佛教没能在高棉帝国站稳脚跟,阇耶跋摩七世去世后,举国上下卑躬屈膝被榨干鲜血的人们很快摒弃了大乘佛教,转而信奉更为精简的小乘佛教,在后来的数年中,通过僧侣和部分信徒的传播,小乘佛教变得极度精简。

 

阇耶跋摩七世建立的这座王城(因陀罗补罗撑)与“翻搅乳海”的神话也有关系,54位神明和54位恶魔,两个数字加在一起是108,刚好与王城108位保护神的数量一致。作为王家仆役的阿修罗们负责守卫王城,驱邪避恶。一排巨人石雕以蛇神那伽的七头雕像的头部开始,排尾是那伽翘起的尾巴。多头蛇既代表印度神话中婆苏吉,也是高棉文化中连接天地的彩虹的象征,彩虹是主掌降雨的神力仁爱的体现。南门的神像与位于北门的恶魔像交相呼应,东门和西门也有对应的石像。光明之神与黑暗之神和两极之力一样缺一不可,二者对抗才生出了万物的活力。宇宙山,在神话中是须弥山,现实中是巴戎寺,它的旋转提炼出甘露的精华,正是这种仙馐才让吴哥王城成了至高无上的王城。因此,阇耶跋摩七世建立了这座受到神权庇护的王城,同时他利用这些神权确保自己王权的永存。众神之王因陀罗,也是卓越的战神,也在庇佑这里。而观世音菩萨也在王城上空注视着整座城池,石雕上他的面庞按照国王的面部特征而建,充满关怀与慈爱,守护着这座王城,于是,这座具有印度教象征的寺庙由佛教的象征符号守护着,而这样的形式却越来越被大众所理解,不过当时的普通百姓并不能进入庙宇核心神圣的部分,因此对于那些印度神话的含义也了解甚少。

 

巴肯山是须弥山极有力的代表之一,仿佛蕴含了无以名状的魔力。巴肯山上的108座塔殿(44座在寺庙山下的平台上,60座分布在5层基座上,4座伫立于山顶)环绕中心塔殿而立,这是极具象征意义的布局,数字“108”寓意宇宙的总和,也是恒星月天数“27”与数字“4”的乘积,这个乘积代表月圆月缺的四大变化阶段(新月,上弦月,下弦月,满月)。此外,数字“108”也暗指湿婆的108个名号,以及印度念珠中的108颗念珠。实际上巴肯山分为7层,由底层的平台、5层基座以及顶层的梅花式平台组成,既代表须弥山的分层,又代表印度教中的宇宙七重天。就连塔殿的布局和大小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观赏者只要站在任何一边的中心点,即方位基点,看到的是33座塔殿,而印度教中恰好有33位主神。须弥山是神明的居所,而作为其象征的巴肯山耸立在众多群居城镇的中心,正是在强调统治者将其国都转化为神权中心的强烈意愿。多处碑文将耶输跋摩一世比作须弥山,比作众神之王因陀罗,梵天以及三相神毗湿奴,更加验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