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一章
思维模式是什么?如何影响孩子?

“希望我的孩子能做到在学习的路上步履不停。”
——吉娜,三个孩子的母亲。

为人父母,我们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念头: 
●“糟了,她数学不太行。应该是我的遗传。”
●“他的运动能力来自我的遗传。”
●“他擅长数学和科学,但语文是弱项。”
我们的思维模式(mindsets),会决定我们对孩子说话的方式。
什么是思维模式?感谢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博士(Dr. Carol Dweck)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她的理论也正在转变社会大众看待学习和心智的观念。德韦克(2006)的研究描述了一套信念系统,即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成长型思维模式是一种坚信心智可以不断得到发展的思维倾向。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相信孩子可以不断取得更高的成就——只要肯下功夫,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则明白在学习精进的路上,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遭受挫折是常有的事,但是他们懂得,只要努力和坚持就能收获成长和成功。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成人和孩子,更关注学习、成长和改进,而不是高分或奖状,也不在乎是否貌似很“聪明”或有天赋。一个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氛围的家庭,持有每个人都能取得成功的信念。父母和孩子都相信大脑具有可塑性,心智的发展是实践、坚持、韧性和坚毅的结果。
与此相对,德韦克也提出了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这一术语。持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智力是与生俱来的,是由基因决定的内在因素,认定一个人纵然可以学习新的知识,但他所固有的智力水平却无法在后天发生改变。持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先天因素决定了一个人只在某些特定领域表现出“聪明”或天赋,而在另一些领域则没有。一个持固定型思维的成年人或儿童相信自己无法在某些领域或学科上取得成就,或者因为担心遇到困难、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对于那些不认为自己“聪明”的人来说,这会成为一种自我实现预言。
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轻易地给人们贴上“固定型思维”或“成长型思维”的标签。很少有人百分之百属于某一类型,我们往往是在某个情景下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这两种倾向。我们都认识一些有着强烈的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教师,或是她的学生,听过她的课。她相信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可以获得技能和能力的提升,她在教室里很少说“做不到”。这样的老师期望每个学生努力向上,并且相信所有学生都能达成更高的成就。在教师群体中,她是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典范;然而,在家里,当她走进厨房时,可能就变成了一个固定型思维者。她认定自己不具备烹饪才能。对她来说,烤箱最大的作用就是拔掉电源当书柜。
亲爱的读者,现在请你花一分钟时间分析一下自己的思维模式。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一套个人的观念体系,它会深远地影响你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态度。父母的思维模式会直接影响孩子如何感知和看待自己。
(本书的第二章收录了一套自测工具,家长可以试着测试一下自己的思维模式。)孩子的思维模式则会直接影响他/她如何面对挑战。抱持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即使遇到险阻,也不会轻言放弃。而抱持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则会因认为自己不具备掌握某类知识或技能的能力,而更容易稍遇困难就望而生畏,甚至从此彻底放弃努力。
固定型抑或成长型思维模式,会直接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机制。众所周知,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自我认知会造成极大影响。在某些特定方面,父母往往会不自觉地戴上有色眼镜看待孩子——“小约瑟夫生来就擅长数学”,“帕特总能提出很棒的问题”,“凯瑟琳就是特别善于解读文学作品”……然而,这类听起来特别正面的评价,其实都是固定型思维在作祟。这些评价都着眼于他们“是谁”,而不是他们做了什么或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经将某些事归因为某种固有的弱点呢?是否偶尔闪过这样的念头,甚至直接对孩子说出口?“女儿像我,毕竟我也搞不定数学。”或者“他的阅读不行也情有可原,我也从不喜欢阅读。”(Ricci, 2013)
转变思维模式
要破除“智力固定不变”这一观念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只要采用适当的培育和教育方法,日积月累,思维模式是可以发生转变的。这个转变当然难以一夜之间就完成,毕竟许多成年人长年以来形成的固定型思维可谓根深蒂固。这并不是一种过错,固定型思维可能从小就嵌入到了我们一些人的脑中。有些人可能自认为在后来的学习工作中完成了自我转变,但仍然需要不断努力才能维系,否则一不留神,固定型思维模式就会在细微之处卷土重来。
例如,曾经一位有学习障碍的天才学生(具有学习障碍,却在某些方面极其优异的学生)给自己的母亲打电话,说起自己大学里的选课表。这位母亲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几年前就“转变”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并且自豪地分享了她在家中营造成长型思维环境的行动。但是当她听到孩子选了一大堆课,诸如微观经济学、国际商务、会计学、传媒分析还有管理学,而且最早的课是早上8点时,她注意到埋藏在她心中的固定型思维想要尖叫:“你疯了吗?你注定要失败的!”但是话到嘴边她又吞了回去,在电话里对儿子说:“这听起来像是一张充满挑战的课程表,我相信通过不懈努力,你能够做到。”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凭借努力、坚持和意志力获得成功,这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信念所在。
有关大脑的研究
心智水平是可以训练和改变的。学界在这一认知上的转变,部分地归功于脑的功能和结构研究技术的进步。近年来的大脑研究推翻了智力是“先天固有”的认识。诸多正式或非正式的研究表明,适当的挑战和刺激可以促进大脑发育。近期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更不断强调了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这一概念。神经可塑性是指大脑具有在我们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改变、适应和“重新连接”的能力。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中风的后续恢复。亲眼看见过中风病人病后逐渐恢复的过程,其实就是近距离见证了神经重塑的过程。中风发生之后,大多数病人的脑几乎立刻就开始了重新联结,病人也就开始逐渐恢复说话和运动的能力。然而,这需要中风患者付出相当艰苦的努力,辅以专业性物理的、职业的和语言的治疗,才能重新获得失去的大部分功能。中风后大脑“重新连线”的过程就好像在一张熟悉的城市地图找一条新的路线,目的地不变,5周围的景色也几乎一致,但是大脑还是要摸索新的路线以完成一项常规任务。神经的重塑同时以两种方式进行: 不断建立新的联结和消除不再频繁使用的联结。(Ricci, 2013)
神经可塑性是大脑具有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改变、适应和“重新连接”的能力。
如今脑神经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以及我们自己的养育方式。它直接影响了成年人对孩子潜力与成就的认识和期望。当父母和孩子(当然还有老师们)懂得了大脑及其所蕴含的潜力时,他们就能亲眼见证大脑对学习的影响力,思维模式也会随之转变。
智力和智力测量
提高智商(IQ),这可能吗?密歇根大学和伯尔尼大学开展了一项联合研究,试图探明提升智商是否真的有可能。从2008年开始(Palmer, 2011),项目组要求参与者在电脑上进行一个图形记忆游戏。每当屏幕上显示一个图形时,受试者会在耳机里听到一个字母。图形和字母按一定节奏不停变换。受试者所要做的就是当再次看到曾经出现过的图形,或者再次听到之前听过的字母时做出反馈。相同的图形或者字母重复的时间间隔越长,难度自然也就越高。研究人员发现,当受试者通过练习,在这个游戏中逐渐取得更高得分时,他们在IQ测试中的得分也有所提升(Palmer, 2011)。
研究6和其他类似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智力的可塑性。这既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许多家长和教育者难以理解的一个概念。毕竟,人们对于认知科学知之不多。当我们向一些家长和教育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认知能力测试或者IQ测试,到底是在测什么?”没有一个人能立刻作出自信的回答。而考虑过后,最常见的回答也不外乎这么几种:“孩子的本领”,“孩子有多聪明”,或者“他们先天的能力”,等等。比他们的回答更令人惊讶的是,有更多家长和老师完全回答不出这个问题。父母和老师们经常会得到孩子们参加天赋儿童筛选项目、特殊教育筛选项目或智商测试等各种智力测验的分数,然而,竟然有这么多人不知道这些测试的真正意义。
智商测试和认知能力评估是用来识别“天赋和才能”的,而不是用来衡量先天的、遗传的智力因素的。IQ测试测量的是已得到开发的能力。如果孩子恰好有机会发展了这些评估中衡量的那些推理能力,往往就能得到高分。但是如果孩子从未有机会发展某些特定的推理能力,那么这项评估的结果就不值得关注。爱荷华大学的教育心理学教授大卫•罗曼(David Lohman, 2002)曾总结,一个人的能力是在校内和校外的各种经历中得到锻炼,并发展起来的。当父母和教师们面对“智力测试”分数时,他们往往会对孩子做出预设,在心里为孩子的发展潜力设定一个域限。

潜能与勤奋的作用
潜能,这个词代表了可能性和期待。然而,很多时候这个词被用在了不合时宜的地方。比如这样一句话:“他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潜能”或者“我们能帮助你的孩子充分拓展潜能”。问题是,潜能是否真的可以用“完全”“充分”来描述?它是那种可以在成绩报告单上显示的东西吗?既然是潜能,就不可能“完全”: 它永无止境,我们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所学习的知识和所经历的事情会越发复杂和富有挑战性。成长不止,潜力就永远不会达到顶点。在2008年,许多人以为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eal Phelps,“飞鱼”)在拿到人生第十块奥运奖牌时,就已经达到潜力的极限了,但是在2012年奥运会上他再创传奇,一举夺得8枚奖牌而载誉归来。相信智力、才能、技能,甚至竞技体育水平能够不断提高,会激发人们不断进取。(Ricci, 2013)
我们每个人天生具有潜能。只是我们可能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具备先天的特长或才能。这些特长的呈现形式千差万别——体现在肢体、创意、人际、学术、竞技、音律、艺术等方面——拥有无限可能。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优势,与同龄人相比,有的孩子生来就有更明显的优势或才能。对于这些在特定领域拥有突出优势的孩子而言,他们的才能应该得到充分发展。然而,同样重要的是认识到其他孩子同样可以齐头并进,甚至超越他们。

每个孩子都具有先天的特长或才能,特长的呈现形式千差万别——体现在肢体、创意、人际、学术、竞技、音律、艺术等方面——拥有无限可能。

回想一下,你一定有过花了更多时间来学习一项新技能的经历。可能是练习身体协调性、演奏乐器、学习语言、使用高科技设备或者学一种新的烹饪方法。8一旦你学会了这项新技能,它就成为你的特长。事实上,你很可能已经超越了许多已经掌握这些技能好几年的人。作为成年人的你,有动力、内驱力和毅力去达成一个你认为重要的目标,并且愿意投入时间去学习和磨炼。没有人能剥夺你的学习机会,没有人告诉你这对你来说“太难”或“这个小组、团队或艺术课不适合你”。没有人在你学习的路上设置障碍。然而,当面对孩子时,我们有时却会这么做。对孩子而言,恰恰是家长和学校制度,破坏了他们的学习机会,对他们寄予过低的期望,或者过早将孩子带离富有挑战性的环境。诸如此类的种种原因,抑制了孩子潜能的发挥。我们常常下意识地以大人的标准来评判孩子,这会成为孩子学习的障碍,其中最主要的情形之一,就是用完成一个任务的速度来衡量大人和孩子的潜能。(Ricci, 2013)
现代社会注重效率,越快意味着越好。如果我们没能在2分钟内拿到自己购买的那杯低咖啡因、脱脂、特浓的大杯焦糖拿铁,我们会很生气。网络通信不畅时,我们会不耐烦地连续点击几十次(你有没有过因此重复下单的经历呢?)。开车时,如果前面司机的车速太慢,我们就会按喇叭或大声抱怨。如果让父母或者教育者描述一个聪明的孩子,“做事快”很可能备受青睐,成为遴选的依据。而那些做事不那么快的孩子往往被罚坐冷板凳。关于这个问题,卡罗尔•德韦克曾对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一些教育工作者说: 
我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认为快速做完数学题就等于擅长数学的国家。其他许多国家都只认为学生解题的耗时与其数学能力和熟练程度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在数学学习上所花的时间,根本不足以造就杰出的数学家。
我们需要给自己一点空间,深吸一口气,认真想一想,就会意识到进步的关键不在于学得多快,而是在于坚持和努力。
贯彻成长型思维,营造成长型家庭环境

本书的核心目的在于协助读者在家中营造一种相信智能具有可塑性的家庭环境。每一位父母都应该由衷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与此同时,孩子也需要树立相同的信念。最重要的是,认识到未来的可能性蕴含在努力之中,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所收获。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要深入理解这一信念体系,就需要学习和理解大脑及其所有的可能性。(有关大脑的信息,请参阅第四章。)最近数年来,神经科学的研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有关大脑的知识,对于激发努力和内在动机意义深远。
家庭的思维模式为什么重要?
卡罗尔•德韦克(2010)针对纽约市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表现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在学生们学习了大脑的特性,并且确信智力具有可塑性后,他们的成绩显著提升。研究显示,许多学生在进入初中时,已经持有了固定型思维模式,相信智力水平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Dweck, 2010)。无独有偶,在华盛顿特区城郊的一所致力于改变学生思维模式的学校里,我们所收集的学生反馈和访谈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六年级孩子认为自己在学业上的优势和弱点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面对这些数据,我们不禁要问: 孩子们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形成这种思维模式的?
为了解答这个疑问,我们在同一地区启动了另一项研究(Ricci, 2013)。我们开始在幼儿园搜集关于思维模式的数据。我们在秋季开学的时候就对幼儿园学生进行调查,询问他们对于“智力”的认识。调查同时覆盖了富裕地区和条件相对10较差地区的幼儿园,结果发现100%的孩子都表现为成长型思维模式。
幼儿园的孩子都认为自己可以学到很多,可以有所成就。他们热情饱满,充满希望,渴求获得社交和智力方面的新知。在掌握了这些乐观的数据后,我们进一步调查了小学一年级学生对智力的看法。此时有大约10%的学生表现出固定型思维模式,绝大多数学生依然表达了饱满的求学热情,只有少量学生认为有的学生生来就更聪明,智商是我们无法改变的。继续用同样的方式询问二年级,而这一次,约18%的学生开始表现出固定型思维模式。
你是否发现了一种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学生认定智力是一个人的固有特性。他们开始认同“有的人天资聪颖,而有的人平平无奇”这一说法。跨度最大的转变发生在二、三年级之间。对三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这一比例飙升到了42%。我们的相关发现请参看表1。
这些数字清晰地发出了信号: 我们必须尽早把成长型思维模式注入孩子们的观念之中,将人人都能成功的信念深植于每个孩子的心中。在孩子们第一次走进幼儿园时,五岁的他/她跃跃欲试地想要学习,并且相信自己能行。这时大人们需要做的,就是捕捉这样的思维模式并予以强化,确保其能贯穿孩子的一生。那么,这一目标如何实现呢?
我们必须尽早把成长型思维模式注入孩子们的观念之中,将人人都能成功的信念深植于每个孩子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