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学民与学霸的分野——“暗时间”管理

亲爱的同学:

        今天我给你讲另外一个概念——“暗时间”管理!

        “暗时间”这个概念,是刘未鹏提出来的。他的意思是,有效的时间管理不是对时间本身的管理,而是对思维状态的管理,本质上是对注意力的管理,所以我也把这封信放在这个位置。思维的时间、注意力的时间,就是我们生命中的“暗时间”。对同学们来说,你们学习以外的时间,如走路、吃饭、坐公交车,甚至是看闲书的时间都可以称为“暗时间”。因为我们可以边做这些事边思考我们学到和看到的东西。这相当于同一份时间被暗暗重叠使用了很多次,日积月累,就会产生巨大的威力。

        为什么说学民和学霸的分野在于“暗时间”的管理呢?

        理由一:时间从不均等,别人的一天不是你的一天

        殷老师有过这种经历:假期里,有时候看《百年孤独》,我就把手机放在一边。当我刚刚沉浸在书中的世界,突然手机弹出了一条微信提示,我不得不回。花了十多分钟回复完毕之后想继续看书,但刚才的记忆已经被抑制了。我要想恢复十几分钟之前的看书状态,就需要时间去激活我的记忆。加上进入热身状态又要十分钟,那么,我回复微信的实际时间就是二十多分钟,甚至半小时。

        思维切换的时间,就是浪费掉的“暗时间”。所以缩短思维切换时间的有效方法就是,创造出一大块的时间,让自己沉浸在其中。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学民和学霸之间的区别。

学民:

① 桌上总有这样那样分散注意力的小物件。

② 智能手机随时放在旁边,手虽然没碰手机,但潜意识里牵挂着其动态。

③ 上晚自习的时候,一点风吹草动就把自己的注意力给勾住了。

④ 下课铃声一响,马上就想冲出去玩耍。

⑤ 听着别人讨论,忍不住想去插几句话。

⑥ 学一会儿又去给别人讲一道题,证明自己很有能耐。

……

学霸:

① 锚定时间,埋头就干!

② 切断诱惑源,绝不分心!

③ 杜绝不必要干扰,获取大块注意力集中时间。

……

        所以,表面上看,上天赋予你和学霸的晚自习时间都是40分钟,但是人家是有效利用,利用了“整块整块”的时间,然而你呢,却因为“犹豫”“拖沓”“干扰”等因素,人为地把整块时间割裂,处于“碎片化”的学习模态。学霸“投入时间”也许就是40分钟,然而你的“投入时间”也许只有20分钟。天长日久,能没有差别吗?

        当我们沉浸在某种状态时,大脑神经网络是被激活的状态。这在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作“心流”。营造出“心流”状态是极为不易的。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

        自查活动:亲爱的小读者,你也可以在草稿纸上写下需要“思维切换”时间的行为。

        理由二:潜意识也可以帮忙

        殷老师同时也是一个自媒体工作者,基本每天都在公众号更新原创文章。很多老师都认为,这一定会耗费我很多时间。错!大错特错!其实,我的工作不是从坐在电脑面前敲字的时候开始进行的。

        我在和同学们交流的时候,就已经在思考问题了;

        我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采撷素材了;

        我在遇到教育教学困惑的时候,就已经在反思自身问题,打腹稿了;

……

        这都是我工作的“暗时间”。待到我坐到电脑面前时,文章的框架早已在胸中了。我在键盘上敲敲打打,文字如行云流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暗时间》这部著作里有这样一段话:“你可以投入很多时间在一件事情上,却发现毫无进展,因为你没有整天把你要做的事情、要学习的东西常驻在你的大脑中,时刻给予它的优先级。当你走路、吃饭、做梦的时候,心心念念的就是这件事,这时候你的思维时间就用到了极致,你投入的时间就真正等于实际流逝的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民和学霸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学民:

① 下课就是下课,上课就是上课,分得很清楚。

② 上课没听懂,紧张片刻,迅速抛到脑后,全然忘了自己还有知识漏洞。

③ 上完课即为终点;做完作业就是胜利。

……

学霸:

① 下课有时候也是上课的延续。

② 没搞懂的,心心念念,一直在脑袋里咂摸。

③ 排队也觉得是浪费时间,很想有手里有活、脑里有事的感觉。

④ 恨不得马上做完“硬性作业”,开始把自己的“额外小计划”拿上日程。

⑤ 未完成的计划,总是像调皮的精灵,缠绕着自己的心魂。

……

        在日常里见缝插针地思考,就会缩短枯坐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说,贝多芬吃过午饭后喜欢散步,他的口袋里总是带着铅笔和几张五线谱,以便记录随时会出现的灵感。弗洛伊德午餐后会绕着维也纳环城大道散步,一路上会将思考、买雪茄、收送稿件校样几件事同时做了。毛姆还没坐到书桌前就开始工作,一边泡澡,一边想文章的开头。

        如果把一些休闲时间利用起来,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检查、设计,确保所有的工作可以得到深入分析和检查,那么你在工作之前就拥有清晰的流程与思路了。如果你疑惑为何有些人跟你花差不多的时间,做事却比你高质高量,那么也许就是他的暗时间管理比你到位。

       有段时间,我疯狂迷恋上了写小说。那段时间我不仅看了很多小说,也开始按照套路在仿写小说。我连续多日沉浸在思考写小说这件事情上面,以至于晚上做的梦全部都是在思索构建自己小说世界的“起承转合”。我还记得,高三那阵,我的英语听力一直都是短板,我很怕。每次考听力就很慌,越慌也越容易丢失信息。于是,我就要求自己每天“精听”和“泛听”相结合。在泛听的时候,有时候自己没有“意识”去抓取,但我知道,我的潜意识会自发地把听到的信息和存储的信息配对。有时候,录音带都是一直播放至睡梦中的。

        在连续很长时间思考一件事时,我们会有这种感觉,虽然表层意识因为其他原因不再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潜意识还在保持其“惯性”,仍然在思考,那么潜意识在无形中就把时间利用起来了。

        《暗时间》这部著作中还谈到,专注力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在于两个方面。

① 专注于一件事能让表层意识全功率运作,这个是显性的效率。

② 能够让你的潜意识进入一种专注于这件事的状态。

所以,学霸和学民在这方面的细节表征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学民:

① 单线作战,仅靠“明时间”堆砌。

② 意识分散,学习和玩耍全然分离。

③ 没有精进自我的意识,态度浮躁,夸夸其谈。

④ 说的总比做的多。

⑤ 想象总是很美好,计划总是很周全,落实起来很困难。

……

学霸:

① “暗时间”达人,像八爪鱼一样,能同时推进多项任务。比如,跑步时可以听课。机械的跑步不用动用注意力资源。

② 态度要强,说到就要做到,执行力高手。

③ 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机会去提高自己。

④ 目标感强,吃饭、走路、上厕所都在思索。

⑤ 用一切可以节约出来的时间做事!

……

        理由三:目标驱动,化整为零

        《暗时间》一书中说:“如果你对整个目标的几个重大步骤有清晰的界定,能够对每个步骤的耗时做出靠谱的上界估计,你就不会对不确定的未来、不确定的时间投入感到恐惧,就不会被这种不确定感压迫到过早退出。”

         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民与学霸之间仍然是有区别的。

学民:

① 脑子里往往有一团看似清晰实际很杂乱的计划。

② 没有清晰的时间规划。

③ 做难的任务会耗费太多时间,导致其他作业无法完成。

④ 在注意力预热之前,就开始着手难题,显得很用功。

……

学霸:

① 任务被拆分,有分解。

② 对任务有轻重缓急之分;大块时间留给耗脑力的事,零碎时间留给抄抄写写的事。

③ 一旦预计了时间,就享受其中。大脑不觉得累,因为有内啡肽在奖赏大脑。

……

        有时候学习任务繁多,杂乱无章,你会本能地感到恐慌与不安。往往这种压迫感会造成间歇性的“放弃”。还未完成任务之前,脑子就出现了本能的抗拒。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任务停留在脑子里的时候,还像一片“云雾”;等你条分缕析地把它们都写下来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口精确的“钟”。

        这也就是殷老师倡导大家借助《预册》,用“三定法”b管理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原因。一旦确定好了预计用时,埋头就做,绝不分心。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