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车耀先

“谦”“俭”“劳”为立身之本 “骄”“奢”“逸”为终身之戒

(节选)

下面这段话是车耀先烈士在狱中没写完的《自传》的自序,也可算一封写给子女的题为《先说几句》的家书:

先说几句

民国二十九年三月,余因政治嫌疑被拘重庆,消息不通,与世隔绝。禁中无聊,寝食外辄以《曾文正公家书》自遣。遂引起写作与教子观念。因念余出世劳碌,磨折极多;奋斗四十年,始有今日。儿女辈不可不知也。故特将一生之经过写出,以为儿辈将来不时之参考。使知余:出身贫苦,不可骄傲;创业艰难,不可奢华;努力不懈,不可安逸。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以“骄”“奢”“逸”三字为终身之戒,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则余愿已足矣。夫复何恨哉?!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注重家庭、家风、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有责任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传递给孩子,有义务引导他们怎样做一个有气节和骨气、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车耀先被捕入狱后对生死置之度外,却挂念儿女的成长。在狱中,国民党特务给每个“犯人”发了一套 《曾文正公家书》,要求每天,而且要写心得,以达到改造思想、转变革命立场的目的。车耀先知道能够出狱的机会非常渺茫,甚至难以活着出去,于是借狱方要写心得体会的机会,向狱方要来笔和纸,开始写自传,想通过这种形式让子女了解自己,并把自己对子女的希望也写出来。但车耀先并没能在狱中写完 《自传》,自序前的 《先说几句》,就是父亲留给子女们的寄语与希望,也是一个革命者的后交代。

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以“骄”“奢”“逸”三字为终身之戒,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这是车耀先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得出的人生感悟与肺腑之言,也是他对车崇英、车毅英、车时英、车伯英、车仲英五个子女定下的道德要求和人格规矩,短短 200 余字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可贵的家国情怀,和一个革命者对子女的殷殷嘱托。

“谦”“俭”“劳”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这是车耀先留给孩子的家训家规,也是自己躬身践行一生的真实写照。

车耀先出身贫寒,人生经历复杂。他只读过两三年书。17 岁“弃商从军”,投身戎马生活冲锋陷阵、能征善战,“由兵而士,士而官,十三年官至团长”。在那个风起云涌的二十世纪初叶,各种思想涌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车耀先看到的是“笃信耶稣之故,所属官兵几皆教徒”。在国民革命潮流浩浩荡荡的大变革时代,他祈祷人间充满爱,可现实不断地在摧毁他的祈祷。他终认识到“读破新旧约千遍,宗教不过欺愚民”。

 

 

蓝蒂裕

把祖国的荒沙变成美丽的园林

节选

 

蓝蒂裕临刑前写给儿子的遗诗:

示 儿

你——耕荒,

我亲爱的孩子:

从荒沙中来,

到荒沙中去。

今夜,

我要与你永别了。

满街狼犬,

遍地荆棘,

给你什么遗嘱呢?

我的孩子!

今后——

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

把祖国的荒沙,

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这是红岩烈士蓝蒂裕在狱中写给儿子蓝耕荒的一份遗嘱。诗的原稿已经被敌人焚毁,好在这首诗被脱险志士傅伯雍记在心里,终“带出”,并呈现给世人。诗歌寥寥 76 个字,一字一句,爱憎分明,语言朴素,感人肺腑。

诗歌既有壮志未酬的遗憾,也有共产党人对明天的美好期盼和信念,字里行间的舐犊情深更加令人动容。全诗围绕儿子“耕荒”名字展开,字字表现了革命者的豪情与无畏,句句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厚爱和嘱托。

蓝蒂裕参加革命 10 余年,牺牲时仅 33 岁。在世人眼里,蓝蒂裕是红岩烈士、革命英雄;在敌人眼里,他是“顽固不化”的“眼中钉”;在儿子眼里,他是一位慈祥又严厉的父亲。“你——耕荒,我亲爱的孩子”,诗歌一开头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孩子深深的爱。“从荒沙中来,到荒沙中去。”作者将当时的社会环境比作“荒沙”,可见条件的艰苦恶劣。“今夜,我要与你永别了”,他感到自己已没有时间去改变这个危机和惨淡的国家现状。他担忧着“满街狼犬”的国家,舍不下身处“遍地荆棘”的孩子,“给你什么遗嘱呢?”他激励儿子必须到“荒沙”中去,“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希望下一代不忘父辈的遗志,继承发扬良好的家风,将党的事业作为自己的事业,将祖国的繁荣富强作为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在未来的日子里,踏踏实实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的人。

《示儿》 这首诗,几乎是我每次讲课结束时必须讲到的,这首诗饱含的深情嘱托也是老一辈革命家对我们这代及再后代人的殷切希望。2021 年 1 月 12 日,我又应邀到蓝蒂裕烈士之子蓝耕荒工作过的泸州警察学院做 《红岩魂——信仰的力量》报告。连续数年为泸州警察学院讲课,每次都要见见蓝耕荒。他是我接触多的一位烈士家属,每次我们都在入住的宾馆畅谈。他没有辜负烈士父亲的期望:他有父亲那样的执着,做了一辈子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而不后悔;有他父亲那样的情怀,能够兢兢业业地把个人的一切奉献给国家而感到充实;更有他父亲那样的无私无畏,敢于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从不徇私情。

蓝耕荒把烈士子女这个既沉重而又光荣的荣誉看得很重,直到退休才解决副处级待遇也无怨无悔。他说:“我沿着父亲指引的方向前进,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不改初衷。回顾这一生,与父亲的轰轰烈烈相比,我为人民、为国家到底干了些什么?是否虚度一生?经过许多不眠之夜的思考,我认为,时代造就人,和平年代的平凡里蕴藏着伟大,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献身社会的同时使自己发挥得好,这就是伟大的贡献!”

蓝耕荒用一生“写下”并践行了对 《示儿》 一诗的理解与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