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一、 千古奇书 《易经》 之谜

【题记】 《易经》 是中华上古三大奇书之一, 被誉为 “大道之源、 群经之

首”, “经典中的经典, 哲学中的哲学, 智慧中的智慧”, 堪称中华文化的源

头。 古今中外, 许多名人对 《易经》 推崇备至。 唐朝名相虞世南曾说: “不读

《易》, 不可为将相。” 药王孙思邈有言: “不知 《易》, 不足以言太医。” 著名

科学家钱学森把 《易经》 称为 “科学的经典”,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 “《易

经》 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 那么, 这部充满神秘色彩的千古奇书成于何时?

作者是谁? 所言何事? 究竟有哪些未解之谜?

伏羲画卦蕴天地

《易经》 与 《黄帝内经》 《山海经》 被誉为中华上古三大奇书, 之所以称

为奇书, 一是内容神奇深奥, 令人叹为观止; 二是成书年代久远且原始作者不

详。 《易经》 有三部, 即 《连山》 《归藏》 和 《周易》, 其中前两部都遗失无

存, 只有 《周易》 流传下来。 班固在 《汉书·艺文志》 中说: “易道深矣, 人

更三圣, 世历三古。” “三圣” 指的是伏羲、 周文王和孔子, “三古” 分别指

“三圣” 所处的时代。 也就是说, 伏羲、 周文王、 孔子三代圣人都参与了 《易

经》 的创作, 时间跨度长达四千年。

传说上古时期, 中华尚处于母系社会, 华胥国有个美丽的女子华胥氏, 偶

尔在雷泽看到一个巨大的脚印, 便好奇地踩了一下, 于是就有了身孕。 华胥氏

怀孕十二年后, 生下一个人首蛇身的儿子, 取名伏羲。 因为在古代十二年为一

纪, 当地人为了纪念伏羲诞生, 特将地名改为成纪 (今甘肃天水)。

中国古代帝王世系中, 伏羲被奉为 “三皇之首” “百王之先”, 地位十分

显赫。 孔子在 《周易·系辞传》 中道: 上古时期, 伏羲统治天下, 仰观日月

星辰, 俯察山川地形, 察看鸟兽之迹与植物生长, 近取法自身, 远效法万物,

于是创作八卦, 以此通晓神明之德, 类比万物情状。 孔子还说, 伏羲画八卦时

得到了天启: 远古时, 一头生有双翼、 龙首马身的神兽, 背绘图案, 身覆龙

鳞, 凌波踏浪, 如履平地, 由黄河进入图河 (今河南孟津境内), 游弋其中,

人们称之为 “龙马”。 伏羲见后, 把龙马背上的图案画了下来, 称为 “河图”。

不久, 洛水又出现一只大龟, 负书献给伏羲, 称为 “洛书”。 伏羲受河图洛书

启发, 画成了八卦, 完成了对 《易经》 关键的奠基。 这也是 《易经》 成书

中神奇的一部分。

1987 年, 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洛书龟玉片, 距今约五千多年, 或可证实

河图洛书的存在。 但河图洛书的具体来由, 仍是中华文明史上的千古之谜。 2014

年, 河图洛书传说被列入 《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八卦创立后, 按一定方位分布在圆周上, 一个模拟的世界图景诞生了。 八

卦的每一卦都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比如乾卦, 于自然代表天, 于人代表君

子、 男人或父亲, 于动物代表龙或者公马, 于性格代表强健进取, 于五行属

金, 于身体代表头……再如坤卦, 于自然代表地, 于人代表小人、 女人或母

亲, 于动物代表牛或母马, 于性格代表包容柔弱, 于五行属土, 于身体代表

腹……一言以蔽之, 八卦就是浓缩的世界。 但此时的八卦, 是相对静止的, 还

没有文字描述, 不具备预测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