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解读谈话中的措辞

 

 

 

    在与人交谈时,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对方表达了什么,而不太关注他们是如何表达的,用了哪些词语。其实,认真研究人们讲话时的措辞,对于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意思有重要意义,所以国家领导人在重要场合发言时,总会仔细斟酌每句话、每个词,以免因为用词不当而泄露机密。

    在谈话中常常用“我”的人往往更自我,更关注自己。仔细注意一下周围的朋友、同事,看看那些常把“我”挂在嘴边的人,是不是更喜欢表现,总想把自己变成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妨做个试验,假如和朋友一起外出旅游,回来后在向别人转述时,你会发现,那些常常说“我……”的人在平时也是表现欲很强的人;而那些喜欢说“我们……”的人则往往是集体观念比较强、具有宽广胸怀的人。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喜欢听到“我们……”,因为这会拉近彼此的距离,给人一种亲近感。至于那些只喜欢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人则常会惹人讨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当她向外界宣告孙子诞生的消息时说:“我们当祖母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有一种喜悦感,好像自己真的当了祖母似的。

    那些常把名人的话或者典故置于嘴边的人,不是想炫耀自己的博学,就是属于权威主义者。一般喜欢炫耀的人,往往缺乏自信,生怕别人看低了自己,所以要不时地出出风头以提醒他人:“我其实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无知。”另外,名人的话或者典故都是不容置疑的真理,更具有说服力,那些崇尚权威的人更是热衷于此。

    人们常说“礼多人不怪”,但是过分使用恭敬语也会引起猜疑,让人感觉你另有企图或者怀有戒心。别人一旦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再好听的话也无法奏效了。交情很深的人之间说话开始客气,则表明他们已经疏远了,如果彼此之间没有出现矛盾,那可能是某一方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这使另一方感到自卑。

    说话时经常使用“不过”“但是”“尽管”之类的措辞,表明对方想通过对比表明一种观点,常常表达得很隐秘,仔细斟酌才能领会。此外,在谈话时频繁使用关联词语,可能是感觉自己的谈话内容苍白无力,想借此理清思路,弥补不足。

    说话果断,表明对自己的谈话内容信心十足;说话故意没完没了,不容别人开口的人,可能害怕自己的观点被反驳,想通过较快的语速,蒙混过关;在句尾添加暧昧词语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喜欢用限定词的人显然有点神经质。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人们的谈话内容总是带有某种倾向性,常常含糊其辞误导别人,所以单听对方的谈话内容,是无法了解其真实想法的。要想洞察别人谈话内容的真实含义,还要仔细斟酌对方的措辞,那些无意中透露出的信息才有价值。

 

 

 

 

从谈话中辨别身份

    能从人们的谈话内容之外,判断出他们身份地位的差别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地位高的人在谈话中总表现出一种支配性。在公共场合,他们往往是个发言的人,也是讲话多的人。他们更喜欢东拉西扯,谈笑风生,毫不拘谨。所以在公共场合即使对领导身份一无所知的人,也能根据他们发言的次序,以及讲话的内容和表情辨认出来。

    支配性的人物在谈话过程中,更喜欢打断别人,尤其在发言人谈论观点的时候。他们喜欢吹毛求疵、指手画脚,总能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以显示自己超凡的判断力和作为领导者的责任感。同时他们总是对自己的发言信心百倍,说话的声音盖过所有人,借此提高自己的权威。在他们的词典里甚至找不到“嗯”“啊”之类的词语。

    

伊丽莎白·泰勒

曾经是好莱坞红极一时的明星,她貌美如花、

她的电影堪称经典、她一生经历了八次婚姻,这些

使她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媒体乐于追捧的焦点。-------------------------------------------------------------------------------

判断谈话人的身份还有另外一条线索,就是谁适应谁。处于屈从地位的伊丽莎白·泰勒曾经是好莱坞红极一时的明星,她貌美如花、她的电影堪称经典、她一生经历了八次婚姻,这些使她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媒体乐于追捧的焦点人常常通过调整自己的谈话风格,来配合权威人物的谈话,或者称之为“模仿”。研究表明,人们在遇到自己喜欢或佩服的人时,常常会模仿他们,不过这么做有时是为了取悦对方。为了更好地配合别人的谈话,人们常常通过调整语音、语调及语速来实现。为了研究谈话中的“适应”问题,美国的两位社会学

家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选择一档电视谈话节目“挑战视听极限”进行研究,通过仔细比较了主持人和嘉宾的语音,发现,在与处于上流社会的大明星伊丽莎白·泰勒交谈时,主持人会极力调整自己的风格去适应她;而在与被视为讽刺对象的詹姆斯·丹·奎尔的交流过程中,他却需要来适应主持人。

    不管在什么样的场合,支配性的人物总是表现得从容自信,把握着谈话的主动权。他们可以随心所欲,不必顾及是否会得罪人,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权威。

 

 

 

语音中的秘密

 

       在语言交流过程中,音高扮演着重要角色。低沉的声音更有威慑性,无形中给人一种压力,生活中那些声音低沉的人往往不苟言笑,威严肃穆。尖利的声音多在传递一种讨好的信号,是从属性人物的标志。男性的声音低沉,女性的声音尖利,所以男性往往严肃理智,常在生活中扮演主角,女性则因为感性脆弱,经常扮演配角。

      在动物世界中,声音的高低与体形有很大关系。体形庞大的动物因为具有更长的声道,所以发出的声音更低沉,它们需要通过声音来显示自己的威猛,恫吓其他动物。不过人类并没有这种规律,高大的人不一定具有低沉的声音。

       但是在听录音的过程中,人们依旧认为声音低沉的人更具有支配性,声音尖利的人则属于从属性人物。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声音低沉的男人更有魅力。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大卫·费恩伯格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女性更喜欢声音低沉的男性,因为她们认为这样的男人更成熟、健康,更有男子气概。

       费恩伯格还对坦桑尼亚的哈扎部落进行了调查,他发现声音低沉的男子拥有更多的孩子。可能女性觉得声音低沉的男子更有安全感和责任感,所以才更喜欢以身相许,并且愿意为其生育更多的后代。

       那么为什么声音低沉的人更有魅力呢?有关研究发现,声音低沉的人具有较高的睾丸激素,而男人的支配性就取决于睾丸激素。不过音高也可以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如果想要扮演支配性的人物,可以有意识地压低声音,以显示自己的威严,回忆一下那些大人物在公开讲话时,是不是将声音压得很低。因此有“公爵”之称的西部牛仔明星约翰·韦恩曾建议男性,要想增加自己的魅力,在说话时“声音要低,说话要慢,不要说得太多”。

       人们的社会地位也能通过音高反映出来。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往往采用较高的音调,比如城市中的农民工,他们那种骨子里的自卑感,常常会通过尖利的音调表现出来。美国的黑人合唱团——哈莱姆天使合唱团中的黑人歌手也常用尖利的假嗓子演唱,那种女性化的声音正是屈从性信号。同样的情况在南非也出现过。南非种族隔离期的有色人种是黑白混血儿,他们处于政治上的非人地带,毫无安全保障,于是形成一种尖利的语言风格,以显示自己的屈

从性。

      音调的高低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降低音调意味着确定性和支配性,提高音调则表示不确定性和屈从性。澳大利亚人说话喜欢用升调结尾,这总会给人一种不确定的感觉。但是有项研究表明,澳大利亚女性的音调已经开始变得低沉了,这说明她们正在争取与男性一样的支配地位。

 

无论心相约:小不忍则乱大谋

任何时代,搬弄是非之徒就是靠着那些爱听信片面言辞的人的耳朵,达到其扰乱人心的目的,奸猾邪巧之人总是在阴暗的角落罗织着中伤他人之事。如果你不能够忍耐,而逞一时之愤,必将激化矛盾,导致激反,为患更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苏东坡在《( 春秋) 定天下之邪正》中引太史公语说:“为君父而不知《春秋》者,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子而不知《春秋》者,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就是说:眼前有进谗言的小人,背后有暗害自己的贼子。固守经典规定的常道,不知道适宜与否,遭遇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不知道随机应变。这样的话就很危险了啊。

无论任何时代,搬弄是非之徒就是靠着那些爱听信片面言辞的人的耳朵,达到其扰乱人心的目的,奸猾邪巧之人总是在阴暗的角落罗织着中伤他人之事。如果你不能够忍耐,而逞一时之愤,必将激化矛盾,导致激反,为患更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虽欲澄清事实,结果却适得其反,帮助小人成全其阴险的用心。因此,不要因为小人的中伤而乱了阵脚,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自陷被动。在小人的圈套中,总会有人受到伤害。以忠厚拙讷的品德诚恳待人,自始至终认真地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些中伤的谣传便会随着时日的积累不攻而自破。

我们可以从中国历史长河中看到很多因“忍”而成就功业的事例。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和越国同处江南,相互交战,积下了很深的矛盾。先是越国杀死了吴王阖闾,后来阖闾之子夫差又将越王勾践俘虏了。勾践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由他的大臣文种买通了吴王的大臣,以割地、赔款、进献美女等极为优厚的条件向吴王投降。

在这些利益的驱使之下,夫差同意越国投降,但仍把勾践夫妻作为俘虏押往吴国,这样越国就会陷入混难,再也不会对吴国构成威胁。夫差将勾践押回吴国都城后,将他们夫妇软禁于一间石室之中,让他们干脏累的活儿,勾践整天蓬头垢面地干活儿,没有丝毫怨言,似乎忘记了屈辱,已甘心为奴了。夫差还经常派人去察访。察访的人向他报告说勾践夫妇生活非常艰辛,但干活却很勤快,从不偷懒,并没有看到不轨的举动。

夫差出门时,还让勾践为他牵马,来到大街时,侍从还高声大喊:“快来看呀,现在站在你们面前的是越王勾践,他现在已经沦落为大王的马夫了。”于是街人纷纷上前对勾践又是推搡又是打骂。尽管勾践受尽了羞辱,但并没有异常的行为,似乎已麻木不仁了。

时间一长,夫差认为勾践已经胸无大志,对他的管束也逐渐松懈了。一次,夫差受了风寒,在宫中养病。勾践知道后,带着焦急的神情前来探望。当他进门时,夫差正在大便,为避免尴尬,夫差赶紧钻进被窝。勾践走到跟前,揭开马桶盖子,观察了一下粪便的颜色,再探出头去闻粪便,后竟蘸了粪便放在嘴里尝一下,然后对夫差说:“恭喜大王,大王的病已无大碍,马上就会好的。”

夫差被他的异常之举搞糊涂了,忙问:“你怎么知道的?”

勾践回答说:“我看大王的粪便是黑色的,闻了以后有奇臭,尝了以后却带了一丝苦味,说明肚中的毒物已经经过粪便排出,毒物既出,大王的病也就没有大碍了。”

夫差听了非常高兴,说:“难得你如此真心。”勾践煞有介事地回答说:“儿子为父亲尝便,古时候就已经有了,臣子为君王尝粪,就从我开始吧。”

夫差听了十分感动,说:“等我病好了以后,就会放你们回国。”

几天之后,夫差的病好了,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放勾践夫妇回国,这时在越国代王主政的大臣文种已带人来接了。

回国以后,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使越国恢复了元气。后来他趁吴王夫差出兵与中原大国争霸之时,攻打吴国,经过多次战斗,终于把吴国打败了,夫差走投无路,只得自杀。勾践忍小谋大,发奋图强,不仅打败了吴国,而且一度称霸诸侯。

我们再来看一则历史中的典型案例。

秦国派兵围攻赵国,赵国自知难以抵抗强秦的攻打,便向齐国求救。齐国并没有拒绝赵国的求助,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赵威后的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赵威后很疼爱自己的儿子,担心他到齐国做人质会遭受伤害,因此说什么也不肯答应。然而国难当头,如果不答应齐国提出的条件,齐国就不会出兵帮助赵国抵抗秦军。后,左师触龙委婉地劝赵威后:“诸侯的子孙,没有一个连续几代继承爵位的,因为他们过分受宠,没有什么功绩。现在不如借这个机会让长安君为国立功,将来才能站稳脚跟啊!”这番话终于说服了赵威后,答应了齐国的条件,让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随即出兵救赵,终解除了赵国的危难。

小不忍则乱大谋。成大事者,应该忍受得住眼前的屈辱,敢于和命运抗争。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能够忍受小人的中伤,在很多事情上都要懂得“忍”。不懂得“忍”的人必然无法成就大事业。

 

 

 

 

心相约:会吃亏的人才能占“便宜”

吃亏就是占便宜!年轻人更应该记住这一点,这是你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做事能力,扩大人际关系网络的好办法,如果样样想占便宜,那后一定会吃亏,而且还可能吃大亏。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过于看重得失,唯恐自己吃一点亏,在一些小是小非上也会斤斤计较。有些人发现自己吃了点亏,甚至会恼羞成怒,大打出手。当有人劝他何必为这点小事而这样计较的时候,他会说:“这个社会就是弱肉强食,有些人啊,你不跟他计较,他就觉得你老实,觉得你傻。我可不想既吃了亏,又让人说自己是傻瓜……”

这话听起来还真有些道理,如果真是碰到了某些存心欺负人,而且你让着他,他就得寸进尺的人,我们也没必要跟他一味地客气,该保护自己利益的时候一定要坚定地站出来。

不过话说回来,社会上这么蛮不讲理的人毕竟是少数,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当我们友好、宽容而又大气地跟人相处时,往往能够跟人把关系处理得很好。其实,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就算吃点亏,又能怎样呢?而且从很客观的角度来讲,当我们觉得自己有点吃亏时,如果抱着一种“吃亏说不定能占便宜”的想法来做事,你将受益无穷。

现实中的吃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动吃亏”,一种是“被动吃亏”。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两种吃亏的不同,我们来作个假设—— 假设你是某公司的一名员工。

“主动吃亏”是指你主动争取吃亏的机会,这种机会是指没有人愿意做的事、困难的事、报酬少的事。这些事因为没有便宜可占,因此大部分人不是拒绝就是不情愿,而你却主动争取去做,老板当然对你刮目相看。以后无论是升迁还是自行创业,他都有可能帮你,这对今后你的人际关系大有帮助。重要的是,在你做事情的过程当中,可以磨炼你做事的能力和耐力。这样一来,你不但懂的东西比别人多,也进步得比别人快,这是你的一种无形资产,用钱买不到。

“被动吃亏”是指在未被告知的情形下,突然分配你去干一件你并不喜欢的工作,或者工作量突然加大。碰到这种情形,除非是健康因素或家庭因素,否则就应承担下来,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发现你完全没有抗拒的余地,那更应该“愉快”地接下来。

也许你不太情愿,但在这种情势之下,也只好用“吃亏就是占便宜”的想法来自我安慰,要不然怎么办呢?至于有没有“便宜”可占,那是很难说的,因为那些眼前之“亏”也许是对你的一种磨炼,考验你的心志和能力,是为了重用你啊!

如果你把我们上面的假设移植到实际生活中,你会发现学会吃亏真的会给你带来好运。因为人都喜欢占便宜,你吃一点亏,让他人占一点便宜,那么你就不会得罪人,人人当你是好朋友!何况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今天占你一点便宜,他人的心理也会过意不去,只好在恰当的时候回报你,这就是你“吃亏”之后占到的便宜!

有位面摊老板在客人的面里主动加了块肉,使得这个客人觉得到他那里吃面比到别处吃划得来,而且得到尊重,于是他就成了面摊的老主顾。这位老板只是多花了一块肉的成本,就买到了客人对他的信赖,你说,是不是吃了一点亏却占了大便宜呢?可见,学会“吃亏”也是一种受益的方法。吃亏和占便宜是相辅相成的。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刚毕业就进入出版社做编辑,他很有能力,文笔也很好,但更可贵的是他的工作态度。那时出版社正在进行一套大书的编辑,每个人都很忙,上司没有增加人手的打算,于是编辑部的人也被派到发行部、业务部帮忙,但整个编辑部只有那个年轻人接受上司的指派,其他的都是去一两次就厌烦了,私下里还不停地抱怨“不是我们负责的事情,干吗总是让我们来做……”

而那个年轻人却总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嘛!”事实上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便宜可占,因为他要帮忙包书、送书,像个苦力一样!后来他又去业务部,参予直销的工作,此外,连取稿、跑印刷厂、邮寄……只要有要求,他都乐意帮忙!

两年过后,他自己成立了一家出版公司,做得非常成功。原来他是在“吃亏”的时候,把出版的整个流程都摸熟了,掌握了独立创业的本事和经验。他终是占了便宜啊!

吃亏就是占便宜!年轻人更应该记住这一点,这是你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做事能力,扩大人际关系网络的好办法,如果样样想占便宜,那后一定会吃亏,而且还可能吃大亏。

想占便宜拿点儿好处,这是人性,问题是聪明人不只你一个,当每个人都想占点便宜的时候,终的结果将是不但谁也占不到便宜,而且还会把彼此的关系搞得越来越差。

 

 

心相约:对朋友也要把握分寸

对于朋友,我们只能建议,只能提供我们的想法让他参考,但无权替他作出任何的决定。凡事皆有度,过分强为,是不明智的。这是忠言,也许有朋友会觉得不以为然。客观地来讲,我们只是他生活的旁观者而不是感同身受者,所以我们劝告的出发点并不一定适合于他,也许并不符合他

实际的生活状况,所以只能由他自主选择。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把握“适度原则”,“适度”就是指跟某个人交往不过于亲密也不过于疏远。“适度原则”不仅适用于同普通人的接触,也适用于朋友。不要认为是好朋友就可以“随便”,朋友之间也是要把握分寸的。朋友之交在于信、在于义,但是之所以为朋友,在于保持适度的距离,不要以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就是的,别人就必须听取。我们的意见可以坦诚提供给朋友参考,我们有义务为朋友提供帮助,但是我们没有权力要求朋友一定服从于我们的意志强人所难,是谁也不愿意接受的。适可而止,是维系友谊以至于一切社会关系的艺术。凡事总有一定限度,朋友之谊、同事之道,取决于我们的真诚胸襟。

人们都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都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都有自己的主见。朋友只是相互勉励,坚定其志向,并不是相互依从与服从的关系。

古人说:“盖未信而谏,圣人不与。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谁也不能代替别人思考,谁也不能代替别人选择什么。我们只能将我们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委婉地告诉他,至于是否听取,取决于他自己,应当由他自主决定。不要凌驾于他人之上,替他人设计。任何人都是独立的,都具有独立的人格,都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其对生活的感受都是独特的。不必强人所难,也不要自以为是。

由于生活的经历不同,体验不同,感受不同,因而他所做出的行为应当说都是符合自己的需要的。谁也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谁也无权干涉别人的生活。谁也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框定别人的行为。谁的行为也并不正确。谁的生活中都有别人无法感受的隐痛,任何的决定都是基于自己生活的经验和感受而作出的抉择。不要以自己的幸福观苛求别人遵守什么教条或规范。

事不过三,物极必反。对于朋友,我们只能建议,只能提供我们的想法给他参考,但无权替他作出任何的决定。凡事皆有度,过分强为,是不明智的。这是忠言,也许有朋友会觉得不以为然,我们只是他生活的旁观者而不是感同身受者,所以我们劝告的出发点并不一定适合于他,也许并不符合他实际的生活状况,所以只能由他自主选择。

友谊的维护就在于共同珍惜,维护的方式并不是强求别人接受你的观点。

我们应该明白“人各有志,不能勉强”这一道理。朋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会走向真正的和谐。所谓“远香近臭”;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其实都有这种意思在内。

比如说,作为下级,作为朋友,你当然有义务劝谏你的上级,你的友人,但如果他们坚持自己的想法,不采纳你的意见,那也就算了。如果你硬要一厢情愿地强迫他们接受你的意见,非要显示自己的忠心,显示自己的友情不可,总是在他们面前唠唠叨叨,情急辞切,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其结果往往是上级讨厌你,朋友疏远你,效果适得其反,弄得不好,还会自取其辱。

历史上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就是魏徵那样杰出的大臣,又遇到唐太宗那样宽宏大量的皇帝,不也好几次因为劝谏唐太宗而差点丢掉性命吗?一些忠臣遇到那些平庸顽固的皇帝,依然冒死一谏,结果不外乎是白丢一条性命罢了,根本不起作用。

所以,还是保持点距离为好。能行则行,不行则止,不要自取其辱。

“一见如故”是很多初次见面的人习惯使用的一句话,意思是,虽然是初次见面,可是彼此的感觉就好像已经认识很久了。

的确是有“一见如故”的情形发生,能碰到“一见如故”的人是人生中的一种幸运,因为彼此可以少掉“试探”这个过程,而可直接进到“交心”的层次。可是以人性丛林里的法则,一见如故固然是“幸运”,但有时却也是“不幸”的开始。

当一个人和你初次见面,并且热情地向你表示和你“一见如故”时,你可以不必拒绝他的热情,但你一定要理性地看待这句话,思索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因为这可能纯粹是一句客套话,也有可能是一颗裹上糖衣的毒药,他是要用温情来拉近和你的距离,好从你的身上获得某些利益。如果这是一句客套话,你的热切回应不但无法对对方产生效用,自己也会为对方随之而来的冷淡而“受伤”,更有可能暴露了自己,反而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而有可能的是,你把对方吓跑了。如果对方真的另有所图,你的热切回应正好自投罗网,结果也就不用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