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探索
  通过第一个阶段的研究实践,我们探索了“课堂观察”活动的基本步骤以及实施策略。在这里,引用一些真实的案例,展示我们的探索历程。
  2007年7月,从余杭高级中学回来,政史地组先行一步,开展“课堂教学观察”活动。实施步骤按照《课堂观察手册》进行:课前会议一课中观察一课后会议。
  1.课前策划诊断、组织学习手册,寻找一个适合的“视点”
  为落实“课堂观察式”听课,政史地组、生化组教师用一周的时间自我培训,学习《课堂观察手册》,并学会对教学行为进行记录和反思,着手设计“课堂观察”记录量表。一张“记录量表”的设计花了一个星期,内容一减再减。在反复的修改中,大家体会到,应该把记录课堂上教师做了什么、学生学得怎样作为重点,但我们每个观察者在一节课里一定要有观察重点。通过讨论,把量表的项目定位为三大块:教学环节、实施过程及教学策略、评议意见(目标落实情况)及建议。把目标落实与评议意见进行整合,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即评议教学过程的实施是否有效,作为观察、思考、分析的重点。简单来说,以学生学得如何来反思教师设计了什么、做了些什么、效果如何。
  2.实施课堂观察,课后对话交流
  本学期开始进入课堂,各教研组根据本组情况以4人至6人为一组,分成“课程”、“教师”、“学生”和“课堂文化”四个小组分别对课堂进行观察。课后会议集中评议时,听课教师有备而来,汇报交流既有对课堂的“亮点”的肯定,也指出了不足,还提出下一步改进的建议。被观察的教师对观察者提出的疑问可以随时做出解释或提出自己的想法。随后,教师们将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或片段,通过叙事或案例的形式撰写出来。
  【案例1】 历史老师张晓英的《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进程》
  上课时间:2007年7月5日第七节,观察者:全组教师
  马建云一组确立的观察点是“课程资源利用”,观察内容分四大项:资源类型、资源来源、利用方式、目标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