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YI章

  “我们又在往上升吗?”

  “不是,我们在往下降!”

  “史密斯先生,不是在下降,是在往下坠落!”

  “天哪!快把压舱物扔下去!”

  “后一袋都倒空了!”

  “气球上升了吗?”

  “没有!”

  “我仿佛听到有波浪拍击的声音!”

  “吊篮下面就是大海!”

  “距离我们顶多有五百英尺!”

  “把所有的重东西全部扔下去……所有的重物!”

  这就是1865年3月23日下午四点光景从这片浩渺的太平洋上空传出的话语。

  那年春分前后,从东北方刮来一场令人难忘的风暴。从 3月18日起,大风暴片刻未见止息,一直刮到3月26日。风暴从北纬三十五度斜穿赤道,直吹至南纬四十度,扫过一千八百英里的广阔地域,给美洲、欧洲和亚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城市被毁,树木被连根拔起,堤岸被滔天巨浪冲垮……据统计,被海浪抛到岸上的船只就多达数百艘。许多地方被夷为平地。陆地上和海上的死亡人数更是多达数千。这就是这场大风暴所犯下的罪行。1810年10月25日的那场灾难,以及1825年7月26日瓜德罗普的灾情,与之相比,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与此同时,在不平静的空中,也同样上演着一场令人失魂落魄的悲剧。

  一只氢气球被卷进一股气流的旋涡中,以每小时九十英里的速度掠过空中,仿佛天空中有一股气旋在转动着它,使之不停地旋转着。

  气球下面挂着一只吊篮,在剧烈地摆动着。吊篮里有五个人,由于雾气弥漫,看不清他们的模样。

  这只被大风暴玩弄着的气球来自何方?是从地球的哪个角落升起的?可以肯定,它绝不是风暴骤起时升空的。可是,这场大风暴已经连续刮了五天,而且,3月18日那天,风暴即将来临的征兆已经显现了。毋庸置疑,气球是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因为风暴一昼夜能将它吹走两千英里。

  这五位迷航的人已不知自己自飞行时起,共飞了多少里程。但说来也怪,他们虽身处暴风之中,却安然无恙。不过,吊篮在急速下坠,他们已经意识到情况万分危急。他们坐立不稳,被吹得东倒西歪,转来转去,但是蹊跷的是,他们却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在转动,也不觉得颠簸得厉害。

  他们的目光看不到浓雾掩盖着的东西。周围一片都黑雾茫茫,连白天和黑夜都分辨不清。他们飘浮在高空,看不见陆地上的光亮,也听不见陆地上的人声兽鸣,甚至连汹涌澎湃的海涛声都听不见。只是当吊篮在往下直落的时候,他们才感觉到自己危在旦夕。

  在他们扔掉枪支弹药、食物之后,气球倒是上升到四千五百英尺的高度了。吊篮中的人见下面是大海,觉得还是在上面飘浮着危险要小得多,所以便尽可能地往外抛东西,以减轻气球的载重量,防止下坠。连有用的东西也扔掉了,同时还想方设法不让气球漏气,这可是他们保命的氢气,不能让它漏掉哪怕一丁点儿。

  黑夜总算过去,胆小者恐怕早已被吓死了。白昼来临,暴风在渐渐变弱。从3月24日那天的清晨起,风势就出现减弱的迹象。黎明时分,片片浮云在往高处飘飞而去。几小时之后,暴风止息,变为强风,大气流动速度减弱了一半。这时,虽然仍旧是水手们所说的那种“紧帆风”,但风势还是减弱了。

  大约十一点光景,下层空气变得明朗,散发出的是那种雷雨过后的湿润气息。这时,暴风好像不再往西边刮了,但它是否会像印度洋上的台风,说来就来,说走便走呢?

  可正在这时候,气球却在渐渐地下降,像是逐渐地在瘪下去,由球形变成了椭圆形。中午时分,它离海面只有两千英尺了。气囊能容纳五万立方英尺的气体,这么大的容气量,使之能长时间地停留在空中,或向上空升起,或保持平行飘动,长时间地停留在空中。

  乘客们为防止继续下坠,把后的一些东西—— 少量的存粮及其他物品一一扔了出去。但这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若天黑前再见不着陆地,他们肯定会坠入海底,葬身鱼腹了!

  其实,他们的下面既无陆地,也无海岛,只有一片汪洋。因此,他们无法着陆,也无法固定住气球。

  大海茫茫,无边无际,波涛汹涌,不见一块陆地,看不到一艘船只。即使居高临下,视野半径可及四十英里,也仍然见不到海的尽头。这时流动的平原被暴风无情地鞭打着,掀起浪花无数,好似万马奔腾。大家使出浑身解数阻止气球下坠,但无济于事。气球继续在下坠,顺着东北风急速地向西南边飘去。

  不幸的人们处境十分危险,他们无法控制气球,无论怎么努力也于事无补。气球的下降速度在加快。午后一点光景,它离海面已不到六百英尺了。

  两点左右,气球离海面只有四百英尺了。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那是一个毫无畏惧的人发出的声音,而回答这声音的同样是铿锵有力的声音。

  “所有的东西都扔掉了吗?”

  “没有,还有一万金法郎没扔!”

  一个沉重的袋子被扔出吊篮。

  “气球往上升了吗?”

  “升了点儿,但马上又会下降的!”

  “还有什么可以扔的?”

  “没有了。”

  “有!吊篮!”

  “大家抓牢网索,把吊篮扔掉!”

  这的确是减轻气球重量后的也是的方法了。

  五个人连忙抓住网索,割断吊篮的绳索。吊篮掉了下去,气球又飘升了两千英尺。

  他们紧抓住网眼,紧张地望着无底深渊。

  他们明白,气球对于重力的增与减极其敏感。即使扔掉一点轻而又轻的东西,它都会有所反应,往上升。当时就是这种情况。

  但是,气球在上空只飘荡了一会儿,就又开始往下坠去。气体从裂缝中往外泄漏,可裂缝又无法修补。他们尽了的努力,现在已经是黔驴技穷,只好干瞪着眼,无可奈何,听天由命了。

  将近四点光景,气球离海面只有五百英尺了。

  突然,狗叫了起来。那是他们带着的狗,名叫托普,它也抓住了网眼。

  “托普想必看见了什么一个声音说。

  “陆地!陆地!”另一个声音大声应答。

  原来,气球自拂晓时起,被暴风一直吹着,已经向西南方向飘移了足有几百英里。这时,只见前方显现一块颇高的陆地,但离他们仍有三十多英里,就算气球顺顺当当,也得花一小时才能飘到那儿。一小时!可气球里所剩下的那一点点氢气会不会漏光?

  这可是个要命的问题啊!气球上的人都清楚地看见了陆地,他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落在那里。他们并不知道那儿是大陆还是海岛,因为他们不知道暴风把他们吹到地球的哪个角落。但是,不管那儿有人没人,也不管那儿是否能去,反正已经别无选择,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前往。

  四点多些,气球已明显地支撑不下去了。它已贴近海面,其下部已多次与巨浪浪尖接触,网变得十分沉重。气球像只翅膀损伤的鸟儿,已经飘不起来了。半小时后,距陆地只有一英里了,但气球的氢气也已耗尽,气球几乎完全瘪下去了,由强风猛吹着,向着前方移去。上面的人紧紧攀在网上,让气球不堪重负了。不一会儿,他们的下半身已经浸在海水里,任由汹涌的浪涛拍击着。接着,气球瘪得像一个口袋,大风像吹动船帆似的吹着它向前飘去。也许老天保佑,它能飘到那片陆地吧。

  在飘至离岸两链时,四个人同时惊叫起来。那只原本不能飞升的气球,被一个巨浪意外撞击,上升了,竟至升到一千五百英尺的上空。在上空遇上一阵风,气球没被直接吹向岸边,而是与陆地几乎保持平行。两分钟后,它终于斜转过来,落在波涛冲击不到的一片沙滩上。

  大家连忙互相帮着从网眼中挣脱出来。气球减轻了重量,又被风吹起,如同受伤的鸟儿恢复了元气,很快消失在空中。

  吊篮中原有五个人加一条狗,可是随气球落在沙滩上的只有四个人了。

  失踪的那一位想必是被刚才冲击气球的那股海浪给卷走的。看来,正因为此人的失踪,气球重量减轻,才又飘升起来,后落到海滩上。

  这四位遇难而幸存的人脚刚一踏上陆地,便想起了那位失踪的伙伴,大家都在大声地喊叫:“他一定会游到岸边来的!我们快去救他!快去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