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对樱的迷恋
我曾思考,日本人对樱花的情感是否会发生改变。终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日本人心中,樱花始终与自己的人生捆绑在一起,宛如宿命般,所以人们对樱花的情感并不会发生改变。
为何会有此结论,且听我细细解释。木花开耶姬是日本古代民俗信仰之一,相信大家都听过关于她的神话故事。她身为春天女神能给大地带来丰收,且常以樱树之姿降临世间。
人们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对于新生命茁壮成长的祝愿未曾停歇,于是自发地在山间林中举办各种浴神节。人们将其与农耕结合起来,通过举行各种仪式,抑或是通过与神同乐,即一同载歌载舞的形式,在樱树下举
行各类庆典、宴会。自此,各种集会便成了每年的惯例活动。而历史中早明确记载了此事的,应是平安时代。
提到与草木、花有关的文学作品,我脑中顿时浮现出了《伊势物语》《源氏物语》《枕草子》等。其中,早明确描写了樱花故事的是《伊势物语》。虽然在此之前,也有许多描写花的文学作品,但早将樱花作为故
事中心的则是《伊势物语》。主人公在原业平将自己所有生活情感都寄托于花上。他曾吟道:世上若无樱。心情宽畅多安宁。不盼花期讯。何地何时睹倩影?花落更伤神!          

他将恋爱中的思慕之情比作樱花,正因为其存在,致使他焦虑不安、心神不宁。于是,他便赌气道“若是本就不存在该多好”。他身旁的人则吟道:樱落楚楚方为美,世间万物终虚无。樱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会凋零。这句话中所隐藏的自然道理似乎略胜一筹,后半句“世间万物终虚无”蕴含了日本人独有的无常观,即一种伴随季节变迁感受世事无常的佛教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