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一版 后记
我在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给八八级、八九级同学讲美学课时,力图整理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理论来。与我同时担任美学课教学的王明居教授和汪裕雄教授是我的老师,我在他们手下学习和工作多年,他们非常理解并且支持我在教学过程中作一定的尝试。现在看来,这种开明的学术态度是非常值得我珍视的。
后来我到复旦大学中文系,师从蒋孔阳教授研究西方美学,打算从康德入手,逐步对西方从古到今的美学思想有个系统的把握,再以西方美学为内在参照坐标,从事本民族的审美理论建设。我认为世界大同的人文理想短期内不可能实现,中国人应当从自己的传统和文化背景出发对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又不排斥学习西方学说,并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对它们进行吸收和同化,这种态度同样适用于审美理论。
1995年我到苏州大学文学院执教时,想接着在安徽师范大学的尝试继续努力,并且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但因某种原因,这种努力未能持续下去。时间一长,思考的激情也渐渐退潮了。这样一来,我的《审美理论》
本书第一版书名为《审美理论》,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就只是一个纲要性的小册子了。估计近两年这方面的思考将难以为继,于是决定先把这个不成熟的纲要交付出版,希望得到学界师友和广大读者的指教,以便日后深入思考,改写出修订本来。
苏州大学文学院九三级、九四级一、二班同学听过我讲过本书的部分章节,九四级部分同学还给予过种种的帮助。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文学院的领导和院学术委员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李保军先生、程金城先生等给予了具体的帮助,同乡业师王明居教授惠予书序。这里一并致谢。
作者
1997年6月

第二版 后记
长期以来,我一直试图以西方学说思想为参照坐标,从事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审美理论的建设。这方面的工作自然不是从我开始的,如本书中所阐释的那样,20世纪的前辈中,王国维、朱光潜和宗白华等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而我们这一辈只是继承他们的成就接着做。近20多年来,我的师友们已经做了不少这方面的工作,但是我认为依然做得还很不够,还需要我们更多的人花更多的气力继续做下去。本书只是我在这个方向所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之一。我想以此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学子在其中付出心血。而我本人也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争取在这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我尤其希望本书能得到师辈、友辈和青年朋友们的鼓励支持和批评指正。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江溶老师和他的同事们的大力支持,责任编辑张雅秋在审读和编辑本书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本书增色不少,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谢意。在最后定稿的这几天里,硕士、博士研究生欧阳华、鲍俊晓、徐芳、武克勤、王昌树、陶谊和方慧等同学,为我做了推敲和校对等方面的具体工作,也向他们表示谢意。
作者
2004年9月24日

第三版 后记
本书是我早年对于中国特色美学理论建构的一个尝试,主要代表了我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基本思想,初版于1997年5月。
其中关于我的“虚静”的定义,这里要做一个说明。1990年,我在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当我开始研究“虚静”的时候,我的老师汪裕雄教授向我提供了周厉王时代《大克鼎》中的“冲让厥心,虚静于猷”等文献。我为此查看了郭沫若的释读,还查了50年代《历史教学》中的一篇论文的释读(具体记不清了),又参考了我同学的爸爸洪家义教授的《金文选注绎》,洪著里好像释读成“宁静”。为此,我专门写信问洪家义教授,他回信告诉我可以从郭老的释读,读成“虚静”。然后,我根据上下文,给“虚静”下了定义,写在《论审美心态》一文里,发表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上。后来我在1997年出版的《审美理论》(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是《中国审美理论》的第一版)和2005年的第二版

用了这个定义。其中有:“虚静一词,最初见于周厉王时代的金文《大克鼎》:‘冲让厥心,虚静于猷。’本指宗教仪式中一种谦冲、和穆、虔敬、静寂的心态,以便虚而能含,宁静致远,用以摆脱现实的欲念,便于崇天敬祖。而审美的心态,则更超越于宗教心态之上,化谦冲、虔敬为亲和、相适。”可是时隔7年半以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上发表的《“虚静”的美学历程》一文中,几乎不加改动地就在开篇中用了我的定义,不加注释:“‘虚静’一语,最初见于周厉王时代《大克鼎》的铭文:‘冲上厥心,虚静于猷。’指的是宗教仪式中一种用以摆脱现实的欲念,便于崇天敬祖的谦冲、和穆、虔敬、静寂的心态。”明眼人一看这便知是出于我的考证和研究,其中“让”字错成了“上”字,另外改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字。这个定义虽然只有79个字大体相同,但由于它是一个重要的定义,该文应当尊重我的辛勤劳动,注明出处。否则,该文被当时的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了,而我的论文没有,加上我的论著在此之后再次出版,就让人弄不清著作权是谁的了。
另外,我也注意到有的后出的教材,照搬了我的一些内容,这些内容都出现在本书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之后,相信读者会明辨是非。
这次第三版,我主要更换了“悲剧性”一节(原来的悲剧性系早期写的一篇论文,不是“中国”的审美理论),并增加了一个“结语”。
这本书代表了我早期对于中国美学及其理论建构的主张,而我近年来的相关思考,以及对于学界的一些批评和质疑,只能另起炉灶,另行撰写一本专著加以阐释了。我继续期待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作者
2012年6月9日

第四版 后记
本书201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了第三版,印刷两次已售罄,承该社雅意,现再出第四版。
本版对绪论略作修改,并删除了第六章第三节中“意象与意境的异同”部分,因为我近年又撰文讨论了意象和意境的关系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书1997年初版后,我在为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的全国自学考试教材《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和朱立元主编的全国自学考试教材《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中撰写的有关“审美教育”等内容时,移用了本书的相关内容。
作者
2018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