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有关生辰纲的重重迷雾

生辰纲的消息

智取生辰纲无疑是整部《水浒传》中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北京大名府留守司梁中书谋划给老丈人当朝太师蔡京送生辰纲,这件事看似精心准备,其实却迷雾重重。

那么,撩开这重重迷雾的面纱,我们将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有关生辰纲的真相呢?

我们先来说说商议生辰纲的时间问题。小说中有关生辰纲的话题,次出现是在第十三回。时逢端午,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

酒过数巡,只听蔡夫人说道:“相公自从出身,今日为一统帅,掌握国家重任,这功名富贵从何而来?”

梁中书道:“世杰自幼读书,颇知经史,人非草木,岂不知泰山之恩,提携之力,感激不尽!”

蔡夫人道:“丈夫既知我父亲恩德,如何忘了他生辰?”

梁中书道:“下官如何不记得,泰山是六月十五日生辰,已使人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京师庆寿。一月之前,干人都关领去了。见今九分齐备,数日之间,也待打点停当,差人起程。”

从小说的这处描写可以看出,梁中书同蔡夫人商议给蔡太师送生辰纲的事情,是在端午节的家宴上。蔡太师的生辰是六月十五日,而梁中书早在一个月之前也就是在四月初头,就已派人去筹办生辰纲了。再过些日子,就可以派人起程送往东京祝寿了。

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晁盖、吴用、刘唐三人在千里之外的郓城县东溪村,商量如何抢劫这生辰纲的时间,竟然也是在五月初头,与梁中书同蔡夫人商议如何筹办生辰纲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各位看官请看小说第十五回是怎么写的:

吴用道:“再烦刘兄休辞生受,连夜去北京路上探听起程的日期,端的从那条路上来。”

刘唐道:“小弟只今夜也便去。”

吴用道:“且住,他生辰是六月十五日,如今却是五月初头,尚有四五十日,等小生先去说了三阮弟兄回来,那时却教刘兄去。”

晁盖道:“也是,刘兄弟只在我庄上等候。”

一个差不多筹办齐全,一个打算抢劫,在时间上几乎是同时的,实在有些奇怪。可是,奇怪的事情后面还有,那就是刘唐又是怎么知道生辰纲消息的呢?

刘唐是这样跟晁盖介绍生辰纲的:“小弟打听得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十万贯金珠、宝贝、玩器等物,送上东京,与他丈人蔡太师庆生辰。去年也曾送十万贯金珠宝贝,来到半路里,不知被谁人打劫了,至今也无捉处;今年又收买十万贯金珠宝贝,早晚安排起程,要赶这六月十五日生辰。”

对生辰纲的来龙去脉,刘唐了解得是一清二楚,难道刘唐是个情报专家?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从刘唐的行状来看,他根本就算不上什么情报专家。

我们先来看他的醉态。刘唐明明是来给晁盖报送生辰纲消息的,可是就在晁盖的庄外,刘唐却莫名其妙地醉倒在了灵官殿里。连殿门也没关,就赤条条地睡在了供桌上面,让前来巡逻的雷横当作小偷逮了个正着。如果不是晁盖后来用计相救,真不知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所以当晁盖打算救刘唐的时候,刘唐会说出这样的感谢话来:“若得如此救护,深感厚恩,义士提携则个!”

这刘唐的行事,未免也太过草率,太不检点了。

我们再来看他的睡姿。小说写道:“那汉子把些破衣裳团做一块作枕头,枕在项下,齁齁的沉睡着了在供桌上。”从刘唐把破衣裳一团当作枕头的睡姿来看,他应该是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江湖好汉。否则他也不会如此看重晁盖送给雷横的那十两银子,要拼了命去夺回来。金圣叹显然也看出刘唐睡姿的奇特了,于是,他就在“枕在项下”句下批道:“枕头也,乃云项下,写尽粗人沉睡光景。”

那么,问题来了。刘唐既然是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江湖好汉,那关于生辰纲的消息,他又是从哪里得来的呢?

我们接着读小说,就会发现在东溪村里,又发生了一件事关生辰纲消息的诡异事情。这件诡异的事,与公孙胜带来的消息有关。公孙胜是在刘唐到达东溪村后的第四天,才来到晁盖庄上的。但是,公孙胜显然比刘唐更厉害,他不但知道生辰纲的具体情况,而且还探明了生辰纲的押运路线。

小说第十六回,晁盖与吴用、公孙胜等六人在庄上饮酒。席间,吴用道:“此一套富贵,唾手而取。前日所说央刘兄去探听路程从那里来,今日天晚,来早便请登程。”

公孙胜道:“这一事不须去了。贫道已打听,知他来的路数了,只是黄泥冈大路上来。”

这公孙胜未免也太神了!要知道,此时远在北京大名府的生辰纲,不但还没有起运,而且连那个押运人是谁,也还没有确定。

读了小说后文我们知道,这生辰纲是五月十五日起运的,而押运人杨志则是在起运前三天,才由梁中书与蔡夫人两人商议确定的。这就奇了怪了,公孙胜知道生辰纲的押运路线,竟然比押运人杨志还早十多天。难道公孙胜真的是个法力无边的神人,能够准确地预知未来?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

小说第五十三回,公孙胜曾向戴宗回忆自己年轻时的往事:“贫道幼年飘荡江湖,多与好汉们相聚。”可以这样说,此时的公孙胜只不过是个混迹江湖的道人,还远没有师父罗真人的法力。有的看官看到这里可能就要问了,既然公孙胜不是什么神人,那他的消息又是从哪里得来的?

从刘唐、公孙胜先后获得生辰纲确切消息的情况可知,有人在江湖上不断发布有关生辰纲的消息。那么,这个消息初的发布者,又是谁呢?—— 正是梁中书。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梁中书有泄密的动机。梁中书送给蔡太师的生辰纲,价值十万贯。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这生辰纲大概值3000 万元。这笔巨款,都是梁中书搜括来的民脂民膏。如果每年都要让梁中书拿出这么大一笔钱财来孝敬老丈人,那么,即使梁中书贵为北京大名府的留守司,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有权势,恐怕也是有点力不从心的。所以,在小说第十三回,梁中书才会讲出这样一段很值得玩味的话:“上年收买了许多玩器并金珠宝贝,使人送去,不到半路,尽被贼人劫了,枉费了这一遭财物,至今严捕贼人不获。”

梁中书的意思很清楚,去年的生辰纲被贼人劫去了之后,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直到现在仍然踪影全无,破案无门。这在梁中书看来,简直就是“枉费了这一遭财物”。因此,梁中书完全有可能在今年的生辰纲上动脑筋,做文章,从而使自己的利益化。而要这样做的简单也有效的办法,就是来个“重蹈覆辙”—— 让生辰纲再被劫一次。先故意在江湖上散布生辰纲的消息,以吸引沿路强人的眼球。然后,再来个半路被劫,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死无对证。这样看来,刘唐与公孙胜能在五月初就获知生辰纲的确切消息,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推测呢?梁中书制订的生辰纲的押运计划,暴露了他的心思。

小说第十六回,梁中书决定委派杨志来押运这个生辰纲。杨志叉手向前禀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只不知怎地打点?几时起身?”

梁中书道:“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拨十个厢禁军监押着车,每辆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每辆车子再使个军健跟着,三日内便要起身去。”

杨志听了梁中书的计划后,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道:“非是小人推托,其实去不得,乞钧旨别差英雄精细的人去。”

杨志为什么会反对梁中书的押运计划?我们用杨志自己的话来作答。杨志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听得上年已被贼人劫去了,至今未获。今岁途中盗贼又多,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更兼单身客人亦不敢独自经过,他知道是金银宝物,如何不来抢劫?枉结果了性命,以此去不得。”

事情是明摆着的,从大名府到东京城,只能走旱路,这一路都凶险万分。你若大张旗鼓地运送金银珠宝,肯定会落得个人财两空。那么梁中书为什么不汲取去年的教训,还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答案就是,梁中书对生辰纲的态度是,不是怕被劫,而是希望被劫。所以梁中书表面上采纳了杨志化装押运的想法,但第二天出发时,却又临时派了个老都管和两个虞候与杨志同行。后来的事实证明,生辰纲之所以会被劫,问题就出在了这三个人身上。

 

注水的生辰纲

梁中书为什么要故意在江湖上泄露生辰纲的消息,希望再一次被劫?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生辰纲到底值多少钱。

有的看官可能就要说了,从梁中书对蔡夫人的说法,以及刘唐、公孙胜的消息来看,这生辰纲应该是价值十万贯之巨的。梁中书是这样对蔡夫人说的:“泰山是六月十五日生辰,已使人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京师庆寿。”刘唐、公孙胜是这样对晁盖等人说的:“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十万贯金珠、宝贝、玩器等物,送上东京,与他丈人蔡太师庆生辰。”

但是,从小说的实际描写来看,这生辰纲却并不值十万贯。这样说的理由,主要有两条。

一是,晁盖手中的钱财并不多。小说第二十回,晁盖他们火并了王伦之后,梁山上下的七八百人,都来厅前参拜新头领。晁盖便拿出打劫生辰纲时所得的金珠宝贝,连同从自家庄上带来的金银财帛,当厅赏赐给了这些梁山的大小头目和小喽啰。但令人困惑的是,才过了没几天,晁盖与一帮兄弟们正在饮酒,小喽啰前来报告,说有一群客商今晚会从山下旱路经过。晁盖听了之后就说了这样一句话:“正没金帛使用,谁领人去走一遭?”

这就奇怪了。那生辰纲价值十万贯,加上富户晁盖自家庄上的金银财帛,应该是一笔巨款了,可怎么才赏赐了七八百人,晁盖就“正没金帛使用”了?

有的看官可能会说,晁盖之所以会手头拮据,可能是因为赏赐众人时太过慷慨了。小说对晁盖这次的赏赐金额没有明确的说明,但是,我们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做个合理的推测。上文所讲的那次下山打劫,是晁盖他们上了梁山之后的次打劫行动,所以晁盖就极为重视。先是派了阮氏三兄弟,领着一百多人下山去设伏。后来想想不妥,就又让刘唐带着一百多人下山接应。等到了三更天,见山下还没有消息,就又派了杜迁、宋万引着五十余人下山接应。自己则与吴用、公孙胜、林冲三人边饮酒边等消息,坐了整整一个晚上。

一直等到天亮,小喽啰才来报告说抢了二十余辆车子的金银财物和四五十匹牲口。晁盖听了大喜,取出一锭白银,赏给了那个小喽啰。然后把劫来的这些财物全都堆放在聚义厅上,取一半收贮在库,听候支用;余下的一半分为两份,十一位头领均分一份,山上山下众人均分一份。从晁盖大喜之下只赏了小喽啰一锭白银,以及他分配财物的方法可知,晁盖是不可能把钱都赏赐给梁山众人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晁盖劫了生辰纲之后,他的手头其实并不富裕。

说这生辰纲不值十万贯的第二个理由是,白胜分得的钱财也很少。小说第十八回,劫取生辰纲案发后,济州府的公人前来抓捕白胜。这些公人绕屋寻赃,后在白胜床铺的地下,挖出了一包金银。

各位看官都知道,参与抢劫生辰纲的人总共有八个。如果按人均分赃,那么,晁盖他们每个人该得的赃物应该是一万两千五百贯。如果不按人均分赃,那么,白胜即使只能分到上述人均的零头,那他少也该拿到两千五百贯吧?可是,从白胜家里起获的赃物,却只有区区一包金银而已。这明显不合乎逻辑。

于是,有的论者就分析说,这生辰纲其实是假的,是梁中书设的一个局而已。杨志押运的只是十担伪装成生辰纲的石头,只有蔡夫人送的那担珠宝是真的。晁盖他们抢劫了生辰纲,其实只是抢劫了蔡夫人的那担珠宝而已。这种说法,显然是很可笑的。

如果这生辰纲只是一堆石头的话,万一杨志红运当头,押运成功了,那聪明如此的梁中书,又该怎么面对自己的老丈人呢?梁中书的这个机会成本,未免也太大了点吧?所以这生辰纲只能是真金白银,绝不可能是石头伪装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我们来看晁盖他们是如何装运生辰纲的。小说第十六回,杨志他们喝了白胜的那桶酒之后,一个个都头重脚轻地软倒在地了。于是,晁盖他们就从松树林里推出那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的枣子全都丢在地上,然后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了声:“聒噪!”就一直往黄泥冈下推去了。杨志见了,口里只是叫苦,却挣扎不起。老都管那些人也都眼睁睁地看着晁盖他们把这金珠宝贝用车运走了,却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可见这十一担生辰纲,确实都是真金白银。否则,晁盖他们就不会把它当宝贝似的都装在车子内,还要细细地遮盖好;而那个老都管也不会在蒙汗药酒醒了之后,埋怨众人道:“你们众人不听杨提辖的好言语,今日送了我也!”

其次,我们来看晁盖他们是如何处置生辰纲的。小说第十八回,劫取生辰纲事发,何涛带了公人前来郓城县捉拿晁盖他们,宋江闻讯后飞马来给晁盖报信。小说写道,这时晁盖正和吴用、公孙胜、刘唐三人,坐在后园的葡萄树下吃酒。而阮氏三兄弟分得了钱财之后,都已经回石碣村里去了。眼看着事情紧急,吴用便提议先去石碣村落脚,如果形势紧迫,那么就去梁山泊入伙。晁盖担心梁山不会收留他们,吴用就说道:“我等有的是金银,送献些与他,便入了伙。”于是,吴用、刘唐就把打劫生辰纲得来的金珠宝贝,分作五六担装了,便投石碣村而去。

第三,我们来看阮小二的家庭变化。小说第十五回,吴用去石碣村劝说阮氏三兄弟一起抢劫生辰纲,是这样描写阮小二的:“头戴一顶破头巾,身穿一领旧衣服,赤着双脚。”此时的阮小二,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但是,劫了生辰纲之后呢?小说第十九回写道,见何涛领着官兵要来追捕,阮小二就选了两支棹船,把老娘和家里的老小,以及家中的财赋,全都装进船里。此时阮小二的家中显然已经有了些财赋。前后总共不过几天的时间,这阮小二又是从哪里得来的财赋?小说第十八回说得很清楚,此时阮氏三兄弟已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这财赋,正是从黄泥冈上劫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