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判断速度的快慢决定利益的多寡

身处难以做决策的社会环境中,跟随大众的脚步行事所能得到的回报正在逐渐缩小。只要稍微敢于与众不同、有所创新的人,就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正面评价,也容易取得成功,如今正是这样的一个时代。

只要稍稍提升决策速度、比别人多冒一点险,就能获得成功。这个稍微快一点的速度相当重要,希望各位能够认识到,这样做能让你比别人早一步获得何种回报,以及回报的多寡。先声夺人、承担“做的风险”的人,能获得以下的好处:

  1. 取得唯有先发制人者才能取得的“先行者利益”。
  2. 即便失败,也因为时间充裕,可以马上进行挽救。
  3. 在信息不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多次判断后,可以培养出判断力、行动力。

 

不愿承担“做的风险”而拖延判断的人,会有以下的坏处:

  1. 只能享受跟大多数人相同的利益。
  2. 若是失败就无计可施,也没有挽救的时间。
  3. 因为不愿接受挑战,所以无法积累经验。

害怕风险的人,才会陷入既拿不出成果,也无法受到赏识这种的风险中。反倒是积极冒险的人,可以将承担的风险压到。

我在本书开头处提到了烤肉,如果大家都不敢下手去动烤网上的后一块肉,任由它烤焦,就是因为不敢去做“如何分配后一块肉”的判断,结果后谁也吃不成,这样的判断反而风险。

在考量风险与回报孰轻孰重时,选择去承担“做的风险”时,尽可能重视判断速度,即达成“实时判断”,将会让你在职场上以及生活中都能收获满满。

只不过“实时判断”不是随随便便能做的。

因为判断状况不一,所获得的回报也千差万别,判断的重要性也会因此有所变化。如此一来,做出判断前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若想做出适当的判断,必须先搞清楚自己应该采取的方法位于“决策四象限”中的哪一个象限,进而采用适当的“决策工具”。

首先,就让我来介绍可以帮你找出决策中“解答”的“决策四象限”,也就是由四个区块所划分出的分类法。

一切都用“决策四象限”来思考

做决策虽然给人一种不简单的印象,但是就连优柔寡断的人也能将要做的决策套入四个象限(四种分类)中,

采取合适的方法,然后轻松做出决策。在此就让我针对“决策四象限”来具体说明。

进行决策时所需要考虑的标准只有以下两项:

  1. 回报的高低。
  2. 是否存在牵制因素。(风险高低)

项标准是借由所能获得的回报高低来进行判断。

打个比方来说,午餐不管是要煎汉堡还是炸鸡块,怎么选差别都不会太大。也就是说,这样的决断所能获得的回报不高,不值得花太多时间犹豫。但如果是要决定是跟A公司合作还是跟B公司合作,就会因为选择的不同而改变公司所能获得的商业利润。

顺带一提,此处所提到的“回报”,可以单纯地看作是利益,也可以想成是个人得到的回报。

也因此,即便称不上是实质利益,但像获得上司的赏识或是在公司的声望地位提升等,都能看作是回报。若以蜜月旅行的地点来说,可以置换为“感动的程度”;以约会地点来说,可以将“选这里能讨对方欢心”看作回报。

第二项标准是“牵制因素”。

具体来说,也就是进行决策时是否能由自己掌控:这项决策是以我的决定为优先吗?还是这个决策光凭我个人是无法判断的?进行决策时必须以此作为其中一项思考轴心。说得一点,也就是是否有竞争对手的存在。

假设参与决策的不只一个人,那么可能产生以下几种状况:

  1. 自身所做的决定无法完全落实到决策上。
  2. 与不特定的多个竞争对手之间彼此互相争夺利益。
  3. 被特定的竞争对手牵制。

参与决策的当事人一旦超过一个人,就会产生牵制,事先所必须预设的选择可能也会因此大增。

先举个例子说明。一对新婚夫妻在决定新家地点时,单凭新郎或新娘其中一方是无法决定的。因为彼此工作地点不同,另外双方所看重的究竟是高质量的居住环境,还是交通的便捷性,这些都必须互相配合讨论。如果是独居的话,一切都能按照个人喜好做决定,牵制因素就比较少,相较之下,要与共度人生的伴侣一起决定新居的“幸福感”,自由度可以说没有那么高。

接着再用赛马来举第二个例子。或许读者中有人不曾接触过赛马,简单来说,就是预测哪匹马能在比赛中获得胜利,如果预测正确的话,就会得到一定比例的奖金。

被一致看好的马,因为赔率低,所以即使预测正确,能得到的奖金也不多。不被看好的马虽然能得到的奖金高,但是胜出的概率不大。所以究竟是选择被不特定多数竞争对手所赌上的人气马,还是放手一搏选择冷门马,这就需要我们必须预测“他人”的动向,然后去考虑如何判断才会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