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一编  总则:民事活动的基本遵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民法典》之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称《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7编,共1260条。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随着我国走进“民法典时代”,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在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发挥着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

一、《民法典》的精神核心和灵魂是什么

《民法典》是保护人民权利的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大成者。

《民法典》第1条开宗明义,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可以看出,《民法典》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和灵魂写入立法宗旨,以立法形式表达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核心价值。这既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价值是引领社会航向的明灯,核心价值观是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而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展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是中国充满正能量的价值理念,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怎么能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全面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