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上 篇  

瑜伽篇

帕坦伽利的《瑜伽经》演讲摘要

 

  在《瑜伽经》里,《修习篇》应该排在前面,《三摩地》篇应该排在后面。然而,根据印度的惯例,精深的排在前面,比如,我们可以在《梵经》《薄伽梵歌》《拿拉达的虔信经》等经典中看到同样的惯例,精深的也是排在。

  这是因为,瑜伽士或成就者可以直接进入真理,他们无须费心去修习;而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则要从预备阶段——修习开始。

 

一、瑜伽传统简述

  有两个主要的瑜伽传统:(1)吠檀多的瑜伽传统,(2)帕坦伽利的瑜伽传统。

  这两个瑜伽传统本身的共同点很少,二者是不同的范式。它们基于完全不同的预设、背景知识和基本概念。人们在理解二者的差异时,存在着许多困惑与混淆。

  帕坦伽利的瑜伽传统终结于12世纪的某个时候,其师承在13世纪或14世纪的某个时候中断。

  在印度,吠檀多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而帕坦伽利的瑜伽实际上消失了。因而在大多数人那里,他们的头脑预先适应了吠檀多的思想,然后再去研习帕坦伽利的思想!可是,帕坦伽利的原初体系是不能通过吠檀多去理解的。

  比如,冥想(Dhyana)、三摩地(Samadhi)等术语既出现在吠檀多体系里,也出现在帕坦伽利的瑜伽体系里。很多人看到这一点,就认为两个体系是同一回事。其实不是那样的!

  根据帕坦伽利的观点,终极实相包括两个范畴:普鲁沙(Purusha,也译成原人)和原质(Prakriti)。整个宇宙出自原质。普鲁沙是灵魂,是你内部“知晓”的自我,其余一切皆是原质的显现,整个宇宙是原质的变现。人的本性是普鲁沙,它不同于身体和心意。束缚是普鲁沙与原质(世界)的牵连,解脱(Mukti)则意味着普鲁沙与原质的分离。瑜伽就是分离(viyoga)。

  普鲁沙具有意识的本质,而原质是无意识的。不同于西方的理解,原质并不代表“物质”(matter),普鲁沙也不代表“精神”(spirit)。

  阿特曼(Atman)与梵(Brahman)的合一即为解脱。所以在吠檀多里,瑜伽就是合一(Union,也译成联结)。

  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这两个体系保持分离。次综合二者的尝试见于《薄伽梵歌》。然而,在吠檀多确立主导地位之后,数论哲学就被忽略了。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 Sri Ramakrishna)和斯瓦米·维韦卡南达(Swami Vivekananda,也译辨喜)再次尝试综合二者,并肯定吠檀多理论和瑜伽实践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6世纪,二者融合于一个新的体系——密教。

  那么,瑜伽体式(yogasanas)又是如何产生的?帕坦伽利仅仅谈到了体式,但和今天流行的“瑜伽体式”是不一样的!

  帕坦伽利根本没有提到昆达里尼(Kundalini)或萨克缇(Shakti)。昆达里尼的概念始于6世纪的哈达瑜伽。哈达瑜伽源于一名伟大的瑜伽士或圣人,名叫鱼帝(Matsendranath),出生在孟加拉。他的思想主要传给了普通人,也就是穷人。他的弟子是牧牛(Gorakhanath)。这便是密教瑜伽。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恢复了这三大传统,即吠檀多瑜伽、帕坦伽利瑜伽、密教瑜伽,但主要恢复的是密教瑜伽。我们在罗摩克里希那传道会的修习等,就是基于密教传统。再者,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恢复的则是吠檀多传统。

  然而,原初的帕坦伽利体系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因为师承中断了。大约100年前,斯瓦米·哈瑞哈拉南达·阿冉雅(Swami Hariharananda Aranya)恢复了帕坦伽利瑜伽。

  胜王瑜伽(Raja Yoga)既不属于吠檀多传统,也不属于帕坦伽利传统,而是属于密教传统。不过,我们在此讲述的,不是胜王瑜伽,而是帕坦伽利的瑜伽。这里谈的是普鲁沙和原质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