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你的孩子是“问题孩子”吗?

很多家长经常要面对生活的疾风骤雨,毕竟生活就是这么难。但是如果孩子是“问题孩子”——在生活、学习上遇到难题的孩子——的话,我们会觉得永远没法放下心来,似乎总有暴风雨在酝酿,随时会降临到我们头上。
这是幻觉:天空是蔚蓝的,遍布阳光。但是你看到了乌云在逼近,近到无法忍受。而且你永远不知道乌云什么时候会忽然笼罩在我们头上,然后在你行进的途中开始下雨,你也永远不会知道孩子遇到的问题什么时候会让整个家庭都遭殃。
如果你总是感到如履薄冰,战战兢兢,那么你可能和我一样,都在抚养“问题孩子”。

· 你是否因孩子懒惰、不尊重人而担忧不已?
· 看到孩子遭受痛苦,你是否感到无能为力?
· 你的孩子是否总是大发脾气,然后又十分后悔地道歉?
· 你的孩子是不是很难交到朋友,很难维持友谊?
· 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是否严重到超乎想象?
· 你那聪明的孩子是否会觉得自己“愚蠢”, 在学校表现糟糕?
· 你是否经常和伴侣因为孩子而发生争执?
· 你是否觉得孩子“不对劲”,但却没找医生诊断过?
· 你的孩子是否被确诊患有慢性疾病?

也许你的孩子已经被确诊患有多动症、学习障碍、焦虑、抑郁、自闭症、感觉处理异常、食物过敏,或者其他相关疾病,也许没有。
孩子表现不佳,背后很可能是有原因的。如果你觉得对孩子的问题无从下手,或者你用尽一切办法,但是无一奏效,那你的孩子无疑是“问题孩子”。
本书部分会揭秘养育“问题孩子 ”究竟意味着什么。所以,我希望你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吐出。之后再深呼吸,慢慢吐出。让你的呼吸变得绵长,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了。

萨拉的故事

萨拉只想有一个家,此外别无所求,但是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容易。萨拉和她的伴侣杰克拥有两个健康的孩子,对此两人感激不尽。萨拉花费好多年时间才愿意承认她那天堂般的生活中也有麻烦。大的孩子8岁的时候,变得很古怪,情绪波动很大,而5岁的幼女也显出相同的特质(虽然很大可能是学了哥哥)。萨拉感到十分担忧,她花费大量时间寻求帮助。杰克觉得萨拉有点反应过度了,她过于溺爱孩子,而且太温柔了。萨拉和杰克处理问题的方式完全不同,两人的婚姻关系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这是他们始料未及的。萨拉越是向外寻求帮助,杰克就越想用严厉的手段管教孩子。萨拉越来越不满。萨拉非常希望两人能够步调一致,但她毫无办法。
   重点:萨拉花费好多年时间才愿意承认她那天堂般的生活中也有麻烦。



“孩子很聪明,就是……”

养育“问题孩子”的六类难题

如果客观地看待那些让我们痛苦的问题和意外,你会发现它们根本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解决它们,这些问题就显得极为可怕。
                   ——一行禅师

六类关键难题

你的孩子很痛苦,你也觉得痛苦。你们每天都遇到难以想象的问题。家庭生活不再让人快乐,而是变得让人恐惧。你面临的每一个难题都影响着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创立ImpactParents.com 网站的过程中,黛安娜和我发现把我们遭遇的难题归纳为六类很有用,许多家庭可能会遭遇某一类问题,或者多类问题,甚至可能六类问题都遇到了。仔细思考每一类问题的含义,看看是不是和你家现在遇到的困难很像。

问题1:情绪难控
孩子很容易生气、太过于害羞、过度墨守成规、太严肃、总是轻易放弃,或者太感情用事,他们可能有情绪管理上的问题。他们的情绪阈值可能较同龄人来说更高或更低。当他们听到“不”或者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可能就会忍不住发脾气。当别人不遵守他们的“规矩”时,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管怎样,孩子因为无法在情绪上进行自我管理而备受折磨。

问题2:生活能力欠缺
孩子做事不利索,但自己却丝毫不觉得。孩子不愿意收拾东西,总是乱糟糟的。孩子可能在计划、取舍、时间管理能力上有欠缺,或者他们有拖延症。他们的房间是垃圾场,书包总是乱糟糟。孩子可能很不听话,总是丢东西或者忘性大。孩子没法经管自己的物品,也没法做好分内的事。

问题3:在家、在校表现不佳
你的孩子可能很聪明(甚至很有天赋),但是在学校表现却很差。即使尝试诸多办法,孩子还是没法发挥自己的潜能。学校的家长汇报总是这样写:如果孩子能更努力、更专注、按时交作业,那么孩子的表现会更好。说得就好像做到这些事情很容易一样。孩子可能做了作业但是忘记交,或者干脆忘记做作业,甚至没找对题目。孩子总是不愿意开始做事,总是在后一分钟求助家长,或者畏惧学习。孩子很难满足家长、老师对他的期望。

问题4:混乱日常
孩子的每个早晨、工作日的中午、周末、睡前,甚至有时学校的课间时间都比你想象的要更难度过。这些基本的日常安排孩子几乎不可能一帆风顺地度过。你的孩子总是需要耳提面命才能够把精力放在学习任务或者其他事情上。即使你经常提醒他们,他们也学不会顺序思考,更没法记住你给他们制订的流程表。强令禁止的方法根本没用,奖励诱惑也很难长期奏效(或者根本就没效果)。孩子就是没法用什么简单的方法把生活过得平顺点儿。

问题5:人际难题
家里关系很紧张,总是发生冲突(孩子或者家长挑起)。你担心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交朋友,并维持友谊。如果家里人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孩子可能没法和家人相处。你可能和伴侣有分歧,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孩子解决问题,或许你的婚姻面临压力,岌岌可危。临时保姆根本没法看好你的孩子。你爱孩子,但是有时候你和伴侣之间不同步,感觉不到和伴侣之间的联结。你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上面临难题。

问题6:家庭影响(对家长或兄弟姐妹造成影响)
这和你初做父母时的期待完全不符,你一直希望情况能好转。谁能想到当父母这么难呢?你沮丧、失落、难过、困窘、愧疚、恼火、筋疲力尽,有时候你根本不想回家。你已经拥有了这么多,你应当感恩,但有时候你会隐秘而愧疚地想让这些问题都见鬼去吧。你因为抚养一个“问题孩子”而痛苦不堪。对自己面临的问题了解得越清楚透彻,就越能找到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这本书就是希望我们能一起解决问题,从转变你看待家庭问题的思维方式开始。在培训(coaching)领域,我们将这个转变叫作“重塑思维”(reframing)。

重塑思维:为人父母需振作,勿绝望

我和“问题孩子”的家长谈话时,总能感觉到父母对孩子爱得深沉浓烈。家长们坚持不懈地投入,只想着让孩子过得好,却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和幸福感。
“问题孩子”的父母总是勤劳、刻苦、机敏、专注,同时他们筋疲力尽、不堪重负、极度恐惧、苦大仇深、偏执奉献。如果不照顾好自己,就很容易陷入绝望。事实上,我接到家长们打来的电话,句话通常是“我很绝望”(下一句通常是“我只是希望能平静一会儿”)。              
家长陷入绝望可没法有效地激励孩子去发挥潜能。当我们带着绝望养育孩子的时候,只会关注哪里出了问题,哪里没取得效果,或者那些我们害怕出现的情况。我们的能量池里蓄满恐惧,而孩子能感受到这一点。如果我们相信孩子能做到,或者不能做到,其实都能预料准确—因为孩子是从我们那里得到了暗示。当我们转而用昂扬振奋的心态抚养孩子,就会发现孩子有无限可能。从悲观主义转向乐观主义是一种很传统的思维转换方法,把只有半杯水转换为一杯水竟然满了一半。我小时候,有一个兄弟是个悲观主义者,而另一个兄弟则是乐观主义者。我父母曾说过,如果我那个乐观的兄弟走进房间,发现里面全是马粪,他会一边高兴地铲屎,一边欢呼:“房间里一定有一只小马驹。”我曾经很想做一个他那样的“乐天派”(也就是乐观主义者)。虽然我那时还很小,但却能感觉到乐观是应对生活更好的方式(至少是更让我们开心的方式)。
我们总是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搞砸的事情上,然后让糟糕的事情主导情绪反应。但是这会让我们更容易灰心丧气。所以,我希望你能根据上一部分的归类搞清楚你究竟想要改善什么类型的问题,重塑思维,看到孩子的优点。
在这本书里,我的工作是帮助你走出绝望情绪。你会振奋起来,孩子其实潜力无限,他们有能力脱胎换骨,长成不可思议的大人。我会引导你看到孩子身上的可能性,相信自己身上有独特的能力,能够帮助孩子达成目标。想要让孩子对自己抱有信心,你就必须摆脱自身的绝望情绪。摆脱绝望不意味着盲目乐观地相信孩子能应付问题,或者假装问题不存在。正相反,摆脱绝望情绪意味着你要客观实际地看问题,摆脱羞耻、自责、恐惧这些情感包袱,之后你就能够娴熟、自信、冷静地应对难题。就我个人来说,我在我两个兄弟之间取长补短:我成为一个讲求实际的乐观主义者。我能看到问题在哪里,却仍旧选择寻找“小马驹”,你也可以。你可能想知道更多,希望搞清楚孩子的问题在哪里,观察其他家长的经历,或者找新的方法解决老问题,你不是一个人。你和孩子的未来有希望,有无限可能。只要你能摆脱绝望,你就会发现振奋的态度不仅能鼓舞自身,终还能让你的孩子发现发挥潜能的路径。

方法:别管那些“应该做的事”

做父母之前,我们期待过自己将会成为什么样的父母,我们会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我们想象伴侣为人父母的样子,想象我们会建立起一个家庭。之后,我们会注意到外界也对我们抱有期待——我们的父母、岳父母(公婆)、兄弟姐妹、邻居、朋友等等。媒体、助产士、陪产看护、医生、关于孕期的书籍和课程等都在向我们灌输外界期待。终孩子的老师、学校和生活中的那些专家也对我们抱有期待。
不知不觉间,我们就被别人那些不切实际的期待之网罩住了。这些所谓“应该做到的事情”让我们渐渐忘记了我们真正的想法,我们忘记了想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忘记了曾经希望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忘记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我们根据外在的期待——“导航仪”——经营我们的生活,试图满足所有人对我们提出的“应该做什么”的要求。我们终用“应该做什么”要求所有人,认为孩子应该做到以下所有:

· 4个月大就能睡一整晚;
· 在上幼儿园之前就学会阅读;
· 每天吃5种水果蔬菜;
· 不吃任何人造糖;
· 听从命令(次就听,每次都听);
· 永远语带尊敬;
· 直接做作业,不抱怨;
· 不和兄弟姐妹打架;
· 轻而易举地交到朋友;
· 不害羞,不过度活跃,也不胡搅蛮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