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江 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疑难注释

◎何:多么。◎田田:莲叶长得茂盛相连的样子。◎戏:嬉戏。

 

古文今译

江南的水乡真是采莲的好地方,这儿的莲叶多么茂盛鲜亮!一群欢快的鱼儿正在莲叶间嬉戏,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游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了北面。

 

汉乐府简介

“乐府”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音乐机构,负责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经由乐府机关采集、保存下来的诗,汉人称为“歌诗”,魏晋时期开始称为“乐府”或“汉乐府”。后来,人们把这种独特的诗歌体裁称为“乐府诗”。

北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现存收集乐府诗完备的一部诗集,主要收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以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五千多首。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采莲的诗。全诗格调轻快,犹如一幅曼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荷叶,荷叶下自由自在的鱼儿,荷叶间采莲的少男少女,简直太美了!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儿在莲叶间穿梭自如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这首小诗引人注目的是句式上的叠唱,以东、西、南、北的方位变化来写“鱼戏”,活泼自然,富有生气。有人认为,这四句可能是和声,前三句由领唱者独唱,后四句为众人合唱,表现了江南众人采莲时热闹欢乐的场面。诗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莲子成熟时节,碧绿的莲叶层层叠叠,摇曳在湖面上,水中的鱼儿在莲叶间穿梭游弋,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必背名句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考点延伸

荷花的历史

荷花又名莲花,古称芙蓉、菡萏(hàn dàn)、芙蕖(qú),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生活在一些浅水塘里。其花朵硕大,花色净洁,叶大而圆,清香远溢,花态叶貌使人赏心悦目,古往今来雅俗共赏。

我国很早就将荷花及莲藕作为果蔬食用,在一些原始村落遗址的房基中发现有莲子,即荷花的种子,经过检测约有五千年的历史。

周朝时期的《周书》记载“薮(sǒu)泽已竭,既莲掘藕”,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经通过排净池塘、沼泽水的办法挖掘莲藕了。

春秋时期,荷花的各个部分,如花、茎、叶、子等都有了自己的专有名称。中国早的字典——汉朝初年的《尔雅》则有了详细的记载:“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蕸(xiá),其本密,其华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dì),菂中薏(yì)。”大意是:荷花又叫芙蕖,它的茎叫茄,它的叶子长得很密,它的花叫菡萏,它的果实叫莲子,它的根叫藕,莲子剥皮后叫菂,菂的中心部分叫薏。说明当时的人们对荷花的各个部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汉朝时期,我国种植荷花的技术得到了重大的发展。汉代以前,中国的荷花品种都是单瓣红莲,到了魏晋,已出现了重瓣荷花,到南北朝时期又发展有千瓣(并蒂)荷花。北魏贾思勰(xié)的《齐民要术》中记有“种藕法”,而且当时的栽培技术已经相当高超了。

我国古代人民之所以大力发展荷花种植技术,是因为荷花既能食用又能观赏。荷花全身是宝,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不但可以食用,还可入药。荷花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同时,以它清雅优美的风姿得到人们的喜爱。

早在公元前473年,荷花就作为观赏植物被种植在园池中,当时的吴王夫差因他的宠妃西施喜欢荷花,就在他的离宫修筑了“玩花池”,供她观赏。唐宋以后,荷花凭借它的色彩艳丽、风姿绰约进入了私家园林。

我国古代人民也非常喜欢吟咏荷花,常以荷言志,以荷比物兴起。中国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吟咏荷花的诗。

西汉时期,乐府歌辞逐渐盛行,由此产生了众多优美的采莲曲谣。其中有《采莲曲》(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

隋唐以后,吟咏荷花的诗词就更多了。李白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写出了荷花的天然之美。杨万里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则是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

自从北宋周敦颐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后,荷花便成为“君子之花”。自此,荷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成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高频考题

1.《江南》题目中的“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可采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田田”中“田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南》里描写了鱼在莲叶间玩耍的诗句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