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道之用——李兴平的hao123
1999年,王小川在清华读大三,计算机大牛的名声在外。刚拿到投资的陈一舟跑到宿舍邀请王小川去他创办的Chinaren兼职,给出8000的月薪,让王小川当技术总监。
1999年,李兴平在县城网吧当网管。那时来网吧上网的几乎都是菜鸟,他们想打游戏,想上网聊天,或者查资料,但大部分人怎么都记不住英文的网址,或者不会输网址,或者懒得输网址。所以,李兴平不停被网吧的菜鸟客人叫过去:“网管,给输一下网址。”
有一天,李兴平想到,能不能有一个页面,把所有好玩的网址全部列上,谁要就直接发给他,这样就不用来回跑了。于是,这个初中就辍学的少年开始自学怎么做网页,然后做出了一个非常朴素的网页,李彦宏的评价是“简单、土气、实用得让人无法超越”,这就是hao123网址之家。
2003年,王小川清华硕士毕业。搜狐CEO张朝阳,当时中国互联网的教父级人物,亲自打了一小时电话,邀请他加盟搜狐。要知道,别的毕业生都在到处投简历、面试找工作。
2003年,时任搜狐总编辑李善友飞去广州,然后转坐长途大巴到了梅县,去拜访生活在那里的李兴平。
大站领导亲自从北京来家乡找自己,网管李兴平觉得挺感动,于是就把搜狐新闻排到了hao123网址列表新闻那个类目的第一位。第二天,搜狐新闻的流量超过了新浪。新浪监测到了这个数据变化,非常震惊。当然,不止新浪震惊,是整个业界一虚皆惊。
一个生活在县城里的年轻人,动动手指,就左右了当时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的流量,影响几家上市公司的战局。
所以,我们提起来都会说:神一样的hao123。
2004年,张朝阳给了王小川一个指令:“给你6个人头,把百度灭掉。”
2004年,李彦宏开始筹备百度上市,重要的战略动作之一就是收购hao123。
坊间流传一个小桥段。李彦宏邀请李兴平来北京谈,李兴平拒绝,因为他没坐过飞机。他最远只愿意到广州。李彦宏觉得,我要给你这么多钱,你来趟北京都不行吗?李兴平说,如果非要去北京才谈,那就不谈了。
于是李彦宏妥协,去了广州。谈交易条件的时候,李彦宏愿意多给股票,李兴平只要现金。这一次,李兴平做了妥协,以1190万元现金和4万股股票成交。一年后百度上市,这些股票成了大餐。
后来,王小川想出了“三级火箭“的创新打法,先后推出搜狗输入法、搜狗浏览器,以此推动搜狗搜索,成为互联网创新的成功案例。
在同一个时空里,在整个PC互联网时代,搜狗整站的流量,从来都没有超越过那个无比简单的hao123。
因为那时这两个人都很年轻,因为那时互联网大潮还在继续,所以这个故事还有后续。我们先停在这里,把几个点展开说说。
先来说张朝阳给王小川下的那个指令:“给你6个人头,把百度灭掉。”
这个指令,一方面今天看来像个笑话——企图用极低的配置和投入,博取一块巨大的蛋糕,这几乎是个妄念。而有趣的是,过去20多年里,几乎所有互联网大佬都发出过类似的指令。比如,给你40人灭掉YY,给你100人灭掉小米,给你200人灭掉抖音……
但另一方面,还有一个事实真真切切地立在这里,那就是在2004年李兴平把hao123卖给百度之前,长达5年的时间里,维护这个神一般的网站的,一直只有李兴平一个人。
如果我们把这场战争简化为一支清华学霸组成的战队VS一个初中辍学的网管,这是什么样的军备竞赛?
可是搜狗VS hao123这一仗,不论流量、产业影响力,还是收入,都是网管赢了。
《道德经》里有句话,“弱者道之用”,几乎可以作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纲领。
人会本能地崇拜强者,会认为一个人能把事儿做成,是因为这个人强。
而一个弱者——一个你曾经不屑一顾的人,你知道他的诸多短板和不足,在原有的竞争体系里,他一直处在你的下风——忽然有一天崛起了,超越了你的高度。你的反应一般都会是,不信,不服,然后反复指出这人昔日的这不行那不行,反正就是不能欣然接受一个弱者可以把事儿做成。他明明不如我,怎么能比我成功?
这种昔日同行的非议,不管是做出神一样的hao123的网管李兴平,还是成了中国首富的丁磊,或者无敌于网络江湖的马化腾,以及做出得到App引领知识服务的罗振宇,都收到过。熟人说起他们,几乎用的都是同一句话:“看不出,没想到。”
所以,理解互联网,就要深刻体会两千五百年前老子的那句“弱者道之用”。
强者能成事,也许是因为这人自身的资源强、能量强;而弱者能成事,是因为他的背后有天道,他的做法符合了“道”。
而很多强者输给弱者,是因为他们的目光太集中在自己的资源和自己的目标上,看到的都是“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他们的光环让自己自负,他们看不到天道。
互联网的天道,就是“真需求”。
什么是互联网用户的真需求?
李兴平作为一个网管看到的,那些每天泡在网吧里的人所寻求的东西——打游戏、上网聊天、查资料,是用户的真需求。当然,互联网精英们也看到了这些,所以陈天桥做游戏,马化腾做聊天软件,张朝阳做新闻网站。
同时,这些真需求之外,还有真需求,那就是李兴平切身体会的那些痛点:
这些初代互联网用户不但记不住复杂的英文域名,而且大部分不会用键盘。
这些初代互联网用户不会使用搜索,也不会使用收藏夹。即使知道你的网址,这些网民也到不了你的网站,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在哪里输入网址。你告诉他在地址栏输入,他会问:什么是地址栏?
这么弱的人,根本不会出现在那些学霸精英的视线里,而这些弱弱的、对一切陌生的、什么都不会的互联网使用者,才是中国新网民的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