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作者自序:说不尽的三国
我经常说,我的精气神、成长经历,我在文化上、专业上,包括为 人处世方面的世界观、价值观,都在这部作品里了。在开始为孩子们 讲述《三国演义》之前,我给自己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我终于要给孩子们讲我小时候的偶像赵云、诸葛亮了!
为了讲好它,我查阅资料,拓展情节,改编故事,参考了原著,以及青少版、评书版等多种版本,连小人书都用上了,发现自认为熟悉的 《三国演义》、熟知的经典桥段,重新看一遍,原来每一句都有深意,每一步都是计谋,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很鲜明,也给了我很大的发挥空间。
这是一套写给孩子们的长篇历史故事。在书中,孩子们将会看到数百个个性鲜明的文官武将,数十场规模宏大的重要战役,涉及的数百个成语、俗语等。我由衷地希望这套书能帮助孩子们了解和探索那段错综复杂的历史,走进从汉末到三国这个群雄并起的世界。
我还希望,除了收获故事外,孩子们还能对中华传统美德一忠、孝、仁、义有更深的理解。要知道,《三国演义》里有很多有关“忠” 的故事,比如董承、吉平舍身救帝;有很多关于“孝”的故事,比如徐庶孝顺,甚至被曹操利用;有很多有关“仁”的故事,比如刘备新野败退时携民渡江;有很多关于“义”的故事,比如关羽挂印封金……这些美德,值得现代人更多地审视和回味:哪些是可以学习的,哪些是可以商榷的。在我看来,一份担当的精神,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
讲《三国演义》,就是讲人物。因此本套书特别强调以人物为线索, 侧重重要人物的出场、行为和心理轨迹的描写,孩子们可以细细琢磨, 丰富自己对人生的体验。阅读过程中还可以看到我多次跳出“剧情”, 做简要点评,引导孩子们体会书中的“言外之意”。我希望点得更透一些,孩子们能看得更通明一些。我尤其期待的是,孩子们在看完书后不仅会为故事里的人物或事件感慨思考,还会跟兄弟姐妹、同学朋友或者父母长辈讨论一番。
此外,在重温《三国演义》、改编《三国演义》的时候,我进一步了解到很多与三国相关的小故事,因此在每本书的末尾都设置了一个小板块“你不知道的三国趣事”,向孩子们分享一些鲜为人知的“冷知识”,比如传国玉玺的故事,张飞可能有不为人知的书画才能,诸葛亮的两个兄弟,《三国演义》中的名马,古代的军令状到底是怎么回事, 等等。每本书末尾还附有一篇《三国演义》原文赏读和一首古诗词,希望能帮助孩子们亲近传统名著、亲近古典文学。而“好词集锦” “歇后语里的三国”板块,则鼓励孩子熟读强记,活学活用成语、歇后语等。
书中插画邀请了插画师赵燕独家绘制。为体现出复古和大气的质感,运用了牛皮纸为底加上彩铅和金漆的呈现形式。其中,牛皮纸的复古底色和划痕质感突显了三国时期金戈铁马、恢宏壮阔的场面感,彩铅设色很好地表现出了人物面部的细节和服饰的纹理效果,而金漆勾线则提亮了画面,让画面整体风格兼具古典和现代。孩子们在阅读时可以通过图画构筑自己想象中的三国,使阅读感受更佳。
越读《三国演义》,越爱《三国演义》。说不尽的《三国演义》,留给孩子们无穷无尽的故事,让他们去品读、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