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一篇 那些以爱为名的伤害——十种界限失守的关系陷阱

陷阱一 是刚刚好的爱,还是被控制的爱?

很多人给予亲近之人所谓的“爱”,是自己认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是“自己”看重的爱。

爱要刚刚好。

自以为是地为别人好的爱,那是控制。

擅自决定别人应该怎么回应的爱,那是操控。

过于看重“自己”的爱,就会忽视别人的存在。

没有界限和尊重的爱,大多是以爱为名行满足私欲之实的控制或操控。

只有尊重别人和维护他人的界限,爱才能刚刚好,不能以爱为借口,随意侵犯和占有别人的欲望,失去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越是亲近的关系,越需要尊重,因为关系亲密,容易把对方的东西想成是自己的,剥夺了对方的主体性,并用自己的意念去控制对方。

爱一个人需要学习,才能把不成熟的爱,转化为成熟的爱。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就如孩子会成长,不会一直待在父母身边,他们有他们要追逐的人生,有要实现的自我价值。

被剥夺自主的孩子

不成熟的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玩偶。指挥孩子、左右孩子,把自我意念延伸至孩子身上。自己怕寂寞,就要孩子停止成长,停止交友,停止恋爱,停止追逐梦想,徒留一具没有思考能力的躯壳。

绘本《手,琵琶鱼》讲了一个故事:妈妈生了一个白皙漂亮的小孩,妈妈很爱这个孩子,将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个孩子“饭来张口”,也不需要走路,因为妈妈会背着他走。

直到有一天,妈妈累了,想让孩子拿食物给她吃,但孩子说因为从来不需要用到手,所以手萎缩不见了。妈妈转而要求孩子背她走,因为她腿很痛,没想到孩子又说,自己从来没有在地上走过路,脚也不见了……

妈妈发现这个孩子完全不符合她的期待,像个废物一样,一气之下把孩子扔进海里,任由孩子在海中浮沉,孩子不停地哭,期待能重新回到妈妈的怀抱。

这故事让你联想到什么?这种宠溺和满足的行为,看似是爱孩子,却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

无限的满足,却养成一个只剩下大嘴巴的孩子,最后被妈妈嫌弃和痛骂,并丢到海里。这骤然的遗弃,让惊慌失措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总是得不到父母的认同或肯定,常常被嫌弃和鄙夷?这些父母所谓的“爱”,其实是父母因先付出后要得到回报,所以要求孩子要听话、要按自己意愿干事,要温顺地做父母的玩偶。

然而,当孩子丧失了一些能力,无法回应父母更大的期待和要求时,就成了一个失败者,一个让父母想遗弃的人。在现实生活里,又有多少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呢?

孩子必须完全符合父母在不同阶段的各种期待和设定。只能接受、服从,不能表现出个人意见、感受。一旦达不到期待和设定要求,就是一个让父母失望的失败品,应该被抛弃。

原生家庭是个体界限缺失的根源。假如孩子在小时候就不被允许发展为独立个体,长大后自然难以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陷阱二 有些人对你的亲近,其实是“侮慢”

一段关系不管如何亲近,都不能失去基本的尊重和礼仪。

亲近了容易生出“侮慢”,这是很正常的。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与他人的关系亲近到某种程度,就可以任意对待或随意要求他人。有时候,也不见得熟悉到何种程度,就装作有关系,厚着脸皮尽情索取。

这样的心态忽略了对方的主体感受,以及对方的立场和想法,自顾自地认定这段关系就“应该”是这样或那样。

支配和侵犯,是人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只要我认为有权力支配你,指挥你,你就不能有说“不”的权利和自主性。只要我觉得你地位比我低,资历比我浅,你的就都等于是我的,无论是时间、体力,还是资源、物质、金钱。

有时候,关系让我们不舒服,感觉不安,甚至引发窒息。于是,我们成为一个个孤单的人,不再与人亲近,也不再信任他人。

人只有将一段关系里的双方都视为主体,才不会漠视自己,又不会吞噬、控制别人。经营任何关系,都要带着觉察的意识,学会平衡与和谐的方法。

在关系里,试着做一个让别人感到安全和舒适的人,而非感到被吞噬和被控制的人。

 在关系里被吞噬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兰塞姆·罗杰斯认为,虽然不同人的潜能有差异,但每个人仍会想着努力改善生活。假使让一个人生活在有益于成长的良好环境里,任其自由发展,就会培养出一个健康成熟的个体。这是因为人有向上和向善的本能。

反之,如果一个人受到压抑和阻碍,外在和内在就会承受冲击和压迫,就会试图否认自己的感受,以致自我扭曲的状态一直持续着。

很多人在这种压迫的环境下,一旦体会到关系靠近了,就会产生不适、失衡、被控制和被剥夺的感觉。而当冲突发生,他们要么指责

别人冷漠、小题大做、小气,要求别人不应该有情绪;要么一竿子打翻所有人,认定只要是人,就会做控制、欺侮、剥夺的事,不让别人有机会亲近自己。

这种必须保持扭曲观点,以便应对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冲突和不协调的情形,是社会中很多人容易产生的症状。

刚认识的两个人,为了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都会刻意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怕惹对方反感,无法建立关系。但是关系进入稳定期后,曾经的细心留意被放在一旁,双方开始展现自己原本的习惯和作风,开始也不在乎对方的感受。

这种习惯反应,总是在传达一种思维:我就不想在乎你,我只想做我自己,你应该配合我实现我的理想,这是你的义务。

这样的关系模式和思维,通过原生家庭一代复制一代,还会波及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伙伴关系、伴侣关系、亲子关系。因为关系近了,就开始模糊彼此的个体性,并把对方视为满足自己的工具。

有多少人是以这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另一个生命的?把生命当物件,把人当工具,去除生命的主体意愿和权利,随意使用和操控,然后再大言不惭地说这就是爱、这就是亲近。

如果对方真正在乎你,就不会不关心和不尊重你的意愿和感受,也不会对你进行强迫或洗脑。当你发现一个人要你照着他的话做,要你不要想太多、不要考虑太多、不要感受太多,而只需要表现出听从他、配合他的样子时,请不要怀疑,这就是“控制”,也是一种“侮慢”。

而当他说他不想在关系中太累、太麻烦时,那你就需要诚实地面对他在关系中付出的爱和尊重,可能会很少,因为他只是想从关系中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真正重视你们相处的这段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