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理解人性》在线阅读

家庭格局

我们始终在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原则:了解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是对一个人做出判断的前提,而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则是成长环境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通常情况下,我们倘若将这一原则牢记,再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将不同类型的人明确地区分开来,还可以看出人的其他一些特征来,例如某个人是家里的长子,还是独生子或小的孩子等。

自古以来,家里小的孩子往往比较特殊的说法一直都有。这一点在无数的神话故事、传奇中均得以证实,其中所描述的小的孩子看上去几乎都一样。于成长环境而言,小的孩子的确与其他孩子截然不同,这是由于在其父母眼中,他就是一个独特的孩子,而且身为家里小的孩子,他一直会获得精心的照顾——他不仅年龄小,而且一般情况下身量也小,因此很显然是需要帮助的孩子。相比兄姊们,在他还相当弱小的时候,兄姊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正是因为这一理由,他一般会生活在一种比较温暖的氛围中。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系列对其人生态度产生显著影响的性格特征,进而让其成为一个与众不同之人。

需要格外指出的是,就算是生活在如此备受宠爱的环境中,小的孩子也未必会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满意,这是因为儿童通常不愿意做弱小的那一个,也不愿意成为不被他人信赖的那一个。受到这种想法的刺激,儿童一般会拼命证明自己可以做一切事情,因而会将其对权力的强烈渴望直白地表现出来。我们发现,一般来说,小的孩子通常都存在一种要战胜每个人的强烈欲望。在他看来,成为好是其获得满足感的前提。这种类型的孩子极其常见。

有一些小的孩子会超越其家庭成员,成为家里能干的人,还有一些则尽管同样怀有超越他人的欲望,不过在其兄姊那里遇挫后就丧失了行动力和自信心。倘若无法胜过兄姊,那么小的孩子就常常会逃避自己理应承担的责任,进而变得怯懦畏缩,如同一个永远在为自己推卸责任找借口的被告。不过,他的权力欲并不会得到消减,仅仅是换了一种表现形式罢了。他会从当下的处境中挣脱出来,让自己的欲望在人生必要问题之外的某些活动中得到满足,如此一来,他就可以将自己的弱点巧妙地掩盖起来,从而隐藏自己的真实能力。

 

《墨菲定律》部分在线阅读

镜中我效应:突破思维界限,认识真正的自我

 

镜中我效应:“镜中我”与“真的我”

“镜中我效应”,是1902年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库利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所以,这个理论又被称作“镜中我效应”。

顾名思义,“镜中我效应”的内涵是,就像我们只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长相,“我”对自我的认知也都是来源于别人对我的看法。因此,与一般社会心理学理论所提倡的“不要在意他人看法”的观点相反,“镜中我效应”指出,每个人的“自我观”,都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首先,我们会想象他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其次,我们会想象他人在这个认识之上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后,我们会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产生某种感情,这种感情将主导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举个例子,“我”向慈善机构捐了五十元钱,然后,通过别人的种种评价和反应,去想象他们对“我”的认识——一个正在参与慈善活动的人。接着,通过他人的口头评论或者其他反馈渠道,“我”认为,他人对“我”的评价是“热心、善良的人”。

然后,“我”对这种认识和评价感到十分喜悦,并因此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确实是个热心、善良的人。之后,“我”也会继续以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这就是一个人的自我观的形成过程。

相反,在同样的例子中,“我”向慈善机构捐了五十元钱,然后,“我”发现别人对“我”的评价是“一个假装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伪善之人”。这个评价会让“我”审视内心,相信自己参与慈善并不是因为伪善。于是,“我”会产生愤怒和排斥的情绪,同时,在这种情绪中也进一步认清自己——“我”绝不是一个伪善的人。

小说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节:一个无恶不作的人,仿佛心里住着魔鬼,骨子里流着邪恶的血液。某一天,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机缘巧合下做了某件好事,于是,所有人都赞扬他,认为他是圣人。

慢慢地,他也真的相信自己是个好人,然后,他开始用“好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也逐渐发掘出了自己人性中的善良。在小说后,他往往会为了保护那些认为他是“圣人”的人,和过去邪恶的伙伴反目成仇,并用生命赎清了自己过往的罪孽,完完全全成了圣人。

这就是一个“镜中我”塑造“真的我”的过程,故事虽然俗套,可其中所蕴含的心理学依据却非常充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也会碰到类似的场景:

有一位女子抱着小孩儿上火车,车厢中早已坐满了人。其中,一个年轻人正躺在座椅上睡觉,一个人却占了两个座位。孩子哭闹着要坐,并用手指着那个年轻人。但是年轻人假装没听见,依旧躺着睡觉。这时,孩子的妈妈用安慰的口吻说:“这位叔叔太累了,让他睡一会儿吧,他睡醒了肯定会腾出座位来的。”

几分钟之后,那个年轻人睁开了眼,一副刚刚睡醒的样子,然后坐直了身子,把另一个座位让给了那个抱孩子的女子。

小孩子哭闹着要坐,年轻人不理不睬,妈妈的一句安慰之语却让年轻人客气地让座,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年轻人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变了。

可想而知,一开始,年轻人对自己的认知是“我占着两个座位,你们能拿我怎样”的无赖心理。但是,当他听到那位女子对自己的评价后,他对自己的认知也悄然变成了:“我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会儿。”

他的“自我观”变化了,随即,其相应的行为也就跟着变化了。

可见,个体与社会如此相关,个体往往需要通过社会中其他人的评判,才能完成对自我的认知。

这一点告诉我们,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是由社会反馈决定的,别人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