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谨记不啰唆

 

教孩子重要的事就是谨记不啰唆。

“啰唆”就是对一件事的叮咛与提醒超过了应有的分量,

而且是完全不检视对方可接纳的程度,

只以自己的感受为认知中心,不停地发出讯息。

一次小厨师的供餐结束之后,我在讨论中跟小厨师的爸爸妈妈谈到:“教孩子重要的事就是谨记‘不啰唆’。”语毕,全场哄笑,那笑声掺杂着许多我们彼此都心知肚明的了解与省思。

“啰唆”就是对一件事的叮咛与提醒超过了应有的分量,而且是完全不检视对方可接纳的程度,只以自己的感受为认知中心,不停地发出讯息。

我们都非常了解人之所以会啰唆,其实是一种心灵固然愿意、也知道要放心,但行为却软弱的表现。没有一个孩童喜欢被啰唆,但即使是讨厌被唠叨的孩子,一旦当了父母之后,却又变成了另一个理所当然啰唆个不停的父母。到底什么样的反省才能转化成力量呢?我一直想找出更积极的方式,来帮助自己从看似合理的担心中走出来。

首先,我必须想清楚:“啰唆”是不合效益的;当我们只顾反复叮咛时,其实工作进度常因此中断,而且一定会产生不愉快的干扰。就好比说,当我把一盆西红柿交给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去切的时候,如果我只想到不时地提醒他:“要小心!不要切到自己的手。”“要小心,不要捏烂了!”这工作中的孩子难道就因此更安全吗?我渐渐懂得,能“放心”不是一种境界,它不是我们想就能做得到的。我们需要借着具体的改变,使不确定的危险或忧虑得到依托。所以,我应当主动建立可以让自己放心的接口,把原本可能被孩子认为啰唆的叮咛,转化成更有用的建议。

如果那个握刀的孩子令我担心他会切到手,我是不是可以把本想不断说出的叮咛,改为换一把更合他用的刀具,或调整更理想的工作台高度,或再示范更适合他下刀的角度?如果那个孩子看起来像要把西红柿捏烂,我应该帮助他把手稍微放松一点,并用更清楚的语言解释,作为沙拉用的西红柿捏烂了就不好看。

反复的话语通常并不能改变事实,却一定会使沟通变得沉闷单调。所以,如果把单向的交代变成双向的问答互动,就可以避免一大部分无谓的啰唆。避免啰唆,对我来说有效的方法就是:聆听自己的说话。当我习惯仔细聆听自己说话的内容时,我就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大人啰唆了:一而再、再而三地说着同样一句话,无论谁来听都是乏味的言谈。

每一次小厨师的活动中,总有那么多小小孩在我身边动刀、持锅。一堆危险围绕着我们,而工作又必须争取时间,我怎么可能不担心?但又应该怎么避免不啰唆呢?

一旦习惯听自己说话,的改变就是我更懂得“转换语言”的要诀。当我想脱口而说“小心一点”的时候,我会听到自己已转换成另一个问句,“切得还顺手吗?”或“如果刀靠中间一点,应该比较安全?”

我没有受过任何与教育相关的训练,对于“教学”的专业知识,可以说是完全的门外汉。在带小厨师的时候,也许是因为不懂特别的方法,反而只能诉诸行动的信念:用行动引发参与者的热情,用诚恳的共同工作来发现更有效的技术相授,使一起学习的人了解原本陌生的事物。

我常在自己安静做家事的时候播放一片 CD,这是女高音 Maria Callas(玛丽亚·卡拉斯)在 The Juilliard School(茱莉亚音乐学院)大师班的授课录音。我一次次反复听着录音,心中非常喜欢。她没有太多的语言指导,学生哪个地方唱得不够好,有时候她什么都不说,只是自己唱一次示范;或只以一两句话稍作指点,让学生继续唱;师生两人反复练习,从中

体会精进的意义。

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成就者,当他们的故事被分享出来的时候,报酬与名声的讨论常常多于他们如何日积月累来扎实功夫的探讨,于是“天分”成为我们对成功的迷思。尽管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我们还是习惯集中注意力去看待那不成比例的灵感。

听卡拉斯的上课录音,我想起许多令人佩服的成功者。不论这些人的天分有多高,如果没有一步一步的苦练累积,就不会有我们眼中所看到的他们的成就。

Pavarotti(帕瓦罗蒂)的歌剧是一出一出学来的;Rubinstein(鲁宾斯坦)的曲子是一首一首练成的;Vermeer(维米尔)的画是一幅幅修改、苦心研究过透视与光影的;Margot Fonteyn(玛戈·芳婷)的舞步之所以美妙,是因为她不间断地下苦功。我记得波兰著名钢琴家帕德列夫斯基说过:“如果我一天不练琴,自己会听出来;两天不练琴,乐评人会听出来;

如果三天不练琴,那就连听众都会知道了。”在感受成就不易之前,能了解功夫是练习累积而有的成果,相对于单纯仰望楷模实在是更重要的认识。

带孩子做事,如果不停地叮咛“要认真一点”“做好一点”“要跟谁看齐”,就容易犯啰唆的毛病;但如果像录音中的卡拉斯一样,在教学中以示范来展现功夫的集成,相信跟着学习的行进者必会受到有如沐春风的鼓舞。

我很喜欢这样的教育,教学者在一旁专注诚心地看着小小学习者从实作中累积经验,在反复操作中得到信心。如果我们都把语言留给有用的分享,而不是用作耳提面命的反复告诫,相信学与教的人都会有更多的空间,并能从稳静的思考中找出对自己有益的触发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