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劳动领域改革的深入进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随着2007年《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劳动关系双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利益日渐公开化、法制化,劳动关系问题日益突出和复杂化。2007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标准》);2019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对《试行标准》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劳动关系协调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劳动关系管理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进入更加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所有这些变化都给劳动关系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把握劳动关系管理环节,如何预防和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发生劳动争议后如何处理等,成为企业管理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劳动关系日益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各大专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纷纷开设了劳动关系管理类课程,许多院校也设立了劳动关系管理专业。为了满足各高校开设此课程以及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人员准确把握劳动关系管理实务、提高劳动关系管理水平的需求,作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劳动关系管理咨询、教学研究和劳动争议处理的实践经验,编写了本书。本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力求“实际、实操、实用、实效”。本书对劳动关系运行环节的每个流程、每个环节、每道工序的操作方法进行了阐释,突出劳动关系管理技术,以帮助学生和劳动关系管理人员迅速了解劳动关系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2)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结合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实际选取内容,融考证和社会需求为一体。2007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10个新的职业,其中包括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劳动关系协调员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工作已经开始。本书以劳动关系协调员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结合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实际选取内容,内容上力求浓缩精华,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内容的选取既考虑等级认定考证所需知识,更注重社会实践需要。
(3)采用项目化技能训练模式组织教材内容,每个项目下有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典型的
工作任务和相应的业务示例及学生实操演练的任务,使学生实现“教、学、练、做”的一体化。(4)考虑到劳动关系管理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内容的选取上,本书遵循“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原则。在每个项目下设相关知识链接对基本理论做简单的介绍,但本书的重点在于业务技能与实操演练,每个任务在给出业务示例的基础上又设计了实操的内容,以帮助读者消化、掌握劳动关系管理各个环节的操作技能。
本书自第二版出版至今已有近6年。在此期间,劳动关系、劳动争议都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并且国家新出台了部分法律、法规,为此,我们对第二版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修改。新版教材结合了出台的法律、法规,与国家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技能标准更加贴近,更突出了实务操作方面的特色。
本书既可以用作职业院校“劳动关系管理实务”类课程的教材,也可以用作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劳动关系管理人员、法律顾问实际操作的指导书,还可以用作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的参考书。
本次修订得到了刘兰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编者
2021年1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