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就在这时,毛泽东读了一本《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里讲到日本侵略朝鲜、台湾和法国侵占越南、英国侵占缅甸的经过,揭示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狼子野心。读了这本书,少年毛泽东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深深地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担忧。后来他曾回忆道:“我现在还记得这本小册子的开头一句:‘呜呼,中国其将亡矣!’”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他幼小的心灵上,几十年都不曾淡忘。“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这时候,父亲不想再让他上学,打算把16岁的毛泽东送到湘潭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将来担当自己的帮手,并能继承家业,发家致富。湘潭县城,是毛泽东从小就向往的地方。因此,起初他并不反对,觉得这或许是很有兴味的事。恰在这时,毛泽东的表兄告诉他:湘乡有一所新式学堂,叫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除教经书外,还教些自然科学知识和介绍西方的新学,教学方法也是很“维新”的。胸怀大志的毛泽东马上被这个新型的学校吸引住了,决意到那里去求学,但是父亲不同意。为了说服父亲,他想了许多办法,他与母亲商量,邀了舅舅、表兄、同族长老以及塾师来家相劝,并利用父亲请客的机会,请亲戚和村里有名望的老人帮助劝说。他们以毛泽东这孩子聪明、会读书为理由,劝毛泽东的父亲:如果让润之去上“洋学堂”,将来大有造化,可以赚大钱。父亲终于动心了,同意他到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去求学。

临行前,毛泽东心潮翻滚,思绪万千,想着就要离开抚养自己长大的父母,就要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韶山冲,心中激动不已,便挥笔写了一首诗留赠给他的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是根据日本著名僧人月性的《题壁》诗改写而成的。原诗为:“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毛泽东改写的诗,比原诗气魄更加宏大,意蕴更加丰富,抒发了这个有志少年发愤图强的远大抱负和四海为家的广阔胸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韶山的美好感情和对父老乡亲的一片赤诚。

1910年的秋天,毛顺生一家人站在私塾前的河岸边,目送着17岁的毛泽东踏上出乡关的征程。这一天天高气爽,毛泽东挑着简单的行李,走上通向山外的羊肠小道,他带走了父亲的遗憾,也带走了母亲的离愁,一个全新的世界渐渐向毛泽东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