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人生的起点

我们姐妹俩与长乐邨93号的缘分,从出生时便开始了。妈妈怀上南颖之后,公公和婆婆既高兴又担心。二老高兴的是长子的个孩子即将出世,担心的是儿媳的住处在江湾,那里是郊区,医疗条件不如市区好,怕生产出问题。因此公公特地要求我们的父母搬回市区,长住长乐邨,等待婴儿的出生。所以南颖是在长乐路上的妇婴保健院呱呱坠地的。新生的南颖哭声响亮,公公和婆婆满心欢喜,兴冲冲地送来红色的喜蛋和寿桃,这可是家乡的喜庆习俗啊。妈妈怀上意青后,父母也按前例住在长乐邨。意青在离长乐邨不远的卢湾区产院出生,被拍了一巴掌后才发出声啼哭,吸入有生来的口空气。离开产院回家,长乐邨93号便是我们的个温暖的家。

一 公公给起的名字

我们俩的名字都是公公给起的,两个名字都有潜在的意义。南颖出生前,公公一直在琢磨为新生儿取什么名字,对此事十分重视。长辈取名是来自家乡的传统习惯,公公自己的子女名字,几乎都是我们的曾外祖父所起的,还会写在红纸条上。公公曾在《取名》一文中说:“孩子们的名字,叫惯了似乎是各人出世时就写好在额骨上的,其实都是他们的外公所取定。且据我回想,外公的取名都有深长的用心。”公公为我们起名字也有深长的用心。他觉得一个人的名字除了要叫得响,而且顺口好听以外,更应该要有内在含义。名字不能太俗气,也不宜太普通,如果同名的有一大把的话,都不知道到底是在叫谁。

后来爸爸告诉我们,按照惯例,公公开始琢磨许多不同的名字及它们的意义。他取出红纸和毛笔,将红纸剪成了好几张小红纸条,把他想到的名字逐一写在小红纸条上,反复比较和推敲,也不断地征询爸爸和妈妈的意见,寻求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名字。南颖出生在6月,初夏时节,南风徐徐。公公想到了南风的“南”字,代表了夏季。爱子的头生女,也是他的长孙女健康出生,公公兴高采烈,满心希望孙女像爱子一般聪慧,于是他想到了聪颖和新颖的“颖”字,好听又不俗气。后他为长孙女取名为南颖。按照家乡风俗,公公在红纸上郑重地写下“丰南颖”三个大字,交给了我们的爸爸迎接意青出生之际,公公照例取出红纸和毛笔,在小红纸条上写下在考虑之中的名字。意青出生时,正如公公在《春》一文中所写的,“雨雪霏霏,北风烈烈”。公公说,虽说眼下完全是严冬的景象,但春天已在意料和向往之中。不少人的名字里用“春”字,显得太普通了,春天带来绿色,就取名叫意青吧,不妨与众不同一些。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名字,于是公公在红纸条上写下“意青”二字,郑重地交给了我们的爸爸保管。意青出生后不久,公公还专门画了一幅《春节贺新生》的画来庆祝。

如今公公辞世已四十多载,我们俩也迈入了花甲之年。时代更迭,风云变幻,这两张公公为我们取名时写的红纸条经受住了时光的考验,一直被保留到今天。虽然年深月久,南颖的红纸条已经斑驳变色,但公公当年亲笔写下的我们的名字依然苍劲有力,诉说着“南颖”和“意青”这两个名字的由来。

二 在长乐邨“拿周”

南颖几乎一直是在长乐邨公公的膝下长大的,意青幼时与父母住在复旦大学,常随父母来长乐邨看望公公和婆婆。孩子满周岁在公公的家里可是一件大事。公公婆婆总是用传统方式来庆祝孩子的周岁生日,他们称为“拿周”。周岁的孩子在事先摆好的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玩具和用品中任意拿一件,据说所拿到的东西便象征着这孩子长大以后的职业。

我们的一周岁生日都是在长乐邨度过的,公公和婆婆安排了这个传统的“拿周”庆祝活动。爸爸妈妈后来告诉我们,公公对“拿周”的兴致非常高,如同他做任何其他事情一样,认真对待,绝不马虎,每次都买了不少有象征意义的玩具,还在家里找出一大堆各式各样的日常用品放在大餐桌上,让一岁的小孩看了随便拿。在公公忙于准备“拿周”用品的同时,婆婆准备了红蛋、生日面、寿桃和蛋糕等好多食品供大家享用。这些食物充满了吉祥的象征和对长命百岁、生活圆满的祝福。

据爸爸回忆,南颖“拿周”时公公特别兴奋,他坐在南颖对面,面带微笑、手捋长须,聚精会神地观望南颖“拿周”时的表情和动作。南颖看到一大堆的玩具和用品,先是有些惊讶,无从着手,看了半天,后伸出手去拿了胭脂。公公哈哈大笑说南颖以后要去演戏了。意青过周岁时,公公也兴致勃勃地将象征物品和玩具在大餐桌上一一摆开,高兴地等待着看意青“拿周”。终意青拿了一支听诊器。爸爸告诉我们,公公对此很满意,他说我们家文人多,以后能有个医生也很不错。鉴于“拿周”的结果,我们小时候公公常开玩笑说南颖以后会去演戏,意青会去当医生。可惜我们长大后从事的职业既不是演员也不是医生。但是,我们都选择了自己所爱好的事业。

回想起来,长乐邨93号不仅是我们出生后的个温馨的家,也是我们此生在中国居住过时间久的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