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前 言
本书考校了2000多年来20余部重要的《老子》(即《道德经》)传世版本,参考了近90年来数以百计的研究专著和论文,以大众通俗读物的形式讲述《老子》帛书出土50年、楚简出土30年来学界和民间有关的众多研究成果与争议。在此基础上,本书还对《老子》中关键性的字、词、句进行了重点考校和训诂,并对部分文句作出了特别的甚至颠覆性的诠释,这些考校、训诂、诠释累计上百处,其中有些观点是首次提出。
本书通过对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郭店楚简《老子》和部分价值很高的传世版本的考校,力求复原《老子》接近原貌、本真的版本。在今本《道德经》(即通行本)等传世诸本中存在大量与帛书(特别是帛书甲本)、楚简不同的字句。其中绝大部分内容,当今主流观点认为是后世版本对《老子》原貌的疏漏或脱衍,或是对其文本和思想的发展演变,笔者对这一解释持有完全不同的态度。
本书通过大量考证和阐释,得出了以下结论:今本等传世诸本与帛书、楚简的不同内容,除了很少的字词属于误漏、误增等誊写错误外,其他基本上都属于后世对《老子》原貌的有意改动,且很多属于篡改。也就是说,不能以疏漏、脱衍或发展演变等说辞来掩盖后世对《老子》改动(含篡改)的本质。通过多年的校勘和梳理,笔者发现这些改动达900余处,近200句的意思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果没有1973年12月马王堆帛书《老子》与1993年10月郭店楚简《老子》的出土,我们就不可能发现今本《道德经》对《老子》原貌改动如此严重。如果没有文物整理小组的辛勤工作,没有无数专家、学者、民间人士的大量研究和争论,就不可能有本书的出版。对此,笔者在这里致以由衷的敬意和感激!
本书主要设置复原本(以帛书为主、楚简为辅)、释文本(以帛书为主,见附文)、参照本(以楚简为主、帛书为辅)与今本(通行本)四个版本,通过对比,梳理出被后世版本改动的字句,并对突出问题进行一一罗列、校勘与解读,旨在限度地接近《老子》原貌,复原《老子》的本意与真谛。同时,本书还对复原本进行了翻译、注释,围绕多个版本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以便读者轻松、愉快地读懂、领会、感悟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与智慧。
本书对于《老子》字句改动数量的计算方法如下:以帛书复原本(或楚简复原本)为参照,对比今本,文中连贯的句子或词组,如有不同就算一处;不连贯的字或词,每有一处不同就算一处;交换位置的文句,交换一次算一处;被删除的“之乎者也”等语气助词,每删除一处就算一处;断句及标点符号如有不同则不计算在内。这样统计下来,《老子》原貌至少有900余处改动。由于帛书和楚简中有毁损文字,这些文字又是通过其他重要的传世版本补足的(可能与原貌有差异),因此,实际上后世改动处应比本书统计的更多。
老子的思想和智慧,浩浩荡荡、厚重连绵,诸位方家学者已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书难免存在谬误或引发争议,还望同人多多指正与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