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摘自——《自在独行》


1.“莫言”二字。这两个字真好,可惜让别人用了笔名。我现在常提一个提包,是一家聋哑学校送我的,我每每把有“聋哑学校”字样亮出来,出门在外觉得很自在。
2.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地有着它的灵性。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它,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这样的人是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3.天上是一轮新月,水里是一轮新月,垂一杆钓竿,盯着那浮子,一截剥了皮的小小的高粱秆芯儿:浮子不动,人也不动,手指上的脉搏已经流传到钓竿上了,思想呢,在水里沉了?
4.我坐在这石滩上,看这一河石头,或高,或低,或聚,或散,或急,或缓,立立卧卧,平平仄仄,蓦地看出这不是一首流动的音乐吗?它虽然无声,却似乎充满了音响,充满了节奏,充满了和谐。想象那高的该是欢乐,低的该是忧伤,奋争中有了挫折,低沉里爆出了激昂,丑随着美而繁衍,善搏着恶而存生,交交错错,起起伏伏,反反复复,如此而已!这才有了社会的运动,生活的韵律,生命的节奏吗?这段石滩,它之所以很少水流,满是石头,正是在默默地将天地自然的真谛透露吗?正是在暗暗地启示着这个社会,这个社会生了育了的我的灵魂吗?面对着石滩,我慢慢彻悟了,社会原来有如此的妙事:它再不是个单纯的透明晶体,也不会是混沌不可清的泥潭;单纯入世,复杂处世,终会身在庐山,自知庐山的真面目了。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身心已经是十二分地疲倦,怨恨人世上的路竟这么漫长,几十里,几十里,走起来又如此地艰难呢!且喜的是月亮夜夜在跟随着我,我上山,它也上山,我下沟,它也下沟,它是我的伙伴,才使难熬的旅途不至于太孤单、太凄凉了。在商州的丹江,一个有月亮的渡口,一个年轻人真正懂得了渡口:它是人在艰难困苦的旅途上的一次短暂的停歇,但短暂的停歇是为了更快地进行新的远征。
6.当黄昏里,一个人独独地走在沟壑梁上,东来西往的风扯锯般地吹,当月在中天,只身卧在小店的床上,听柴扉外蛐蛐忽鸣忽噤,便要翻那本塞外古诗,以为知音,是体会得深深的了。我知道,越是好地方,愈是不容易去得;愈是去的人少了,愈是值得去一趟呢。
7.人活着的目的是为了死,而的人生意义却在生到死的过程。朋友被朋友们骂着又爱着,是因了这个朋友的真诚和有趣。
8.我常哼着的是一曲秃顶歌:秃,肉瘤,光溜溜,葫芦上釉,一根发没有,西瓜灯泡绣球,一轮明月照九州。我这么唱的时候,心里就想,天下事什么不可以干呢,哼,只要天上有月亮,我便能发出我的光来!
9.在屋前种一片竹子不一定就清高,突然门前客人稀少,也不是远俗了,还是平平常常着好,春到了看花开,秋来了就扫叶。
10.以文字立身用字画养性,收藏古董让古董收藏我,热爱女人为女人尊重,不浪费时间不糟蹋粮食。到底还是一句老话: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热;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娱。
11.人是从泥土里来的,终究又变为泥土,这土彩罐是一种什么形状呢?御风罢,扶风罢,怀风罢,只有这风,风是泥土捏的东西的灵魂。
12.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和谐,我们其实不一定是万物之灵,只是普通一分子,当我们住进一所房子后,这房子也会说:我们有缘收藏了这一个人啊!
13.你瞧见那水轮下的水了吗?它是白的,因为流着叫着,它才白哩。石磨因为呼呼噜噜地响着转着,磨出的面粉才是白的哩。还有,瞧见那盆花了吗?它是开着的放着的,它也才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