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推荐序

张艺谋

 

认识天池是1993 年,她在我的电影《活着》中扮演凤霞这个角色,那时候天池还是大二的学生。后来,听说天池毕业后去了日本著名的四季剧团学习音乐剧,没有继续国内的演员职业道路。她是一位在表演上很认真的演员,一直以来,她对表演知识的学习都充满了激情和好奇。

2011 年准备拍摄《金陵十三钗》时,剧中有大量的年轻女性角色,而演员的真实年龄都很小,无论是从她们自身的生活境遇,还是对时局风云变化的理解,都与那个时代背景下的角色需求有相当的距离。

为了更好地贴合角色,所有演员都必须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把角色的韵味吃透,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这群特殊女子的生活面貌,绝不能有任何的虚假和做作的状态。

我们联系天池来做这部戏的表演指导,这时我才知道,她在1998 年就已经回国。天池一直没有重返演员的工作,而是回到中戏做了一名表演教师。

天池在自己的教职生涯里积攒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训练演员方面,她有很多独特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得益于她对教学的热爱与执着。她能在片场给出很有效的指导方案,让演员可以快速进入角色的状态。

角色永远是一部作品的关键,演员所要承担的压力是全剧组的。在现场如何应对复杂的情况,始终能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把角色诠释得恰到好处,这是演员终身都要去思考的问题。

天池总结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这本书中给出的很多方法都是她在片场实战的感悟,相信一定会给青年演员实用的借鉴。

 

自序:我为什么写这本书

 

我为什么要写《实战表演》这本书呢?其实是因为从事表演教学的这些年,我经常收到青年演员来信,谈及频次的是他们在表演中遇到的诸多困惑。这些困惑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完成角色,一场戏拍下来,总是找不到状态。我也跟很多导演和年轻演员合作过,通过在片场观察他们的表现,也给了我很多难得的学习机会,才有可能将学校里完整的教学体系,变成更加实用、能够适应当下的表演方法。

我把各种问题进行了归类,希望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青年演员,能够在具体的拍摄现场找到一些解决表演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做到不仅能完成角色,更能享受到演员这个职业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但是作为一个演员,不能说把这些解决方法拿过来就用,甚至不加思考地使用。想要避免这一点,首先要有“基础的技术”,如果你没有技术加身,在进入表演的当下是无法产生感觉和直觉的,就仿佛没有一个坚强的后盾。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如果你的银行存款足够多,在消费上会更有底气,或者再去做更多事情的时候,胆子都会稍微大一点,其实技术就是你的“存款”。技术储存得越多,在面对外部世界需要做出一些选择的时候,你的主控权就越多,你的表演方案、你为设计角色产生的所有思考,都会更丰富一些。比如你让自己的语汇变得更丰富,你能赋予这个角色的语言功能就会更丰富。因为真正在进入片场的时候,演员完成角色,90% 是靠感觉和直觉,技术在此刻就变成了后盾。

我的实战方法就来自我陪伴过的每个演员、每个学生,他们给了我教学实践,同时他们也让我思考:技术有了,感觉和直觉也有了,我们还能怎么样加入那10%,让角色更完美。我在实践中的经验就是将在教学里的程式化体系砸碎,生成能在现场直接使用的、行之有效的表演方法。

那么,有的人大概会问,这样是不是太功利了,演技的功夫应该下在平时啊。的确如此,作为演员,平时的学习和积累非常重要,对于角色的理解和把握甚至需要长年累月去做功课,绝不能临时抱佛脚。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演员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不能靠死记硬背,不能靠单纯的理论知识,也不能靠一成不变的技巧,这些都无法解决舞台上或拍摄现场遇到的所有情况。很多时候,人都会有大脑突然一片空白、瞬间蒙掉的时刻,正因为我们是人,不是机器,所以不可能永不出错地高速运转,因此在面临突发场面时,或者真的钻进牛角尖走不出来的时候,希望我的这本书能在你茫然无措时,为你打开一个小小的窗口,让新鲜空气驱散你身心所有迷雾。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关于表演的理论书籍,比如被大家奉为“圣经”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著的《演员自我修养》《演员创造角色》等。我认为这些经典著作一定要读,但是说实话,很多演员虽然读了这些书,却没有时间深究,静不下心逐字逐句斟酌,或者读过之后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再则,可能有些演员读是读了,也大概读懂了,但是完全不知道如何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也是枉然。理论著作学术性的描述有时的确比较晦涩,很多年轻演员很难在实际表演中准确地找到与书本中理论对应的关系,而这无疑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所以,我们在积攒表演经验的同时,也需要做一些灵活性的处理,甚至找到一两条巧妙的捷径,以此来应对实际演出中的各种状况。

我在这本《实战表演》中简单呈现了关于表演学发展史的承袭脉络,希望看到它的人对表演艺术体系的形成、发展以及未来的趋势有所了解,更希望本书能从实操的层面解决演出中的问题。

学以致用,能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才是脱颖而出的关键。所以,请拿到这本书的你不仅要针对问题、解决问题,也要在了解表演艺术的发展脉络之后,找到自己薄弱的环节,然后进行理论上的深究,让你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齐头并进。

我也非常希望看到,通过这本《实战表演》的出版,有更多的演员或学生基于更多的实战场景向我提出问题,我十分愿意和大家继续探讨,学无止境。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单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