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节 “问题”中学生的问题

孩子到了中学阶段,往往会变得跟以前不太一样,给人一种换了个人的感觉。同时,他们也会出现新的行为问题。如果说在小学阶段,孩子们较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时间观念不强等问题,那么中学阶段则主要集中在被人际关系困扰、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遇到情感问题等方面。

那么,为什么到了中学阶段会遇到这些问题?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受之影响,那时候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父母、长辈往往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就像很多人听到过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溺爱的结果是,一个个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处事习惯,不会换位思考,个性特别强。由于缺少共情能力,无形中使得自身的人际关系较差。

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发展十分重要,人生的诸多问题说穿了都是关系问题。人这一生几乎都在经营关系,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陌生人的关系,以及和自己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功利关系,而是一种联系或联结。有人说,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就是这个道理。关系好了,一切才会好。实践证明,人际关系影响一个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求知水平,决定了其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可以说,很多孩子特别是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偏差,多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或者人际关系不佳所造成的。

我曾接待过一个叫沛然(化名)的孩子,她是家里的独生女。上高中后,不善言谈的她和同学相处不够融洽,因为她对别人总是存有戒心,别人也不愿和她交往。她觉得是同学做得不对,不理解她,故而天天板着个脸,心里挑别人的毛病。例如,她认为汪同学说话没过大脑,和汪同学说话就是对牛弹琴,错不在自己;刘同学家里送来那么多小食品,却很少分给大家品尝,太小气太没人情味了。开学一个学期了,沛然没有交上一个朋友,她情绪始终很低落,在学校变得很不快乐。

生活也好,学习也好,都是在内心舒畅的状态下才能完成得更好。沛然看这个不顺眼,和那个谈不来,内心天天处于压抑状态。一个学期下来,她的学习成绩很糟糕。老师找她谈话,父母向她施加压力,她的心理防线终于垮了,于是开始上课犯困,晚上失眠,作业完成质量也大打折扣。妈妈领她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她患上了焦虑症,从此不得不辍学在家。父母多次动员她返校上学,但她把上学看作上刀山下火海一样。

说到底,人际关系成了她无法跨越的障碍。父母对她的前途忧心忡忡。父母并不知道,孩子不良的人际关系其实也和他们对孩子的问题处理不当有关。父母的人际关系、处世态度、人生格局、思维模式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处理方式不科学,只会让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我还接待过一位名叫耀武(化名)的学生,他家住在农村,爸妈为了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城里买了房子,耀武上了本县的重点初中。初二时,在一堂语文课上,耀武玩手机被老师逮个正着,老师不但没收了他的手机,还让他站了一节课,从此他就和老师杠上了。他认为老师有意找他茬儿,“玩手机的又不是我一个人,老师专拣软柿子捏。把我的手机没收了,还让我站了一节课,让我太没面子了。既然你给我不留情面,我也没必要对你客气了,反正我看你也不舒服!”

从此,耀武几乎完全不听课了,还爱在课堂上搞一些恶作剧。他时不时缺课,还公开去网吧玩,无奈之下老师请了父母。父母不懂得和孩子共情,完全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对孩子严厉批评,结果师生关系越来越糟。孩子向父母提了要求:“你们给我转学我就好好上,我一天也不想在这个破学校待了,我讨厌看见语文老师!”转学后,耀武同学的成绩依然不见好转,因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他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

还有一个名叫王献(化名)的学生,与耀武情况不同,他不是师生关系出了问题,而是处理人际关系不够理性。王献从小学过数年武术,在同学眼中比较讲义气。上初三时,王献身边总有几个孩子围着他转,朋友们的拥戴让他感觉很好,觉得很威风、很荣耀。被溺爱、娇惯长大的王献,把自己看作班上的核心人物、学校的风云人物。他认为,只要他出面,别人都应该给他面子。对不识趣的人,他就要给点颜色看。如此错误的认知,自然导致了错误行为,惹是生非在王献这里成了家常便饭。为了彰显自己的义气,哪个哥们儿受欺负了,他都会出面伸张“正义”。

有一次,王献接受同学的请求,参与了打群架,结果造成一个孩子轻伤。他和两位同学被学校开除,随从的三个伙伴被学校记大过。王献离开学校后,没有接受教训,后来参与群殴械斗,被判刑五年。王献并不知道,接二连三惨痛的教训是错误的价值观所致,进一步讲,是不良的择友观和非理性的人际关系导致他的法治观念淡漠,终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

其实,中学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成长变化,也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但由于能力还有所欠缺,于是不断寻找自己的价值感,拓展自己的行为边界,抑或寻找自己人际关系的舒适区。换而言之,中学生一方面在挣脱旧有的成长状态和诸多束缚,学做自己,学做成人,却又难以摆脱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惯性;另一方面由于共情和理解能力不足,使得他们较少有换位思考意识,难以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在短期内走出人际关系的泥淖,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他们自身情绪的不稳定,愈发表现出叛逆、易怒、粗鲁、矛盾、捉摸不定等特质。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越来越凸显,其实也受互联网快速发展、家庭教育引导不足、学校应试倾向较为严重等影响,需要家校合力来应对。但首先需要发力的是家庭,即父母要多关注进入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变化,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帮助其认识到问题,一起找到解决之道,进而从完善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入手,使他们在接纳自我的同时,接纳他人,接纳生活的环境,顺利走过青春期。

沉迷网络不能自拔

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公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与便捷、大大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同时,也给众多家长带来了烦恼。如果做一个“当代父母头痛的一件事是什么?”这样的社会调查,结果可能是不约而同的答案——“沉迷网络”。

互联网、移动网络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曾听到有家长这样倾诉——

“我的孩子上课玩手机,被老师没收了,孩子逼着父母向老师要手机,没有手机就不上学了。孩子说手机是学生的基本装备,没有手机就没有上学的动力!”

“我的女儿放寒假后,疯狂玩电脑,每天都要玩到凌晨,假期作业基本没做,马上就要开学了,女儿一点儿也不着急,完全没有写作业的意思。再有半年就中考了,我心里着急啊!我一催促,女儿就和我急,我真的没招了!”

“学校放了几天假,我儿子完全泡在网上,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没日没夜地玩。儿子玩得如痴如醉,每天只吃一顿饭。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让他爸爸把网络断了。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儿子放下狠话:‘你们这样做会后悔的!’狠狠地把门一摔,两天没回家!”

“自从儿子有了手机,夜里玩到凌晨一两点是常态。由于上课犯困,他的成绩直线下降,老师请家长后,我把他的手机没收了。没几天,儿子用他的压岁钱又买了一部手机,和父母玩起了捉迷藏。我曾经苦口婆心地跟他交流过,声泪俱下地给他谈我的担心,可他一点儿没有收敛的意思。自从玩上了游戏,我发现他心肠变硬了,不顾父母的感受了。”

“我的儿子上中学前是优等生,那时的他人见人爱。姥爷为了奖励他,给他买了手机。从此,儿子完全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为此,我也打过骂过他,他也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改正。但坚持不了几天,就旧病复发,沉迷于网络中不能自拔。现在儿子上初二,学习成绩在班上倒数。姥爷肠子都悔青了,后悔不该给外孙买手机!”

“我儿子玩手机的时候,我和他说话,他根本不理我。有一次我叫他吃饭,连续叫了十多遍他头也不抬,继续玩手机。忍无可忍之下,我把他的手机夺过来摔了。儿子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动手打了我,眼神中充满杀气。那一刻,我感到儿子非常陌生。我真想不明白,手机怎么能比爸妈还重要呢!”

……

实际上,我本人也亲眼看到身边一个孩子因为玩手机成瘾,十五岁就辍学在家,每天玩十多个小时的网络游戏。他在手机上打游戏、聊天、读玄幻小说,基本每天只吃一顿饭,且大多是叫外卖。玩到深夜感到饿了,就吃一些方便面等垃圾食品。这个孩子已经严重营养不良,瘦得皮包骨头。更为严重的是,他的眼睛近视达到了900多度。爸爸妈妈试图改变他的现状,不让他玩手机,他就以割腕、跳楼等手段威胁爸妈:“反正我活着也没意思,只剩下玩手机这么点有趣的事情,你们还要干涉,我干脆死掉算了!”爸爸妈妈出于无奈,只好听之任之。

无节制地使用手机破坏了无数原本和谐的亲子关系,葬送了不少孩子的未来。孩子到了中学阶段为什么格外沉迷于手机?背后有怎样的原因?有专家指出,其实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外部因素。智能手机背后连接的是互联网,而互联网内容混杂,多数网络游戏是以扮演角色互相砍杀为主,充斥着暴力、欺诈、色情等内容,让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有媒体报道,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公安局曾破获一个拦路抢劫团伙,在询问其主要成员犯罪动机时,一个刚刚年满十五岁的少年这样表述当时的心理状态——“当时我们已经玩了五个小时的游戏了,脑子里都是打啊杀啊,非常兴奋。身上没钱了还想玩,一走出网吧,正看到一个人路过,仗着人多,就一拥而上……”网络游戏中的不健康内容的确会影响青少年,不止在价值观、道德观层面,也在行为和习惯层面。

还有一个外因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2021年7月20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发布了《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触网低龄化趋势更为明显。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互联网普及率为94.9%,比2019年提升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70.4%)。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孩子们首次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伴随这一现实的是,玩网络游戏的门槛并未提高,虽然网络游戏平台推出了青少年网络防沉迷机制,但现实中往往并未产生实际功效。

至于内因,则是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与父母、老师、同学关系常会出现问题。现实中的心理或情感受挫、父母的不理解、学业上的巨大压力等,使他们更愿意到虚拟世界中获得安慰,或逃避现实中的困难。但由于他们本身自制能力有限,很容易滑向沉迷。

可以说,智能手机、网络游戏成了无数父母的梦魇。怎样才能让孩子科学使用电脑、手机,与之和谐相处?怎样才能让电子设备成为孩子学习和娱乐的帮手呢?怎样能让孩子把玩手机的经历转化为成长动力呢?如何才能把人人诅咒的“坏事”变成真正的好事呢?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会深入探讨这个大家关心的
话题。

来自异性的情感困扰

中学生处在青春期,异性间的互相吸引,是人性的正常表露,同学间产生好感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由于生理发育早熟、心理发育还不健全等原因,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处理感情问题。因此,不少孩子因早恋而荒废学业,甚至辍学。一些孩子因感情问题,做出过激行为,比如离家出走,报复老师、家长,甚至殉情、轻生等。

背后的原因是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变化处在一个转折点上,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个体对自己在体态、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会产生某种神秘感,甚至不知所措。之于女孩,往往由于乳房发育而不敢挺胸,由于月经初潮而紧张不安;之于男孩,则容易出现性冲动、遗精等,这些都将对中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带来很大影响。

我在做教育咨询过程中,就看到过不少令人叹息的案例。案例中的孩子大多是高中生,他们因为问题得不到科学处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案例1:小倩,十六岁,上高中一年级。身为化学课代表的她,对学习委员小刚产生了好感。因为班级工作,他俩经常一起合作。交往一段后,二人的情感急剧升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做了这个年龄段不该做的事情。由于小倩经验不足,对自己怀孕一无所知,因腹痛到乡镇医院就诊,被误诊为阑尾炎。医治数天无效,由于出血过多,生命垂危。情急之下,张倩被送到中心医院,被诊断为“宫外孕”。为了保住生命,做了子宫切除手术,以致终生不能生育。迫于舆论压力,小倩从此辍学,小小年纪就到外地打工去了。

案例2:小凯,十七岁,上高中二年级。一路走来,他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老师们很看好他,父母也因他而感到骄傲。高二下学期,小凯和一个转学来的女生小润谈起了恋爱。从暗送秋波到传递字条,从书信往来到私下频频接触,分心的结果是小凯成绩大幅度下降。小凯以为自己找到了世界上真挚的爱情,和伟大的爱情比起来,学习不算什么,于是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写情书上。在错误观念的支配下,小凯经常缺课,甚至不交作业,在感情的漩涡里陷得很深。此事在班上闹得沸沸扬扬。小润的父母得知此事后,在干涉无效的情况下,强制给小润转了学。心上人的转学,让小凯极度失落,天天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经诊断他患上了抑郁症。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小凯的病情虽然大有好转,却再也振奋不起精神。后来的高考,他考了一个职专。班主任非常痛心,一个本应考上名校的优等生,被早恋毁了前途,可见早恋之花害人不浅。

这些案例反映了早恋的不良后果,也折射出中学阶段孩子内心情感问题往往不为人所知,具有隐秘性的特点,到了遮不住的时候才求助父母或老师。因此,及早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和处理情感问题,是中学教育的重要课题。而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会在随后的章节中一一道来。

除了对异性的情感问题,中学生还会有容易焦虑、受挫、逆反、过于依赖等心理问题。他们一方面情绪不稳定,另一方面人格不够完善。例如,有的中学生抱有各种各样的幻想,为了将其变成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不能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时,就容易产生挫折,陷入焦虑。如果挫折的障碍与压力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则容易给他们带来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紧张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和情感问题一样,中学生的情绪问题也需要父母加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