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边区食盐生产

食盐既是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又是统治阶级的经济财政支柱。 产盐区的商品交易、 人民生计、 交通运输及边防军费支出等, 与食盐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食盐在陕甘宁边区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

由于边区生产食盐的技术比较落后, 食盐产量往往受到自然环境、 气候、 人力、 资金、 盐价、 战争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各年的产量大小悬殊,质量高低不一。 排除各种不利条件的限制, 边区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不遗余力地发展食盐生产, 限度地发挥了食盐对边区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

 

产量与质量

一、 食盐产量

(一)民产食盐

1940 年, 我国沿海各大盐区相继被日寇侵占, 食盐产销受到了严格控制。 由此, 边区食盐销量大增, 1940 年卖了 30 万驮, 把旧存食盐全部销光。 这一年成了盐荒年。

三边分区的 7 个盐池, 年均可产食盐 10 万余驮, 不仅产量大, 而且质量好。 为了增加贸易, 加强生产是位的。 因三边地区缺少劳动力, 为增加食盐产量, 边区政府除采用合作互惠方法变工打盐外, 还组织专家教边区食盐生产盐民筑田引水晒盐。 为了刺激生产, 边区政府还给盐业生产部门和个人发放贷款。 1941 年上半年, 用于盐业的贷款占到了贷款总额的 17.4%, 下半年盐业贷款更是高达 30%。

由于边区政府不断动员民众和军队打盐, 食盐产量大幅度增加。 1942年, 食盐生产实行“以民产为主, 部队为辅”的方针, 参加打盐的部队相继离开了产盐区, 加上当年雨水不调, 仅产盐 27.16 万驮, 只完成了原定计划 40 万驮的 67.9%。 “1943 年前 9 个月, 即产盐 47 万驮。”①为了增加食盐存储量, 边区盐业公司用小米、 茶叶、 土布换取蒙盐, 然后再转运外销。 比如设在靖边张家畔的盐业支公司, “每天约有百十条骆驼驮盐进店,可购进食盐三四万斤”②。 1944 年, 因 1943 年存盐还有不少, 加上雨水不调, 不需要继续增加产量, 因此产盐不多。 1945 年, 产盐总数为 24.25 万驮, 少生产 15.75 万驮。 边区所产的食盐, 源源不断地运销陕甘宁三省及内蒙古、 绥远等地, 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经济封锁, 活跃边区经济贸易,支援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7 年春, 胡宗南、 马鸿逵进犯边区, 盐务局人员均随军转战, 盐业生产随之停顿。

总体来说, 1940 年以前, 边区政府只收盐税不管食盐生产。 因此, 各年产量没有准确统计数字, 估计年产量在 30 万驮( 每驮 150 斤) 左右。

1941 年盐务局成立后, 历年产量才有了比较准确的统计, 见表 4-1。

表 4-1

 

 

                                                                            

①黄静波 .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财政建设[M]. 北京: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90: 255.

②卓毅然 . 革命根据地商业回忆录———在延安光华商店和两个盐业支公司的几年[M].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4: 73.

 

 

 

 

 

 

从表 4-2 可以看出, 北大池产盐面积, 约有 200 平方里, 产盐也多, 年产量约 15 万担。 小的硝池子产盐面积约 2 平方里, 产量也小, 年产量 1. 5 万担。 不管还是小, 因受落后的产盐技术的影响,受自然气候和人力限制, 所产食盐的数量都受到了一定制约。

1945 年实际产盐 24.25 万驮, 欠产 15.75 万驮。 欠产原因主要有两点: 点是前半年雨少, 旱了两个月, 影响了产量。 比如, 产盐量的苟池, 产盐旺期的两个月内没有出盐; 滥泥池、 莲花池全年只出盐 5 次,比原计划少出 3 至 5 次。 第二点是日本投降后停止了打盐动员工作, 运盐牲口也严重不足。

(二)部队打盐

1940 年发生盐荒后, 盐务局制订了“以军队生产为主, 盐民产盐为辅”的生产计划。 这年秋, 边区政府组织兵工并发动盐民开始打盐。 三五九旅四支队 2000 余名指战员到定边盐场堡驻防打盐。 战士们自己动手, 在花马池边的土墙上挖窑洞 175 孔, 割草铺地为床, 垒土筑灶为炊。 他们同群众一起, 砍柴压坝, 修田整畦, 打井挖巷, 筑路平地, 进行盐田基本建设。至年底, 修筑盐坝子 801 块。 同年, 驻定边的部队警三旅, 收回苟池盐湖,筑盐坝子 280 块。 是年, 产盐 40 万驮(每驮 150 斤)。

1941 年, 为完成 60 万驮的产盐计划, 专门抽调了 6 个营的兵力从事打盐。 经过一个打盐季节的实践, 实际产盐 70. 25 万驮(每驮 150 斤), 中共中央决定将全部盐税拨充军费。 但终因部队生产的食盐盐质低下, 影响外销商誉, 加上打盐影响了部队训练, 减弱了战斗力, 因此, 暂时停止了部队打盐这项生产活动。

在边区食盐产量不景气的情况下, 1943 年, 盐务局再次组织部队、 机关、 定盐两县农民和机关学校 4000 余人在老池参与打盐, 当年产盐 52 万驮。

1941 年和 1943 年, 军队前后两次参与食盐生产。 三五九旅直属队等 8个单位共 2850 人从事盐业生产。 由于军队的参与, 增加了盐业生产的劳动力, 抗战时期的这两年, 边区盐产量。

 

 

 

(三)影响食盐产量的原因

影响边区食盐产量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产盐量受气候影响较大。遇到风调雨顺的年月, 产量就会提高, 如遇自然灾害, 产量就会下降。 比如 1942 年, 原计划产盐 40 万驮,实际仅产 27.16 万驮, 欠产的主要原因就是天气恶劣, 春季无雨, 又多大风, 无雨不能打盐, 风大盐就成了糊状。 特别是 5 月至 8 月是产盐旺盛期,可是统计显示, 这 4 个月当中, 晴天 60 天, 大风 25 天,大雨 8 天, 疾风暴雨 2 天, 半晴半阴 5 天, 微风细雨 10 天, 阴天 9 天。 气候变化无常, 严重影响了食盐产出。又比如 8 月, 食盐即将结晶之际, 从 16 日到 22 日连

续刮了 7 天大风, 将盐吹成了硝糊。1944 年,计划产盐 60 万驮, 结果因雨水过多, 只收了 26. 53 万驮。 1945 年计划产盐 40 万驮, 可前半年整整旱了两个月, 例如苟池, 在产盐旺季竟然没有出盐, 滥泥池、 莲花池全年才出了 5 次盐, 原计划要出盐 8 至 10 次。 可见, 气候是制约边区食盐产量的首要因素。

第二, 受生产力水平影响。 边区食盐的晒、 堆、 装、 运等生产过程主要依靠铁锹、 铁耙、 浪耙、 扁担、 筐子等, 落后的生产工具, 极大地限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 受劳动力的制约。 边区食盐主要依赖手工生产。 因此, 劳动力的多少成为制约食盐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1941 年, 在军委盐务局领导下, 由当地党政军组成了盐务委员会, 盐务委员会组织兵工, 发动盐民打盐, 提出完成 60 万驮的产盐计划。 打盐井、 筑盐坝、 辟盐田, 经过一年努力, 产量迅速增加。 1943 年, 边区在盐业生产上重新组织了劳动力, 盐工从 1942 年的 711 人增加到了 1122 人, 还组织了 400 余名战士在老池临时参与打盐, 因有人力保障, 又迎来一个产量高峰。 在其他年份, 军队没有参与生产, 劳动力欠缺, 产量都没有超过 30 万驮。

第四, 政府导向同样影响产量。 比如边区政府在总结 1942 年盐产量下降的原因时指出, 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督促, 盐民自行生产, 只有民产而无官督, 可以说只执行了民产官督政策的一半。 1945 年食盐减产的原因是, 日本投降后, 多数人认为食盐销路有限, 存盐又多, 放松了督促, 老百姓打盐基本停止了。

 

 

第五, 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 边区境内食盐销量有限, 根据当时估算, 边区内每年销盐约1050万斤, 合 7万驮。 如果以平均年产量 38.38 万驮计算, 内销盐只占总产量的 18.2%, 也就是说边区食盐的销售市场主要在边区以外。可是向边区以外的市场销售, 又会受到政治环境和运输能力的制约。 因此, 市场有限影响到了食盐的产量。 比如, 1942 年, 没有实现预期产量的又一个原因是 1941 年生产的 70. 25 万驮盐, 尚存 36 万余驮。

总之, 以上原因制约了边区食盐的产量, 使其表现出了不稳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