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在 600 年历史里定位自己

30 岁生日前,朴世禺收到了期待已久的特别礼物。他在知乎 8 年答题积累的精彩内容,被集纳编辑成书。拿着这本《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朴小胖抬起圆圆的头,瞪着圆圆的眼睛,眉毛微微挑起,露出标志性坏笑:“后半句是我起的,本分,严谨,前半句是编辑想的,略显浮夸了点儿。”成长在黑龙江鸡西,朴小胖带着东北人的幽默。总是自己面无表情,就逗得大家前仰后合。有网友评论说,他是符合知乎气质的答主—远看不起眼,但走近了细细观察,越发觉得有滋味、有魅力。居住在二环内,工作在一环里。一辆 Master 牌自行车,是他在北京的交通工具。每天上下班时段,在这个大国首都核心的交通要道上,都能看到他悠然骑车经过的身影。同事们对这辆擦得锃亮的自行车做了点小动作,在 Master 后贴上了“of xieyin”,意指他是“谐音梗大师”。虽然并不算胖,但他总认为自己还需继续完成减肥大计;作为从事古建筑修缮保护的专业人士,日常工作他总要爬上爬下,去勘察、检测建筑状况,记录施工过程,因此给自己取名—飞檐走壁朴小胖。
    特别的 30 岁礼物
这份特别的礼物,他很早就开始酝酿了。他每一次在知乎上的认真答题,都是在为这份礼物“添砖加瓦”。他敬仰的日本建筑史学者太田博太郎,写出建筑史领域经典之作《日本建筑史序说》时,只有 27 岁。朴世禺受到鼓舞,下决心要在 30 岁前完成一本个人专著,“算是给自己 30 岁前的学业与不务正业一个交代”。8 年前的夏天,正在复习考研的朴世禺,得知专业课试卷上只有 5 道问答题后,决定把知乎当成自己模拟考试的习题册。一
边总结所学知识,一边找到考研感觉,他每一题都答得认真严谨。“把回答当成论文,慢慢写,慢慢攒,没想到一直写了 8 年,成了一个谱系。”后来,有出版社通过知乎联系他,商定出书事宜,他借此机会整理了所有回答。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价人数不多,但评分很高,还获评 2020年 12 月中国好书。同期入选榜单的,还有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晋宏逵的《故宫营建六百年》
极简人生
朴世禺的成长环境很简单。
父母都在鸡西矿务局工作,在这个类似“独立王国”的系统里,他一路上学,读的都是矿务局系统下的一小、二中、一中同学、朋友全都在系统内,相互都认识。妻子和他青梅竹马,岳父母和父母是大学上下级校友,共享同一个班主任。因此,双方父母的社交圈高度重合,他和妻子的婚礼也被办成了家长的校友会。
他从小就对建筑画图着迷。父母常会在家里放一些采矿设计的蓝图、施工图,他觉得“图纸很好看”,后来大学专业就选择了建筑设计,“能画图就挺开心”。
在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获得硕士学位后,他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妻子也从事建筑相关工作。矿业体系陪伴了他的童年、少年,建筑行业陪伴着他成年之后的生涯,乃至整个人生。
他目前的生活极其简单,甚至到了单调的程度。每天早上 8点去故宫上班,下午 5 点半(夏天)或 5 点(冬天)下班。回家后不是看书,就是睡觉。仅有的一点运动,不过是工作间隙在故宫里骑车或步行穿梭,以及下班后妻子拖着他下楼散步。
他常年在停放自行车的地方,以同样的视角拍摄当天护城河东北角的照片,“好多人以为我在搞艺术,其实没有什么特别意义,就是那个地方有一小块稍微坏了一点,是一个很好的标记”。
他很少为工作以外的事操心,眼镜坏了都由妻子帮忙配换。平时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偶尔陪妻子看看宫崎骏、梦工厂的动画。
他是过敏体质,不养宠物。一只和他“有羁绊”的猫,是读研时总趴在他电脑键盘上取暖的豆豆,如今也去世了。
每一本书都是工具书
真实世界里,朴世禺过着简单的生活,但他的精神世界,却另有一片广阔天地。
他对所有建筑都有兴趣,对所有相关书籍都痴迷。买来的书,堆满了家里的 10 个书柜。为了放置这些书柜,他还自己动手改造了家里的布局。
他很少看“闲书”,甚至不认为有什么书算是闲书。因为不管读什么书,他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知识,“每一本书都是工具书”。
他上次看小说,还是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看的《圣殿春秋》。他关注的,也不是内容和情节,而是书中关于怎么盖教堂的技术描述。
“一般人只看故事情节,把那部分跳过去。而我就看得特别开心。因为作者对这个行业相当了解,所以他描述的好多技术问题还是挺靠谱的,而且他的表达很有趣。”
他近在读《书籍的历史》,讲述印刷书籍如何诞生和传播。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他近负责一项测绘文渊阁的任务。
“文渊阁的设计应该非常精密,测完觉得可能四库全书的开本决定了它的书架的尺寸,进而决定了建筑的尺寸,所以我就想接着看看书的开本是怎么定的,就找这些关于制造、裁切的书来看。”
他遇到问题喜欢钻研,但有时候也会跑偏。说到这一点,他忍不住轻笑了一下,像是在自言自语一样地喃喃道:“领导给的任务是测绘,我却开始看造书。” 
但是,笑完之后,他的表情很快又回归了淡然,看不出一丝 情绪,“什么都看一下,挺有意思的。”
好问题永远是位的 
朴世禺不仅花大量时间获取各类新知识,还喜欢通过在知乎 答题,总结和输出建筑专业知识。知乎不仅是他的习题册,还成 了他深度思考问题、与他人交流的重要空间。 
他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知乎答题标准。在知乎答题比写论文轻松,“因为不用交代背景,默认提问者知道,也不用做文献综述”。 
他对问题十分挑剔,只有好问题才能激起他的回答欲望。他关闭“付费咨询”功能,拒绝无聊提问,“也不确定自己的经验 对别人有没有帮助,拿到钱心里还有愧疚”。 
在他看来,永不过时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华表为什么要叫作华表?”知乎的这个问题下,大多数人都觉得无聊,他却格外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