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考试,获取反馈和动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今天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个人是靠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不善于解决具体问题。也有些人认为,为了培养孩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好是取消考试。今天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不少。那么,考试真的没有意义吗?或者说,如果取消了考试,我们会失去什么?20 多年前,谷歌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大家,考试还是有意义的。

为什么谷歌招聘以绩点为标准

那时,美国公司的招聘还没有太考虑政治正确的因素,基本上是以才能作为招聘的标准。而衡量一个人才能的指标之一,就是他在大学里的 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学分绩点)。招聘方一般会要求应聘者告知自己在大学的 GPA,不仅对应届毕业生如此,对往届毕业生,甚至是已经毕业 20 年,成绩单都找不到了的人也如此。如果一个人的 GPA 在 A-(3.7)以下,HR(人力资源)就会在他的简历上写一个红色的 A。外人看了可能还以为这表示要被优先考虑呢,其实是表示这份简历已经被放到了另册中。虽然 HR 还有可能会邀请他参加面试,但录用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谷歌对这种做法给了一个解释。首先,它认为 GPA 不够高的人在上学时没有责任心。因为作为学生,好好学习是基本的要求,这个要求都没有达到,显然就无法得出相应的“人有责任心”的结论。其次,GPA 可以衡量一个人是否把一些专业知识学到了手,GPA 高不等于把知识学好了,但 GPA 低肯定说明他学得有问题。当然,还有一个谷歌内部人士都知道,但不往外说的理由——GPA 其实是和智力水平正相关的。我在得到App 的专栏《硅谷来信 2》中讲过发明晶体管的科学家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考察人的方法,就是看谁聪明。这个方法微软和谷歌都用过,非常有效。

当然,有人可能会挑战谷歌的做法,认为各个大学打分的标准不同,GPA 不具有可比性。这一点你可以放心,谷歌会这么做,自然是想到了调整的办法。比如,它把加州理工学院毕业生的 GPA 录取标准降到了 3.0,也就是 A 的水平。至于麻省理工学院,虽然 GPA 满分是 5.0,但谷歌依然采用 3.7 的分数线,相当于把标准降到了 B-。这是考虑到麻省理工学院的课比较难学。再比如,斯坦福大学 GPA 的天花板其实是 4.3,也不是 4.0,因此 3.7 的 GPA 也不难达到。至于从其他大学毕业的人,可能未必好意思跟这三所大学的毕业生相比,被要求有高一点的 GPA 也只能接受了。

谷歌这样做的效果怎么样呢?非常好。在开始的前 10 年 里,谷歌招收的学生被大学公认为是在学校里表现好的,以至于美国各个大学的计算机系私下里会以每年有多少学生能进入谷歌作为教学水平的排名标准。而那些进入谷歌的员工,日后也都很有出息。可见,虽然应试教育不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但是在考试中表现好的人,综合能力应该就差不到哪里去。当然,后来因为政治正确的原因,谷歌至少表面上不再要求求职者提供 GPA,员工的表现和他之前学业水平之间的关系也就很难衡量了。

为什么考试是必要的

为什么考试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告诉我们自己是否掌握了某项基础知识,如果没有掌握好,欠缺又在哪里。如果没有考试,不仅大家会学得稀里糊涂,还会有很多人根本就不学习。我之所以敢下这么肯定的结论,是因为我有过这样的经历。

小学时,我是在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的子弟小学上的。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所小学的学生都是大学老师的孩子,按理说大家的家庭条件和智力水平应该都差不多。那时考试不像现在这么多,一学期只有一次期末考试。平时老师会在大家的作业本上写上“优”“良”“中”“差”作为反馈,并且把答错的问题指出来。因此,虽然当时的考试压力并不大,但是大家对自己学得好不好还是大致清楚的。我们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参加了一次考试,我至今都不知道成绩,因为还没有公布成绩,上头就宣布以后不许再有考试了。我一直很好奇我那次考了多少分,但或许这辈子都无法知晓了。我接下来参加的第二次考试是在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这中间的三年半里都没有考过试。

讲到这里,今天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学生们可能会羡慕我们,觉得我们很幸福。但先别急着羡慕,因为很多人之后的命运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这么长时间没有考试,即便老师再苦口婆心地劝大家学习,也有很多人就是不学。所幸老师依然认真教学,依然会布置作业,依然会在课上给大家听写生字,因此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才没有把学业落下。但是,有一位同学给我的印象很深。每次上课,老师会在黑板上写上第几课,然后开始听写生字,可她交上去的作业本总是只有“第×课”那三个字。后来我们换了一位老师,新老师不在黑板上写“第×课”这几个字了,她就开始交白卷。

因为没有考试,这位同学就一直跟着我们升级。直到在四年级下学期要升五年级时恢复了考试,她三门课(数学、语文和自然常识)的考试交了三张白卷,学校不得不为她找一个合适的年级插班。学校让她把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考试题都做了一遍,后发现她只有一年级的考卷做及格了,于是把她插到了二年级。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在考试中的表现没有那么差,但也被留级了。不过,也是在那次考试中,班上好几个人数学都考了满分,成绩好的一位同学三门课全是满分。可见没了考试这个有效的反馈机制,大家的差距会有多大。

当时初中是就近入学,大家无论表现好坏,总有学可上。但那几位留级的同学,有的终只读完了初中,有的甚至连初中也没有读完。而同一个班上,超过 20% 的同学后来上了清华或者北大。现在想起来,很多人其实是成了取消考试的受害者。

没有了考试,人们不仅难以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甚至会干脆不学了。不要说中小学生不懂学习知识的道理才会放弃学习,就算是成年人也未必能做到自觉学习。即使曾经学了,后来没有了考核,通常也会将知识荒废掉。举个例子,1977 年年底,我国恢复高考制度,我父母的一些同事参加了高考的阅卷和随后的招生。据他们讲,当时各省市的考卷,有的满分是 400 分,有的满分是 500 分,而大部分考生的总成绩只有一二十分。你没有看错,不是一门课考一二十分,而是总分就这么点;不是其中一些人,而是大部分人。这其实很正常,没有考试的压力,绝大部分人都是会犯懒的,然后很快就会把之前学的那点东西忘光了。

如果经常看综艺节目,你可能会发现,有些演艺明星已经连基本的四则运算都不会做了,而他们当年也是一路学过来的。比如我有一次看美国一档综艺节目,一位从常青藤名校毕业的政治明星,居然把“408 48”算成了 4416。可见没有了考察,人们曾经拥有的知识也会失去。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没有了考试,就算孩子不懂事,有知识的家长也会督促孩子学习的。但我的经历告诉我,有这样负责任的家长,也有让孩子完全“放羊”的家长,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我的同学中有些人连初中都没读完。

在美国,公立中小学并没有对学生放任自流,但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并不严格,于是同一所学校里学生之间的差距大得可怕。中国的很多学校则走到了另一个,考试太多,学生压力太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当学校里有很多的考试,学生虽然会辛苦一些,但不容易掉队;当学校秉承“快乐学习”的原则来教学,完全不在乎考试成绩,学生中依然会有学霸,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可能会拉得很大,就像我小学时的班级和今天美国的公立中小学那样。因此,考试正面、积极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它的副作用。

为什么一定要给自己设置KPI

今天,人们要面对的考试不仅有学校里那种笔试和口试,还有单位里的 KPI(关键绩效指标)。在一个单位,如果凡事都用 KPI 衡量,那大家一定是短视的,这个单位也难以完成具有创造力的工作。但是如果没有 KPI,吃“大锅饭”,就一定会有很多人在混日子,情况会变得更糟糕。

我父母那一代人在四五十岁之前,工作是没有 KPI 的,干好干坏差不多,全靠自觉。结果就是一个单位里,认真工作并且能做出成就的人,基本连 1/4 都不到。我认识的一些叔叔阿姨当年也算超级学霸,否则也无法在那个年代考入清华,但他们中居然有很多人毕业 20 年都没有一项能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后来,各个大学都对老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科研经费的数额、获奖的数量有了明确的要求,混日子的人便不见了,而这些要求其实就是为他们制订的 KPI。

我上小学的时候,暑假经常去我父母的实验室,那些叔叔阿姨总是喜欢拿一些智力题来考我、逗我玩,一玩就是大半天,因为他们毫无紧迫感。等到我中学时再去实验室,他们就只能跟我打个招呼,再也不会拿智力题来逗我玩了,因为他们忙得很,有好多事情要做。

今天,中国各高校的科研成果,无论质量如何,至少数量比以前多多了,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经过之前那些年考核制度的实行,我估计今天即使各个高校放宽对考核的要求,依然会有一大批老师兢兢业业地进行学术研究,成果不断,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习惯。

很多人觉得,考试让中国的学生失去了创造力,这也是一种误解。一位读者朋友曾经给我分享过一些数据:2009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做了一项研究,调查世界各地的学生花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调查对象是那些参加了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考试的 15 岁中学生。你可能也听说过这个考试,看到过上海学生在这个考试中考的新闻。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国家 15 岁中学生平均每周花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是4.9 个小时。其中,芬兰少,每周 2.8 小时;韩国其次,每周2.9 小时;美国排在倒数第六,每周 6.1 小时;俄罗斯排第二,每周 9.7 小时;排在的是中国,每周 13.8 小时。

这位读者朋友是想通过这些数据说明中国的孩子课业负担太重,但我无法确认这个统计数据是否合理。因为据我所知,在美国,15 岁(9 年级或 10 年级)的学生每周做功课的时间可不少,特别是私立学校的学生。在我的印象中,我的两个孩子自从进了高中,每周做功课的时间恐怕要有 20 小时。虽然有的学校功课很轻松,但它们的教学质量肯定好不了,所以大家也不会去和那种学校做比较。

至于韩国,虽然普通高中留的作业不算多,但是韩国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是世界闻名的。但凡一个中学生想上好一点的大学,就需要参加课外补课。如果不是 SKY(天空联盟),即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的毕业生,就完全没有机会在韩国当上政要、大公司的经理或者进入医学界和法律界。也就是说,他们比中国更看重学历。

根据我对欧美、日韩和中国的教育界和工业界的了解,考试负担和创新能力没有直接的关联。过多的考试不会对创造力产生多大的帮助,没有考试也不会提升创造力。

除了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识,从小参加考试还能培养我们终身学习的习惯,以便于我们在将来没有考试时依然会自主学习。前面说到 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时,大部分考生的总分只有一二十分,但也有一些人在农村插队时坚持学习,后来考上了名校。我的一位中学老师就是这样考上了清华。这位老师一直以亦师亦友的态度对待我们。他说,1968 年他高中毕业,去了北京偏远的郊区县插队。当时从那里回一趟家,单程需要两天的时间。插队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白天的劳动强度很大,到了晚上,绝大部分人马上就躺倒了。但我这位老师一直没有荒废学业,因此 10 年后,当初一起插队的人早就把所学的那点基础知识都忘光了,他还能考上清华。

我在国内时有一位老板也是这样的人。他对计算机技术非常了解,让我很吃惊,因为我在大学时经常利用暑期做社会调查,知道大国企和部委机关里的干部们的专业水平有多高。后 来,这位老板告诉了我他的经历。

他比我大十六七岁,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他从北京去大西北插队。去的时候自然没有想到要带书去读,而且当时家里的课本早就扔了。但是,在学校不断参加考试让他养成了要读点书、看看自己会不会做题的习惯。于是,他在当地县城的废品收购站,5 分钱、1 毛钱一本地把没人要的教科书收集来了一些。他当时并不知道将来会恢复高考,只是习惯了每天在农忙之后点着油灯看几页书。10 年之后,他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而和他一起插队的人,虽然后来都返城了,但绝大部分也和“有知识”这三个字无缘了。

天生就能不断激励自己终身学习的人很少。大部分人开始学习都是被形势所迫,不得不为,特别是学校有考试,自己不想落在别人后面,于是被这种压力逼着读书。虽然开始有些不情愿,但是想到可能会考试不及格,浪费之前一年的努力,只好硬着头皮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人会慢慢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后不仅是学习,做任何事情都会由被动变为主动。

 

总的来说,对绝大部分人来讲,没有考试、不留作业其实未必是件好事。从表面上看,好像学校里不存在竞争了,但从教育的结果来看,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一定会拉大。这不仅是因为没有了督促,人会缺乏努力的动力,也是因为没有了反馈,人会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和弱点在哪里,即使想进步也无从入手。

不仅在学校如此,在单位也是如此。对大部分人来讲,KPI或其他量化衡量工作表现的工具也是一种考试。虽然它们会给人带来压力,但是从结果上讲,它们也能帮人高效完成工作,提高能力。当然,当人的自觉性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这类考察可能就不再重要了,因为那些人不仅可以自我驱动,还可以自己找其他反馈。但是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考试还是很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