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互联网的始祖———阿帕网 1957 年10月4日,一颗沙滩排球大小的卫星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不停的“劈啪”声划破了浩瀚宇宙沉寂百亿年的夜空。这颗由苏联发射的人类颗人造卫星“伴侣号”,直径约58厘米、重约83千克,其绕地球一圈用时约98分钟,并能通过无线电向外界发出持续的 “劈啪”声。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使当时与苏联处于“冷战”对峙中的美国落入下风,于是美国当局迅速加大了国防和科研的相关预算。 为了在航空技术上战胜苏联,美国于1958年成立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为了保证美军通信网络的安全,使通信系统不至于被苏联“一击即破”,美国于同年成立了高级研究计划局,旨在实现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仍然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1967年,高级研究计划局的信息处理部开始筹建使计算机能够进行远距离通信的分组交换网络,以区别于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电路交换,是网络中两个端点之间的单路连接,典型的例子就是固定电话;分组交换,是通过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将信息传送到目的地的方式,由序言中介绍的计算机专家伦纳德·克兰罗克首先提出,现如今我们所使用的移动电话和互联网都属于分组交换。分组交换的实现,标志着“阿帕网”(APRAnet)项目正式启动。其中,“APRA”代表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net”(网)则描述了多台计算机之间彼此连接构成的信息通信网络。 1969年11月,一个涵盖4个节点的阿帕网正式建立——这 4个节点属于美国西海岸四所知名大学的四台大型计算机,是之后所有互联网的始祖。此后,阿帕网覆盖的节点日益增多,1975年,阿帕网已经涵盖全美大陆40 多个节点、100多个主机,而到了1981年,阿帕网所覆盖的节点已达到94个之多。阿帕网就此风靡了二十年,直到1990年6月,NSFnet取而代之成为互联网的重要主干网,阿帕网完成了使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当NSFnet在美国风生水起的时候,其他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在建设自己的广域网络,这些网络都与NSFnet兼容,它们终构成了如今世界范围内互联互通的网络。 …… ——取自本书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