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科学探索
每一天,我们都会问自己和他人大大小小的一些问题。动物学家可能会问:“毛毛虫是如何蜕变成蝴蝶的?”教育工作者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个学生会有这样的表现?"经济学家可能会问:“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的经济福祉?”在美国,选民可能会问:“谁有资格担任我们的下一任总统?”虽然我们问题的类型和范围是无限的,但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希望找到答案。作为人类,我们迫切地想要知道:为什么事情会是这样的?当面对一个新奇或令人困惑的情境时,我们的本能倾向是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起因和经过。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所有人都是研究人员。研究就是我们试图理解周围世界时回答问题和提出假设的过程。当我们试图寻找日常问题的答案时,我们就是在开展研究。我们为了完成学位论文、正式发表的文章、有资助或没有资助的项目而开展的活动,就是正式的研究。正式的研究一般需要通过系统的工作步骤,来帮助研究人员提高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它涉及找寻数据的模式或不规则性,以及得到问题的初步答案,并反过来构成后续研究的基础。
出于某些原因,有时解答疑问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首先,作为人类,我们有时会用不同甚至不正确的方式观察事物。观察同一事件的人,通常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将事件的细节联系起来,得出关于事件原因的不同结论。其次,我们经常过度简化我们周围的事物。为了理解某种现象,我们经常会将其简化为关键要素,导致能代表该现象真实本质的丰富细节被忽略了。后,我们有时无法找出或解释影响正在研究的情境的变量。例如,在得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佳是因为懒惰的结论时,我们可能没有认识到学生有学习障碍或负面消极的家庭生活,或者她根本没有被有效地教授课程内容,而这些都会对她的课堂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解答重要问题,我们经常运用研究程序,并采用同行评议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得出合理、可信和解释得通的结论。研究涉及以下内容的确定:
1.我们想要研究什么?(研究准备)
2.为什么研究它很重要?(确定我们已经知道的)
3.我们如何研究它?(选择研究设计方案)
4.如何好地获取信息?(从访谈、观察和文档中收集信息)
5.如何好地分析或解释我们获得的信息?(总结和解释信息)
6.如何以及与谁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报告结果)
7.如何验证我们的结论?(确认结果)
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研究人员设计了许多组织框架。组织框架可以被认为是路线图。路线图让旅行者有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可能性。虽然地图没有指定确切的路线,但你会尝试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驾车穿越一个国家吗?可能不会!同样,研究人员也不应在没有组织框架的情况下启动研究项目。组织框架的建立为研究人员确定了研究问题的本质特征和获取答案的可能性。正如旅行者可以使用地图做出关于其路线的重要规划一样,组织框架也允许研究人员做出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研究本质的重要决策。因此,在开始研究之前,研究人员必须熟悉重要的组织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