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如何避免制订出无效计划 

请大家考虑一下计划是为了什么而制订的呢?

本书以项目管理为基础,这样写会让很多人说:“我的工作并不是像普通项目那样做的。”但其实不是这样的,项目本来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之后会介绍一下和大家工作密切相关的对于项目的定义。

所谓项目,请单纯地视为一份工作。那么,伴随计划而来的问题有什么呢?(图1-1)

图1-1

从现在开始,我们按顺序来看:

,客观的计划。

首先,①是不可能完成的计划。例如,在软件开发项目中,有时会出现强行按时交货的计划(图1-2),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我在行业的交流会这样的场合经常被客户问:“无论怎样都不能按时交货,预算又被严格限制,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我的回答是:“没有,我们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完全掌控一切。”

 

图1-2

设定一个完全乱来的QCD(Quality,Cost,Delivery),即品质、成本、交付。虽然知道不可能完成,但也不会选择去修改计划,现实生活中没有能解答这种难题的魔法杖。胡乱制订计划的人会说“随着项目的推进,生产率也会逐步提高”这样的话,但听到这些计划后的我只会想:那种计划至今为止成功过吗?还是之前的那句话,谁都不能改变时间或者掌控一切。要改变现状,只有改变方法才可以行得通。

接下来,②仅凭细节无法理解和执行的计划(图1-3)。比如,要在一天之内完成这些工作,虽然写着“11月12日任务E一定会结束”,但我们又不是占*师,谁都无法预测当天会出现什么突发事件。因此,过于细致的计划只是在束缚项目成员,导致员工在项目的过程中畏手畏脚,时刻都在担心因为诸多细节的影响导致当天的任务量无法完成。

 

图1-3

 

第二,这也没有,那也没有。

③经常有被漏掉任务的计划(图1-4)。过程中不断被加上新任务,导致出现“这个也必须做,那个也必须做”的情况。理所当然,当初没有设想的内容自然没有列入计划,所以在仅有的日程上也同样没有被考虑进去,那怎样办才好呢?加班,加班,继续加班,或者偷工减料,而偷工减料先省略的就是验证品质的过程。因此,项目的成果交给客户或者出现在市场上之后,才会发现各种错误,导致客户不再信任自己的公司,这样是得不偿失的,也会影响公司的声誉。

 

图1-4

 

后,④即使开始执行任务,发现各个环节会出现问题,大家会进入一种无奈的等待状态(图1-5)。例如,如果A、B、C的任务后面有D的任务,C的任务没有完成,那D的任务就无法开始。这时候,上司会对D说:“并不是不能全部完成吧,不是有能先动手的部分吗?”但在必要资料不齐全的阶段,即使抢先推进任务,生产性也无法提高,终的结果只能等待C的任务完成以后,才能重新做任务。由于C这个环节的生产率下降,不得不把返工的时间也纳入计划,从而导致整个计划推迟,这是因为不知道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而引起的。

 

图1-5

 

实际上,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能明确理解这种依赖关系的人也很少。所谓依赖关系,严格来说并不只是顺序。在项目管理中,经常将任务的顺序设定为1号、2号和3号,如果只按顺序,则可以适当设定,如果不采用别的方法,就不知道伙伴之间的依赖关系。关于这个方法,本书在之后会有详细的解说。

第三,计划不好的话,不可能顺利进行。

我经常会看到很多没有任何意义也谈不上有效率的计划,在这些没有意义的计划中,通常都具备多个相同的特征。那计划究竟是为了什么,有效率的计划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通俗一些来说,计划就是一个项目的地图和路线,处于上游,是项目的开端,如果计划做得不顺利,结果就不可能顺利。

 

以数据为基准,统揽全局

在平时的工作中,上司经常会对下属用“请遵守计划”来表达要求,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计划并不是用来遵守的。制订计划说到底是为了保护QCD的手段,QCD是目标,计划是手段,遵守不是目标的计划是非常荒谬的。

计划就是路线

所谓计划,通俗来讲就是路线,可以比作汽车的电子导航。汽车导航在设置目的地之后,可以提供多条路线供人选择,比如收费道路优先、免费道路优先、距离近的道路优先,等等,为了到达目的地所使用的路线就是所谓的计划。

路线是用来给人参考的,如果必须严格遵守汽车导航的路线,不可以随意更换,不允许有一点儿偏离,应该不会有人再使用汽车导航了。换一种说法就是,用这个汽车导航给出的路线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然后来确定自己现在行驶在哪里、有没有按照路线行驶、是否已经偏离了路线。以导航提供的数据为基准,再加上自身的判断,这才是计划。

在遵守计划方面,偶尔会因为某些事情导致计划的推迟,我们这时就会思考如何能够重新按照计划行事。在这里,我希望大家一定要知道,计划是无法重新开始的,因为谁都无法将时间倒流,既然已经推迟了,就应该马上想它的应对之策。认为已经过去的事情可以恢复原状是非常荒谬的,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想法。

例如,当一个计划推迟3天的时候,就会有人站出来问“怎么样将这3天的时间找回来”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与其这样,还不如从当前到剩下的时间来设计如何在结束之前搞定项目,加紧去执行。也就是说,计划是需要经常重新审视的。因此,从初就可以制订完美的计划,这种想法大都是非常不现实的。

制订计划时很开心

我们小时候都给自己制订过暑假或寒假的作业计划,回想一下,那时的计划进行得顺利吗?在我小的时候,制订的暑假作业计划非常完美,虽然计划很完美,但更多的时候都是在临近暑假结束前才开始写作业,基本选择在8月27日左右开始,也就是说,离新学期开学只剩下5天。花5天的时间去写40天左右的绘画日记,真是哭的心都有了,除了痛苦以外,什么都无法代替当时的那种心情。

单纯去看当时制订的计划,本身还是很完美的,并且制订计划的时候也很开心,自己感觉一定会有一个很愉快的假期,并且计划也一定能进展得很顺利,就是没有考虑现实因素。想得很好,现实生活中却不能实行,那种计划只是凭心情的好坏来制订的。虽然也许会被别人说:“这可能是你偷懒的缘故吧?”但我们在大多数孩子身上都能看到这样的情况,他们会制订出一个无法付诸行动的计划,并且深深地陷于这个计划之中。因此,计划并不是要遵守的,也不是要对制订计划的过程感到快乐,它只是一个基准,一个让我们可以随时纵观全局,让结果更加美好的基准。请一定要牢记这条规则。

 

计划的意义在于凸显成果 

为什么要有计划呢?制订计划有什么优势吗?我举个例子(图1-6)。

 

图1-6

 

首先是这个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也就是说这件事是否行得通。在按部就班的施行过程中,使之发挥作用的计划才能够验证这个项目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懂得该做什么

第二个是毫不犹豫地行动。例如,写书对于作者们来说也是一个项目,出版社的编辑人员通常会告诉我们交稿日期,在商业中就是产品的交货期。虽然交稿日期已经确定,但仅凭这一点还是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原稿什么时候结束,终校稿什么时候结束,当这些具体的日期都知道了,但要写什么、怎么写,还是完全没有头绪,因此,肯定无法在交稿日期截止前完成这本书。

近,我在《价值工程》上发表了几篇论文,同样的道理,写论文也是一个项目,如果没有写过论文,就无法想象该怎么写。很多人都在大学毕业时写过论文,也有可能参加过各种资格考试,在这种时候,如果不清楚在何种流程下完成,就无从下手,虽说心里很着急,但就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开始。如果制订了计划,就不会对现在或接下来该做什么感到困惑,而是毫不犹豫地按照计划付诸行动。

计划是边沟通制订

第三点是沟通。如果上司只知道下达“项目计划要下个月的月末之前交上来”这样的口头指示,其实是推卸责任的一种行为。因为你不知道那个计划是否妥当,和哪个部门的哪些人有关联,是否和相关人员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如果有计划就可以一起确认,能够做到与工作伙伴的信息共享,与员工之间能取得交流。所谓的计划,是通过随时的沟通来确定相互之间有哪些不同点。特别是在团队成员偏多时,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这些才能制订一份让大家都满意的计划。

我作为IT系统的项目经理,所涉及的关联部门很多。用户因为没有项目管理和IT系统的专业知识,所以我站在用户的角度,作为项目专家与IT方面的专家介入,向供应商提出各种要求,请按这样制订计划、资料请按用户更易懂的方式制作等,或是起到监理公司的作用,询问项目的进展和具体过程,感觉就像是建筑公司的现场监督一样。IT系统的构建,有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人员,包括供应商和使用系统的用户。必须一边调整这些利益相关人员的意见,一边调整计划,而计划一定要凸显出成果,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并确认才是关键。

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和维护共识。在供应商和用户之间达成某种共识,即使同样是对于用户,信息系统部门和用户部门考虑的问题也会完全不同。因此,和预想的情况不一样、和听到的东西不一样、和理解的东西不一样等情况经常出现。如果在意识上有差异,而后为了避免这些差异,重新返工的次数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必须根据计划让所有成员确认内容、时间、工作量、进度等内容,达到在所有人面前的差异是小的。如果大家对项目的理解完全不一致,项目就会因为需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导致项目流产。因此,一份好的计划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在项目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为有路线(计划),所以可以再探索

后是可以变更。刚刚提到了汽车导航给出的路线,通常虽然导航仪指示了路线,但因为堵车偏离了主干道、忘记在交叉路口进入右转道而直行、不小心走错路、想靠近便利店等各种理由会导致我们偏离路线。那在这个时候,您可以重新搜索路线,并选择更合适的路线。

为什么可以再次探索路线呢?这是因为没有计划就不存在变更。因为之前已经选好导航的路线了,也就是说已经制订了计划,所以要在这个基础上多考虑一些,以此作为基准进行修改。偶尔会有人说:“即使我们制订了计划,到后来也总会变更或修改,所以就没必要制订计划了”。其实并不是那样的,正因为会变更,所以必须制订计划,不存在的东西不能变更。根据初的导航仪所制订路线的基础上,修正现在的行车路线,也就是修正项目的行进路线,使之变为可能。

如果能制订计划,就能明白此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知道下一个步骤,知道现在该做什么,接下来该做什么,也能成为获得共识的交流工具。并且,如果偏离了初的计划,也能变更和修正。因此,一份好的计划,基础、重要的就是以上这四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