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引言

本书讲述的约旦当代史是一段政权建设的历史,同时也是凝聚人心打造统一政治共同体的历史。这样的历史从不完结,不过对于约旦而言,经历了80多年的努力,政权建设显然比共同体建设成功得多。首都安曼是政治经济中心,政治结构和行政流程复杂而完整,看起来约旦似乎是个令人信服的政权。然而约旦身处动荡的地区,四周强敌环伺,自身经济发展能力堪忧(盖因它长期依赖外国借贷),国内非正式的政治文化有时与现代国家特征格格不入,这都让人对它的政权建设心存疑虑。至于政治共同体的打造则更需大书特书。巴勒斯坦人和外约旦人,伊斯兰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部落成员和后部落人口,如何协调这些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一直是约旦政体面临的挑战。

约旦建国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个阶段从次世界大战后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个阶段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在一个尘土飞扬、人口稀少、发展落后的穷困偏远地区建立现代化的政权。这是一次外部主导带有新殖民主义性质的任务,主导者是一小群驻地英国军官以及他们从外部引进的政务精英,这些精英们毫无疑问听命于英国人。之后,外约旦本地人逐渐被吸纳进来,英国人、哈希姆家族和本土领袖之间的密切合作成为约旦政权建设的主要特征,但是阿以争端将约旦裹挟其中使其前途不明、危险重重。

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末延续至70年代初。这个阶段动荡不安,危险与机遇并存,坚定的哈希姆王族终于在1950年兼并了约旦河西岸,扩大了王国领土。然而,50年代的纳赛尔主义仍然波及约旦,以色列人跨越边境对非国家行为体的残酷报复终将暴露出新政权的脆弱性,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约旦失去了西岸领土。终,哈希姆约旦转变为国家安全型国家(national security state)才得以在5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冲突中幸存下来,这个转变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第三个阶段从70年代初期持续到80年代末。这无疑是石油时代,约旦通过阿拉伯国家的经济援助和汇款享受到石油经济的红利。经济援助经王室和政府之手得以分配,随着公共管理和经济机构剧增,两者的权力因此加强。然而好景不长,80年代末收入下降,外债高筑导致80年代末的经济硬着陆,王室和政府的软弱再次暴露出来。

在此背景之下新的政权建设阶段开始了。但是要如何归纳新阶段的特点呢?这是一个自由化的时期,偏偏民主改革在1993年失败,彼时侯赛因国王正准备和以色列达成历史性的和平协议。这个时期的约旦参与超越国界的合作与融合,加入西蒙·佩雷斯的“新中东”计划,但是随着2000年阿以双方全面和谈破裂,约旦的努力也随之付诸东流。第四个阶段到底呈现出什么面貌?现在要得出答案还为时过早。

与政权建设相应的是打造约旦政治共同体的三次尝试。次尝试是把在社会和地理位置上处于边缘地位的群体纳入政府管辖范围内。截止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工作进展良好,但是这一过程本质上可以说是双向殖民,因为在国联委托统治的伪装下,约旦仍然是英国的殖民地。不过政府的运转和当地政治还是渐渐地体现出本土特色。到1946年,虽然还没有一个约旦民族国家(a Jordanian nation state),但是哈希姆约旦王国可以说是一个约旦人统治的国家了(a Jordanian state nation)。

40年代末,随着巴勒斯坦人的加入,约旦政治共同体的构建要远远难于政权建设。外约旦人口的主体由一个个部落构成,远离城市、身处边缘地带。新加入的巴勒斯坦人经济和社会地位分化,但是他们总体说来教育程度更高、经济上更加富裕,而且大多数的巴勒斯坦人身心遭到摧残,财产被剥夺。新的裂痕出现在约旦河两岸的政治经济精英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安曼和耶路撒冷两个潜在的竞争对手之间。贫困加剧,思想散播,但是统治精英们却无动于衷,因此局势日益紧张。尽管如此,在政治共同体里分化的趋势却得以缓解,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变化得益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一种观念认为约旦的人民属于同一民族,大家都是阿拉伯人,共同信奉伊斯兰教(高加索人和基督教徒自治区除外)。与此同时,另外一种观念则认为两片土地一个政权是可行的,两个民族拥有各自的抱负和不同的身份,两片土地给予他们各自喘息的空间,两者可以共处。

第三次构建共同体的尝试始于1967年,更准确地说是在短期内收复约旦河西岸无望之后。约旦现在仅剩一片土地,即约旦河东岸的领地,外约旦人口构成比例逐渐增加,或者说是随着巴解组织的改变,巴勒斯坦人口的首要政治身份被逐渐边缘化。1970—1971年,为了确定在仅存的土地上人们的政治身份,双方爆发了流血冲突。约旦政府驱逐了巴解组织武装部队,之后的石油繁荣安抚了冲突双方。无论内战结果如何,不可否认约旦人口中(尤其在城市地区)巴勒斯坦人占有相当比例。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两者的分工日益明显,巴勒斯坦人掌握了私有经济,而国有经济则在外约旦人的掌控中。之后新的社会问题出现,国家贫困人口增加,和以色列正式签订和平协定,地区遭遇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因此各个群体中均产生了不公平之感,关于族群政治的讨论再次浮上水面。约旦的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再一次出现了不确定因素。

虽然这本书聚焦于约旦政权建设和政治共同体构建的历史时期,但是本书的开篇却要提前几十年。为了理解约旦作为现代国家的历史,我们有必要了解其建国之前的社会动态。除此之外,我们必须了解早期的政治活动和政权建设的经历,即19世纪60年代以后奥斯曼政权在外约旦地区的扩张。过去的评论家和学者们往往从英国人和哈希姆家族开始讲述约旦的历史,他们忽视了奥斯曼帝国时期中央政府和约旦人民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