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帝王陵墓文摘

  汉高祖长陵:祔葬累累簇长陵

  “长陵高阙此安刘,祔葬累累尽列侯。”仅唐人的一首诗,就足以让人们对这位大汉开国帝王、一代风流人物刘邦的“安眠之地”想入非非。回看历史,这位“以布衣提三尺剑有天下”的皇帝曾在生前给我们留下多少佳话?他斩蛇起义,叱咤楚汉战场,大战七十,小战四十,身负重伤十二次,终逼得西楚霸王乌江自刎,而自己登上皇帝宝座。这就是汉高祖的辉煌一生。如此一位传奇人物,自然不甘心寂寞死去,因此他从称帝的第二年,就开始着手营建自己的陵墓,也就是我们本节要给大家介绍的长陵。

  汉代座帝皇陵墓

  晴天丽日,如果站在未央宫前殿遗址的高台上远望过去,自可看见一座山峰兀立,气势雄伟的“小山”,那就是长陵了。长陵,位于秦咸阳宫旧址咸阳原的点,南与未央宫隔河相望,北倚九山,泾渭二水横贯陵区,是关中著名的枢纽要地,可在此俯瞰长安胜景,真乃一块风水宝地。由此便可看出刘邦在选址的时候,一定是煞费苦心。

  长陵是汉代修建的座皇帝陵墓,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合葬于此。据史书记载,长陵东、西并列着两座陵墓,高祖陵在西,吕后陵在东。陵园略呈方形,是仿照西汉都城长安建造的。古书《三辅黄图》中说,“长陵城周七里,百八十步”,折合今天的长度即为3150米。现代考古工作人员曾对发现的长陵遗址进行实测,发现陵园平面为正方形,每边长780米,周长3120米。实测的结果与文献记载大体吻合。

  陵园的四面墙壁均有遗存,其中距高祖陵80米的西墙保存得好,尚有高3米、长600米左右的一段墙赫然矗立。西墙下4米的深处,还发现了五条水道并列的一组排水管。这种房脊形的水道高、宽各50厘米,为秦汉时常用的标准水道。

  在长陵陵园东门外马路北侧,就是陪葬墓区。长陵的陪葬墓区,从西端的陵园开始,到东端的泾河南岸,绵延7千米。在西汉诸陵中,长陵陪葬人数之多,陪葬墓格局之规整,在汉代帝陵中是的。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功臣和贵戚,死后多陪葬长陵。据说,当时陪葬的有100多人,现在尚可见到的还有70多个墓冢。每个墓冢占地不多,但墓冢之间前后左右的行列间距大致相当,排列得井然有序。陪葬者大都是跟随刘邦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和近亲王侯。知名的有萧何、曹参、周勃,周亚夫、张耳等人。陪葬墓的封土较帝后陵小得多,形状有覆斗形、圆锥形、山形三种。这些开国元勋、朝廷重臣以及后妃等人的陪葬墓,现在尚存63座。

  长陵陵园之北,就是当年长陵邑的所在地。长陵邑的南墙,也就是长陵陵园的北墙。现在,陵邑中的所有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但陵邑南墙的长度还有1245米,西墙长度为2200米,北墙残长200米。东墙没有任何发现。这些墙的厚度,一般都为7~8米。由此可见,当年的长陵建筑,规模之大,墙垣之坚固结实。

  在刘邦陵北130米处、吕后陵北350米处,以及吕后陵正南、距南墙30米处,各有一处大型建筑遗址,这应当是当时寝殿、便殿一类的礼制建筑。寝殿是汉代皇帝或皇帝陵园中的主要祭祀场所,殿堂正中摆放亡者的神座,陵园中的宫人要像侍奉生前的皇帝、皇后一样,每天恭恭敬敬地送上四次饮食,这就是“日祭于寝”的礼仪制度。便殿是寝殿旁边休息闲宴的场所。寝殿举行重大祭祀活动的前后,众多的参与者可在此休息。另外,便殿中还存放着皇帝生前用过的衣物,供四时祭祀。

  陪葬墓中惊现三千兵马俑

  汉高祖刘邦和吕后安居的长陵位于今天西安市中心以北约20千米、咸阳市以东约20千米的窑店镇三义村北,不仅主陵墓气势雄伟,陪葬墓更是规模庞大,数目惊人。1965年,考古人员对陪葬陵进行仔细勘察,结果意外发现了3000座彩绘兵马俑,这一发现,让世人惊叹不已。

  据考古资料显示,在陪葬墓区东、西两排,共有11个两两相对的土坑,土坑内是排列有序的1800余步兵俑、580余骑兵俑,还有许多陶盾牌、兵器和车马饰。步兵俑葬于5个坑内,大的身高48.5厘米,小的44.5厘米,身高相当于正常人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他们身披各式用绚丽的红、白色描绘出甲片的黑色铠甲,有手持戈或盾,左手握拳下垂,虽然不如真人高大,但却个个威武十足。

  骑兵俑葬于6个坑内,它们身着红、白、绿、紫等颜色的服装,上面还有彩绘的图案,大多也披着黑色铠甲。骑兵所骑之陶马形象逼真,有的俯首帖耳,似安然待命;有的昂首嘶鸣,似急欲出征。

  很显然,考古学家在陪葬墓中发现的这些步兵俑和骑兵俑都是殉葬用的,但是,如此规模庞大的“殉葬兵团”究竟是哪位风流人物的殉葬品呢?这个谜题勾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

  为揭开此谜,1970年,考古工作者对陪葬坑北边不远处的两个大墓冢进行了考古发掘,从中发现了钟、磬等乐器,彩绘漆木车、漆箱等用具。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从两座墓中发现了两百余枚玉片,个别玉片的四角小孔里还有残留的银丝。由此可知,死者大概是身穿银缕玉衣下葬的,身份相当高。

  基于这些考古发现,再参照《水经注》的记载,有学者认为这两个墓应该是周勃、周亚夫父子的墓,这种说法应当是可信的。众所周知,周勃是刘邦的贫贱之交,当年曾和他一起起义,后又一直追随他打江山、定江山,功劳显著。其子周亚夫也是一位勇冠三军的将领,曾助汉景帝刘启平定“七国之乱”,保得大汉江山稳定不倒。由此可见,周氏父子对安刘定国,可谓功劳甚大。

  据史料记载,在汉代有一个规矩,即重要的军事将领死后,朝廷都要给以隆重的礼遇,以军阵送葬。那么,以周勃、周亚夫父子的武功以及他们在汉初政局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得此威武军阵送葬,在当时应该是名正言顺。而杨家湾庞大的陶俑群,正象征着为死者送葬的军队,由此推测,考古学家在陪葬墓中发现的这三千彩绘兵马俑极有可能是这两位功勋显著的汉代将军父子的陪葬之物。

  历代悬案文摘

  敢死部队:兵马俑中的士兵为何一律不戴头盔

  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在陕西省临潼县(今临潼区)得以重见天日,由于规模宏大、工艺绝伦,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近日,一些考古专家提出了一些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什么兵马俑中的士兵没有一个人戴头盔?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冲在战争线的士兵和将领不戴头盔?秦国能够统一六国,为什么连头盔都不给士兵配备?

  一去不回的战场

  根据考古学家在秦始皇兵马俑中的发现可知,当年秦国士兵在上战场时,一律不戴头盔,而是赤膊上阵,只戴着一顶小圆帽。这种小圆帽是一种麻布做的头巾,军官模样的戴着牛皮做的板状帽子。更多的士兵则把长发盘在头上,绾成一个发髻。但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秦军一律不戴头盔。这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是军费紧缺还是其他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秦汉史专家徐卫民分析,秦兵不戴头盔上阵,这可能是源于秦国民族本身的尚武精神。他解释说,秦国本身就是个崇尚武力的民族,勇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据《史记》记载:秦,带甲百万。意思是有百万身披盔甲的军队,这里的甲也仅仅是指盔甲,而不包括头盔,不同的兵种穿的盔甲不同,基本上这些盔甲是皮质的,很简洁,这些都是为了显示出他们的尚武精神。

  除了《史记》中的记述,秦国人的尚武精神从其他著作中也能感受到。韩非子是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记录了初次接触秦国人的感受。他说,秦国人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英勇作战的缘由可是,即便是崇尚武功,他们也没必要非将自己置于险地啊!为什么不戴头盔更好地保护自己呢?关于这个疑问,徐教授进一步解释说,秦军不戴头盔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在战场上显示出英勇的气势,可以压倒敌人。而他们之所以作战如此英勇拼命,其主要的动力是军功可以加官晋爵。

  当年商鞅两次变法,都有针对军队进行改革,其中重要的两条就是:“颁发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

  二十等级制度。”这些都规定了秦国的士兵在战场上必须英勇杀敌,而真正在战场上立了军功的士兵就可以加封爵位。徐教授说,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只要打仗打得好就可以授爵,一授爵就有一定的土地、房子,于是士兵的生活就跟打仗挂钩了。这就是商鞅著名的军功授爵制度。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首级,那么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为自由人。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因此转为平民。再加上在古代中国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可以说,只要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能够受益。所以,这条奖赏规定对于重视家族传承的中国人来说真可谓是莫大的鼓励。难怪当时一个著名的说客会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他们光头赤膊,奋勇向前,六国的军队和秦军相比,就像鸡蛋碰石头……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原来秦军如此英勇作战的真正缘由并不是爱国尚武的高尚品质,而是为了加官晋爵,仔细想来,不禁让人扼腕唏嘘。

  嗜杀成性的民族据史书上记载,秦国直到统一六国的时候,共杀死敌人约160万人。这个数字真是让人触目惊心,难道秦军只是为了加官晋爵就变得如此泯灭人性?还是背后另有缘由,让这个民族变得嗜杀成性?

  据徐教授看来,秦国的崇尚武力,和秦国整个发展过程密不可分。秦国原本是坐落在东海边的一个小国,但是由于其他国家的挤压,被迫迁徙到西边。而中原国家一直把秦人视为戎族,也就是当作少数民族对待,很瞧不起他们,认为他们是个没有开化的民族。可以说,秦国是在艰难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

  除此之外,这还跟它的地理环境有关系。因为秦国地处西边,靠游牧民族比较近,也可以说是在这些游牧民族的包围中发展起来的,而游牧民族比较擅长在马上射猎,这对秦国的影响比较大,耳濡目染就会形成这种崇尚武力的民族精神。

  不过尚武与嗜杀成性还是有所不同,可是从秦国的起源和发展分析,这个民族之所以如此暴戾,与其受中原文化影响不够有一定关系,再加上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秦国的统治思想,所以才会渐渐变成一个嗜杀成性的民族。

  南越王宫署遗址:广州的三宝之一

  苏东坡的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勾起了多少人对广东岭南的向往之情。可是除了岭南的荔枝、岭南的神山秀水、岭南的异域风情之外,还有一件岭南独有的“宝贝”,更是不可错过。这就是人称广州“三宝”之一的南越王宫署遗址。广州的另外“两宝”,一是秦代造船工场遗址,二是西汉南越王墓,能和这“两宝”齐名,由此也可看出南越王宫署遗址在后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让时光倒流回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想象着一位横刀跨马的非凡将军,浩浩荡荡地驰骋在岭南这片美丽而又神秘的土地上,凭借超人的智慧与勇气建立起一座气势磅礴的南越王朝。仅凭着脑海中的想象,这画面就已经足够震撼人心了。然而更加值得庆幸的是,这座神话般存在了不到百年的南越王宫并没有就此沉没于历史的浩瀚海洋之中,在200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从那些残砖断瓦中寻得故事的端倪。

  开发岭南人:赵佗

  曾评价赵佗,说他是“南下干部人”。这是一句幽默的赞美,但并不是过誉,因为赵佗真的是开发岭南的人。赵佗在岭南名头很大,他曾是岭南的“拓荒者”,同时,也是代“南越王”。

  赵佗是河北省正定(真定)县人,19岁时便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公元前219年,赵佗被封为秦军副帅,随主帅任嚣率领50万大军征战岭南。公元前214年,岭南正式划进了大秦版图,秦始皇在岭南设立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三郡,并委任赵佗为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上任后,采取了“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并上书朝廷,要求从中原迁居50万居民至南越,这样既可促进民族融合,又有利于休养生息。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临终前将南海郡尉一职委任于赵佗,并嘱咐他伺机而动,以免受中原祸乱的危害。任嚣死后,赵佗立刻集合军队,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并大量安插自己的亲信,掌控了全局。终于在公元前204年,赵佗创立了南越国,自号“南越武帝”。

  公元前196年和公元前179年,南越国曾先后两次臣属于西汉,称为西汉的“外臣”。公元前112年,南越国末代君主赵建德与西汉发生战争,被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所灭。南越国自赵佗建国以来,历经五代君主,共存在93年。

  南越国是岭南地区个封建王国,它的建立保证了秦末乱世岭南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来自中原地区的赵佗,十分重视汉民族的文化,他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生产技术引进岭南,使岭南地区落后的政治、经济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南越国赵佗推行的“和辑百越”政策,也促进了汉族和南越国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正是从赵佗开始,岭南才有了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堡和文字,岭南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正因为赵佗的英明领导,岭南的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因此历史上也流传着许多赞颂赵佗的诗篇,这些也都充分表明了百姓对他的崇敬和怀念。这就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南越王和他所建立的显赫一时的南越王朝。虽然短暂,却足够回味。

  考古现场文摘

  中国早的御花苑遗址

  南越国遗址中的御花苑遗址是在1995年被发现的,在遗址中发掘出方池、弯月池、曲渠、平桥、步石等宫殿园林的遗迹。南越国宫署御花苑,建筑时间比北京的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要早1000多年,是中国年代早的宫苑遗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园林之。早在1984年,专家们就在中山四路忠佑大街电信局电信枢纽大楼工地上发现了南越国御花苑的一个大型的石构蓄水池,面积大约4000平方米。水池347距离地面约8米,是用冰裂纹密缝石板铺砌而成,池壁呈斜坡形,池底平整,用碎石和卵石平铺,向南还埋有木质的输水暗槽。石池中散落有八棱石柱、石栏杆、石门楣、大型铁石柱、铁门枢轴、“万岁”瓦当、绳纹板瓦、筒瓦和铺地印花大砖,还有一段木船桨。据分析,水池可荡舟,池边应该还有石构廊榭或凉亭等建筑。水池中的建筑为国内首次发现的石构建筑,被认定为秦汉时期南越国的王宫遗址。

  不得不提的是水池中的95厘米×95厘米的铺地大方砖,如此大型的方砖堪称全国之。而且这样大型、平整、古老的方砖,在烧制时竟然没有变形,由此可见,当时的烧砖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此外水池中石刻“蕃”字、“赀”字和“阅”字,也是在岭南地区发现年代早的石刻文字。等到1997年时,专家们又在外商计划兴建5l层信德文化广场的地下3~5米处发现了宫署御花苑的全石构曲流石渠。石渠长150米,已发掘4000平方米,是一处人工园林水景。石渠迂回曲折,由西向东延伸,渠底铺满了黑色卵石。东头有弯月形石池,西头有石板平桥和步石,外连曲廊。弯曲石渠当中有两个用以限水和阻水的渠坡,以形成碧波和粼粼水景。石渠还连接着一座大型蓄水池用来引水,并有木质的暗槽出口将水排入珠江,以保持水流长年不断。御花苑曲渠设计科学,建筑精巧,充满情趣,是一处古代山水园林建筑精品。

  说到建筑,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是木架结构或者砖木结构,可是这座我国早的皇家园林却恰恰采用了类似罗马古城的石杨建筑,这在我国秦汉时期的遗址中可是独一无二的。也有不少人因此揣测,是否是在番禺时便已有西方的建筑技术传入中土了呢?答案至今仍不得而知。不过再细细研究南越国御花苑遗址的建筑,不难看出,其曲渠弯流,隔景借景,小巧玲珑,把大自然山水缩微于庭院之间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东方园林特色,完全不同于西方园林一览无余的人造园林风格。抛开种种疑虑和猜测,我们不妨把罗马的石构建筑技术和东方造园风格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当作南越国宫署御花苑的独创,这也算是我国建筑早进行中西结合的庭院。

  南越王宫殿遗址是南越王宫署遗址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另外两个部分分别是,上文介绍的南越王宫苑的遗址和2000年发现的城市中心的遗址。南越王宫殿是考古工作者在2000年年初发现的,王宫的中心是约500平方米的1号宫殿遗址,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00年前两条南越王宫殿的“散水”,1300年前的唐代铺砖廊道,1000年前的四列南汉宫殿的“磉墩”基槽,以及各种建筑结构的遗址。

  在1号宫殿遗址的坑底有一行卵石铺就的石带。卵石带的作用是承接雨水的“散水”,所以通常铺在古代皇宫房檐下的地面上。在汉代建筑结构中,以卵石做“散水”是有阶级限制的,如果在宫殿屋檐四周地面全部铺上“散水”,是皇宫的标准,只铺两边是王的标准。从已经发现的遗址现场来看,宫殿北面和东面都铺了卵石“散水”。按照中国建筑对称的规律,尚未出土的西面和南面也应该铺有卵石“散水”。由此可以看出,南越王的这座宫殿是完全依照汉代皇宫的标准建造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畅想一下南越王当年八面威风的盛况了。

  目前出土的只是南越王宫殿的一角,还不到整个宫殿群的1%,还未露出宫殿的主体部分。从已经出土的部分加以推测,我们可以看出,宫殿形制是模仿西汉的长安城建造的,宫殿中有规模庞大的排水系统。1号宫殿位于赵佗城的东南方,其东南面是御花园,很有可能是模仿长安城的长乐宫建造而成。而在其西面的2号宫中的“散水”面上出土的一块陶器残片上印有的“华音宫”三字,这表示2号宫殿可能名为“华音宫”。

  在南越国宫殿遗址旁,还发现了南汉国宫殿的遗址。该遗址建筑面积约有1000平方米,在发掘现场西部和南部也各找到其他宫殿的铺砖铺石板地面,做工同样精美。

  南越王宫殿刚刚才露一角,就已经给我们后人带来了足够的震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考古工作的不断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能彻底地解开这座神秘古堡的面纱,再次回到那个繁华一时的南越王国,重新感受一次它的威严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