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摘自——《老子》


前言
老子其人

任何一个人读一本书,一定急切地想知道这本书的作者生平,并且知道得越多越好。有关老子的生平,《史记》有他的传。传文的意思虽然有一点含糊不清,但这是有关老子生平唯一的资料,所以十分珍贵。现在我们就根据史记的记载把老子的生平作一番介绍。
依据《史记》的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和孔子同时而稍微早一点。他做周政府守藏室的史官,这个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到周政府所在地洛阳去,曾经向他请教过礼。他告诉孔子说:“一个了不起的商人,深藏财货,而外表看起来好像是空无所有;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内藏道德,而外表看起来好像是愚蠢迟钝。你要去掉骄傲之气和贪欲之心,这些对你都没有益处。”
老子在周政府待了很久,看到了周室日渐衰微,于是就离开周。将要出关的时候,守关的关员看到了对他说:“你平时不留文字,现在快要隐居了,勉强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写了一本书,分为上下篇,内容谈的都是“道”和“德”,一共五千多字。写好以后就走了。从此以后就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他大概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人说活了两百多岁,因为他修道并且善于养生的关系。
在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周政府有一个太史名叫儋的出关见秦献公,于是有人传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世人也不晓得哪一种说法对。其实老子志在做一个隐居的君子,从这个方向去想,就晓得太史儋是不是老子了。
老子的儿子名叫宗,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在段干。宗的儿子叫作注,注的儿子叫作宫,宫的玄孙叫作假,假在汉文帝的时候做过官。假的儿子叫作解,做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于是从此就定居在齐国了。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意】

文字没有办法完全表达语言,语言也没有办法完全表达意思,语言文字的功用是很有限的。所以,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还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解说,至于那包含宇宙万物之理的大道,没有形状,看也看不到,没有声音,听也听不到,没有实体,摸也摸不到,并且恒久不变,那就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解说的了。同样道理,一个普通的真相,还可以给它加上一个名称来称谓,至于那包含宇宙万物之理的大道的真相,恒久而不变,是没有办法给它加上一个名称来称谓的。因为你称它为甲,它就不是乙,你称它为彼,它就不是此了。因此,要了解大道,就不能执着于语言文字和名相,完全要靠心灵去领悟;否则,就要走入迷途而永远无法清醒。明了这个道理,就可以谈谈天地万物创生的情形了。天地开始的时候,没有物体,没有形象,这种情形,可以称之为“无”,这“无”就是“道”的本体,而这“道”就是宇宙的本源。当“道”一旦产生创生的作用,万物就随之而生。在万物创生而没有形体的时候,可称之为“有”,这“有”就是“道”的作用。所以,常想到天地的本始是“无”,就可以了解道的本体精微奥妙;常想到万物的根源是“有”,就可以了解道的作用广大无边。“无”和“有”一是道的本体,一是道的作用,各是道的一面;可以说同出于道,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并且都可以称为玄妙,玄妙而又玄妙,那就是宇宙万物创生的本源──“道”了。

【解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道”字是名词,指宇宙的本源。关于宇宙的本源,古代希腊哲学家有人说是水,有人说是火,也有人说是空气,中国的阴阳家认为是五行(金、木、水、火、土),老子却认为是“道”(说见第四、第二十一、第二十五各章)。第二个“道”字是动词,讲说的意思。“常”的意思是恒久不变。“常道”,就是恒久不变的道。第一个“名”字是名词,指“道”的真相。第二个“名”字是动词,称谓的意思。“常名,就是恒久不变的名。”老子的“道”,包含着宇宙万物的发源、生长、变化、归宿的道理,是非常玄妙而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讲说的,但又不能不说,所以只好立了这五千余言。佛家讲到蕞高境界,也只是说:“不可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这时大家就默然不响,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只是以花示众,并未说破,迦叶参悟禅机,也只是微笑而已,不用语言解说。因为形诸语言,反而破坏真相,横生枝节,佛教禅宗所谓“说是一物即不中”,就是这个道理。老子立了五千余言,怕后人把这五千余言就当作“道”的全部,所以开宗明义就要人不要过分执着语言文字,这五千余言并非“常道”,只是通往“常道”的桥梁而已。事实上,对所有的书籍,都不应该过分地执着它的文字,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就是这个意思。《淮南子·道应训》里有一段桓公和木匠轮扁的对话,把这个道理说得蕞为清楚:
轮扁:“您所读的是什么书?”
桓公:“是圣人的书。”
轮扁:“那个圣人在什么地方?”
桓公:“已经死了。”
轮扁:“那么,您所读的只是圣人的糟粕罢了。”
桓公:“我在读书,你一个木匠竟敢讥讽我!你说得出理由
来,还则罢了;如若不然,我可要你的命!”
轮扁:“是的,我有理由。拿我造轮的例子来作一个说明,斧头挥动得太快了则感到很苦,而且砍不进去,挥动得太慢了则感到轻松,又做得不够完好。要挥动得不快不慢、得心应手,那才是至妙的境地。但这种境地,我无法传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学到。我现在七十岁了,还要亲自造轮。圣人所说的话也一样,事实真相说不出来,已被圣人带到坟墓里去了,所剩下的只是一些糟粕罢了。”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真实的东西,语言文字是无法表达的。反过来说,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那就不是真实的东西。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苏东坡在《日喻》一文中,对这个道理有一个很精辟的譬喻。他说:“有一个天生的瞎子没见过太阳,就问人家太阳是什么样子。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就跟铜盘一样,他敲敲铜盘而晓得了它的声音,后来有一天他听到了钟声,就认为那是太阳的声音。也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就跟蜡烛的光一样,他摸摸蜡烛了解了它的形状,后来有一天他摸到一根短笛,就认为那是太阳。”太阳是有形的,人人可以看到,但经过用语言解说给没有见过的人听,结果却由铜盘错成钟,由蜡烛错成笛子。道是抽象的,任何人都没有见过,比太阳要难知道得多,如果要透过语言的解说,那还不知道要错成什么样子呢!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的源始是“无”,万物的源始是“有”。“始”和“母”的意思相同,是根源的意思。这是老子书中的常用语,其他如“门”“根”“宗”“本”意思都一样。这里的问题是,“无”和“有”,“天地”和“万物”究竟有什么关系。“无”是道的本体,“有”是道的作用。两者虽各为道的一面,但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可见“无”的层次要较“有”为高。老子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又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可见天地比万物的层次也较高。它们之间的次序是,无──有──天地──万物。这两句话以前都读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是说常以天地的本始为无。“常有”,是说以万物的根源为有。两句的“其”字都是指道。“妙”,精微奥妙的意思。“徼”,王弼解为“归终”,引申有广大无际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常以天地的源始为无,是为了要观照道体的精微奥妙;常以万物的根本为有,是为了要观照道用的广大无边。这两句也有读成“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但(一)老子反对欲,怎么教人“常有欲”呢?(二)“常有欲”又如何能够“观其徼”?(三)本章在叙述道体(无)和道用(有),所以下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就是指的无和有,如果这两句读为“常无欲”“常有欲”,下句的“此两者”当然是指“常无欲”和“常有欲”。但“常无欲”“常有欲”怎么会是“同出而异名”?又怎么会是“同谓之玄”?由此看来,还是以读成“常无”“常有”较佳。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此两者”指“无”和“有”,上文已说过,“无”是道的本体,“有”是道的作用,各是道的一面,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所以说是“同出而异名”。“同出”是指同出于道。由于“无”和“有”都是抽象的,并非有形的物体,却能创生出有形的天地万物,所以说“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字本来的意思是小,引申而有精微玄妙的意思。“玄之又玄”,指精微玄妙的极处。“玄”指“无”和“有”,“玄之又玄”,指“无”和“有”的尽头,那当然是指“道”而言。而“道”是万物万理的出处,所以说是“众妙之门”。

【点评】

本章在说明“道”的体和用。老子首先教人不要执着于语言和名相,以免走入迷途。他说宇宙的本体是“无”,由“无”而生天地,由天地而生万物,终于形成了万象纷纭的世界,这和自然科学上所讲的天地万物的形成,其前因后果,大致相同。然后,他又从万象纷纭的世界,往上推到本源的“无”和“有”,再从“无”和“有”上推到宇宙的本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