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烈日孤星

  [美]埃里克˙利夫˙达文

  地狱降临。区区1700万英里之外的太阳看起来比地球上看到的大了30倍,好像炽热熔炉泼洒出的火焰横过天际。很快,超过500摄氏度的高温就会蔓延过来,把桑地亚哥˙德˙克鲁斯烤熟。看着变得越来越巨大的太阳,桑地亚哥保持着打坐的姿势,慢慢地呼吸,飘浮在伊卡洛斯那被太阳炙烤得焦黑的地面上空。地球在8000万英里之外,桑地亚哥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本来情况不会这么糟糕,都是因为那场事故。他在任务的后阶段关掉了飞船的电脑,想着这后一颗人类未“接触”的处女星球绝不能让机器率先着陆,应该由他迈出属于人类的一小步。

  桑地亚哥驾驶着飞船进入伊卡洛斯背阳的扇形阴影中,慢慢靠近。他本打算把飞船停在这颗小行星的近距离轨道上,自己穿着宇航服滑行着陆,但计算出了偏差,先是警报大作,然后逆推火箭点火,接着飞船就慢慢撞上了小行星。

  小行星嶙峋的表面刺入船体,把飞船撕出了一道长口子,舱中的氧气喷涌而出。这道横贯裂口虽然不至于让飞船彻底报废,但也让它丧失了所有的功能。它再也不可能飞回地球去了,只能飘浮在这颗小行星的引力场内,随着它围绕太阳做409天一年的公转。在飞船抛撒出去的、飘浮在小行星表面的碎片中,有一个身着宇航服的人,那就是桑地亚哥。

  桑地亚哥是个老手了。他见识过火星腹地的壮观美景,漫步过木卫一那翻滚沸腾的地面。他监督过这两颗星球上的基地建设,还曾独自在冥王星上建造了深空观测站,那可是一项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正因为他算是老资历,所以他很能理解为什么人类会退出太空开发——为了省钱,而且也是大势所趋。

  另外,因为有了VR技术,所有他去过的地方都可以在虚拟现实中重温。只要是被拍下来的地方——不管是机器人还是真人拍的,都可以轻易在虚拟现实中重现。只需要在设备中插入一张合适的光盘,你就可以故地重游,或者踏上新世界。你可以在火星上的沙尘暴中体验一把绝地求生,也可以在木星的幽暗大气层中急降,甚至是闯一闯木卫一上正在喷发的火山。当虚拟变得跟现实一般无二,谁还会去危机重重的现实中闯荡?但桑地亚哥却心有不甘,“可那并不真实。”他一直这样告诉自己。

  在他周围,名为“宁静站”的月球基地就像一个忙碌的巨大蜂巢。而当桑地亚哥走进基地的时候,却没有看见一个人类,到处都是来来去去忙碌着的机器人,有些在进行天文观测,有些在建造生产氧气、氢气和其他原材料的工业设施。这些工厂不仅为月球基地生产物资,还为其他太空基地提供材料。地球上早就停止了大规模工业生产——太空生产既便宜又安全,这里有着丰富的原材料,运输还方便。产品由重力井源源不断地投送到地球上,地球母星则享受着整个太阳系的供给。

  遍布太阳系的这些机器人到底提供了什么?桑地亚哥暗自腹诽。从水星到木星再到冥卫一,它们甚至挤到了太阳系外——智能探测器探索了太阳引力场的边缘地带,又继续向近的恒星飞去。

  从一开始就是这样,桑地亚哥对此不平久矣——是机器先到这儿的,个上太空的不是苏联人,而是早在1957年苏联发射的人造卫星“伴侣号”。它在夜空中向地球上的所有人一闪一闪地宣告:是机器个上了太空。个到达地外星体的也是一台大机器——苏联的探测器“月神号”,它于1959年坠毁在月球上。1971年,又是苏联的无人飞船个到达火星。随后便是一个接着一个星体: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以及它们的卫星、哈雷彗星,乃至小行星带;一个接着一个的探测器:水手号、先锋号、麦哲伦号、维京号、探路者号、伽利略号、旅行者号。所有地方,都是机器先到那儿。

  “它们终将会来到这儿,”桑地亚哥思忖着,“人类在太空的出现终归只是短暂的打扰,把人类这些脆弱又昂贵的多细胞生物送上险恶的太空实在是没道理的事。这里不需要他们。在水星、金星、灶神星、火星、木卫一和土星上的机器人工作站可以很好地完成任何人类能完成的观测和实验任务,不仅不用花多少钱——所有昂贵的维生系统和设备都可以不要,那些流线型高效率机器的运行成本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还安全,至少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遥远的前哨站发生了巨大灾难,损失掉的也不过几台机器而已。”

  联合国太空署早就发表过声明,宣布太空是人类的“禁区”。自那以后,从太阳系边缘开始,人类驻扎的设施一个接一个地关闭了,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机器人。如此一来,人类的足迹一圈圈地缩回地球。月球基地“宁静站”,这个半埋于月球宁静海地下的设施,是人类后一个撤离的地方。当后一批工作人员结束工期返回地球之后,就轮到了桑地亚哥。他真的成了“月球上的后一个人”,负责收尾工作。

  桑地亚哥继续巡查,虽然绝大多数时候显得有点多此一举——智能系统管理并随时监控着所有的操作,但他还有职责在身,既然他还没走,就得负责。他进入了建造机棚,在那里面,“普罗米修斯计划”已接近完成,机器人工程师们忙前忙后地对飞船做后的诊断。很快,这艘飞船就会被发射去探索太阳系内后一颗处女星体,那颗从前被忽视了的伊卡洛斯。那些无所不在的机器人还没有到过那儿,它们像是突然回过味儿来:这个太阳系星图上的空白小点儿就要被填上了。“真是讽刺啊,”桑地亚哥想,“这艘飞船被命名为‘普罗米修斯’,一个从上帝手里偷走火种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