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什么是有助于
孩子成长的语言

 

孩子的性格能够被周围

大人的语言左右

 什么是语言的“力量”

人们经常会说,语言是有力量的。

这样的经历相信大家应该都有过:在你难过或遇到挫折的时候,别人的一句话鼓励了你,让你重新打起了精神。

但这里要讲的不是在人生的重大节点出现,或能够让人生产生转机的“语言的力量”,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下说出的话里所蕴含的“力量”。

 

例如,孩子考了80分。

 

“你这里为什么错啊?太可惜了!”

“看,之前练习过的字写出来了呢!把这次写错的字再练一遍,争取做到完美,好不好?”

 

同样情况下说出来的这两句话,在孩子听来,感觉却截然不同。

如果不理解我刚才讲的,请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

每天都为日常琐事忙得团团转的妈妈,由于急躁,可能免不了对孩子说出严厉的话。这种情况下,你内心的独白会是什么样的呢?

 

“啊!忙得晕头转向,还头脑一热拿孩子撒了气……我真是差劲。唉,真烦。”

 

“啊!忙得晕头转向,还头脑一热把气撒到了孩子身上。不过,我也努力了!做得其实还挺好的。偶尔犯错也没什么。稍微休息休息,调整一下吧!”

 

怎么样?同样的情况,给人的印象却大不相同。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能让人变得积极向上的语言,就是“给人勇气”的语言。一句这样的话,就能让人鼓起勇气。

 把积极的态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

孩提时期,身边大人说出的话里总会有几句让孩子记忆深刻。尤其是鼓励的话语,无论过多久,孩子都能从中获得勇气。

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话语吗?

 

 

 

 

 

 

这些话对你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心中能够有这样“积极的想法”,那么他的能力就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只要在平时与孩子的对话中稍加留意,那么就能获得这样的效果。

 

初让我明白这个道理的,是初中时和我一起上升学补习班的朋友。与班上其他为了初中升学考试而拼命学习的孩子相比,他连上课时都喜欢和人闲聊。由于态度不端正,他还好几次被老师训斥。还有一次他甚至什么都没带就来补习班上课了,结果被老师勒令“立即去买本和笔”。

但不可思议的是,他不仅很受女生欢迎,而且在每个月走廊里张贴的成绩榜上也都名列前茅。

当然,在之后的升学考试中他也如愿考入了理想的学校。

后来我又见过他一次,并找机会向他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明明没有怎么学习,成绩还那么好呢?他给我的回答是:

 

“因为妈妈总是告诉我,‘你是个能干的孩子,你能做到’。”

 

而且上小学后,由于老师对他格外关注,所以他的成绩直线上升。

“所以,我自己也认为‘我脑子好,学习好’。”他这样说。

果然,在他的潜意识中,有一个积极的想法在影响着他,那就是“我能行”。当然,现在想来,他的努力可能别人没有看到,但如果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自信与快乐,那所学的知识自然会被很快地吸收。

 什么是“消极的态度”

正如存在“积极的态度”一样,很遗憾,在不知不觉中打消孩子积极性的“消极的态度”也存在。

“别磨磨蹭蹭的,快点儿!”

试想,如果经常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首先,经常这么说的妈妈自己就会越来越认为“我家孩子动作慢”。同时,孩子也会出现“我动作慢”这样的自我认知,甚至可能会导致动作越来越慢。

 

不过请放心,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这样说:

 

“比平时动作快了呢!”

“要是能在7点半之前吃完饭,妈妈会很高兴!”

 

像这样,只要在说话时稍加注意,就能改变孩子对自己的认识。

 

交流的基础不是“表扬”

而是“鼓励”

 表扬是好事,还是对孩子的纵容

近,社会上开始提倡“多表扬孩子”“通过表扬来提高孩子”。但与此同时,一些妈妈也表示“说要多表扬,我也想这样,可在实际情况下总忍不住会生气,后弄得自己情绪低落”“多表扬也许是好事,但不会变成纵容吗”……

事实上,我做教育以及向家长们提出建议的基础——阿德勒心理学指出,“鼓励”比“表扬”更重要。

 

下面介绍一些大家不熟悉的。

阿德勒心理学中的“阿德勒”,指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近来,日本出版了许多有关阿德勒心理学的书籍,相信有些读者也有所耳闻。

在阿德勒心理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鼓励”,换句话讲,也可以理解为“令人拥有能够克服困难的能力”。

 表扬与鼓励的区别

表扬与鼓励的不同之处究竟在哪里呢?

它们的区别就在于,表扬与被表扬,鼓励与被鼓励中所涉及的人物关系不同。

表扬时,人物之间是纵向的上下关系。当孩子很好地完成了某项事情时,父母会对事情的结果给予肯定的评价,例如“了不起”“真棒”“干得漂亮”“好孩子”等。由此可以看出,父母的地位是高于孩子的。反之,当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父母则会发怒、批评,甚至训斥。像这样通过奖惩措施来支配孩子,也可以说是不尊重孩子的一种做法。

与之相对应,鼓励则是一种横向关系。即便年龄、身份不同,但生命的价值是相同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也应获得尊重、信赖与重视。

除此之外,表扬与鼓励另一个极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注重结果,一个注重过程。表扬评价的是是否做到,是结果;鼓励所关注的并非结果,而是过程与态度。也就是说,只要把关注点放在是否在努力就好,即便结果可能时好时坏,但只要是一点点在进步即可。

表扬与鼓励的区别

表扬

鼓励

对优点给予评价、赞赏

给予对方克服困难的力量

评价的态度

上下关系

有同感的态度

横向(平等)关系

 

 

 

 

 

存在无法明确区分、重合的部分!

 

 问题班级的孩子教会我的鼓励

就算不表扬、不批评,只要相信孩子自身的能力,他们的成长一定会令人惊讶。

实际上,教会我这些的,是我担任小学班主任时所带班中的孩子们。

那是一个从上一学年开始,不遵守课堂及学校秩序的行为就越来越严重的班级。由于班主任辞职,我便接手过来。在开学典礼的过程中,我发现班中很多人都在窃窃私语,无法静下心来,而且有的孩子甚至还有反抗的态度。

 

这个老师是敌是友?

她是什么样的人?能理解我们吗?

要是给她找点儿麻烦,她会有什么反应?

 

我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在试探我,而且那种感觉,即便现在,我也记忆犹新。

 

第二天,即使我已站在讲台上,班中也是乱糟糟一团,没有人听我指挥。这个班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这样的班级,我能管理好吗?请辞的上一任班主任是个超级有经验的教师,而我还没有什么经验……虽然刚到这个学校不久,但还是有了“不想干了”“我不行”这样的想法。

但是转念一想,家长也希望能够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学校。所以,我不能逃避,要相信孩子们其实都是很出色的!现在只要尽力去做就好。以现在这种态度去做,后面只会越来越好。

 你知道自己的闪光点吗

一天,我向孩子们提了一个问题。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自己有什么闪光点吗?”我笑着说。

 

对此,有些孩子摆出一脸事不关己的态度,有些甚至还发出嘲笑。但是,我也看到有些孩子脸上出现了与平时不一样的表情。很庆幸,我看到了这些细小的变化。

于是,我没有理会那些吵闹的孩子,而是去鼓励那些安静地看着我的孩子(那个时候,我虽然还没有接触阿德勒心理学,但会研究怎样与孩子相处才能激发他们的干劲,并且会每天回想自己所说的话与孩子们的反应,再记在本子上,就这样不断摸索,不断研究)。

我是这样做的。

 

“同学们,我现在想让大家来找一找自己的优点。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哟!”

“哈?我才没有呢!”

 

一个男孩充满嘲讽的语气,很明显是在挑衅我。

但我依旧没有理会他。因为我知道这是孩子在试探我的反应,所以我并不会接受他们所发出的挑战。

我给他们每个人都发了一张纸,上面印着“语言的礼物”,并让他们把自己的优点写在这张纸上。

“写不出来啊!我成绩又不好,跑得又慢……”一个女孩这样说。

 

“那老师先写我喜欢自己的地方,大家看一下。”

 

说完我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很多自己的优点。

能吃很多饭。

喜欢唱歌。

喜欢孩子。

了解花草。

声音大。

字写得大。

“哈哈哈……”能开心地笑。

不挑食。

(黑板上:)

我写了很多很多,直到把黑板写满。

刚才还在吵吵嚷嚷的孩子们,不知什么时候全回到了座位上,静静地看着我写。

 

“这种事也能写吗?”

“可以啊!就算是理所当然的事也没问题!想想看!”

 

即便这样,也有孩子说写不出来。于是,我从教室左面开始,一个人一个人地,帮他们找出自己的优点。

“休息的时候很有活力。”

“吃饭吃得很好。”

“笑容很灿烂。”

“字写得很漂亮。”

……

 

“我很关注你。”

“我知道你的优点。”

“我是与大家同一阵营的。”

其实,我想向大家传达的,是这样的信息。

也就是那个时候,通过孩子们的眼睛,我看到了他们的可塑性。

“怎么样?是不是找到两三个闪光点了?老师刚刚认识你们不久,所以想多了解你们一些。”

孩子们手中的笔动起来了。等我注意到的时候,教室里已经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认真写着。

而我,也开始为能够陪伴这些孩子成长而感到开心,并且兴奋不已。

 

这件事令我体会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知道任何人都有“闪光点”是何等重要。

 

后来,我接触到阿德勒心理学中有关“鼓励”这部分才清楚地了解,有问题行为的孩子,往往是受过挫折,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也就是说,这些孩子需要的,正是能够给他们勇气的语言还有互动。

孩子们一脸认真地给自己写着“语言的礼物”。

 

给                    

你(                      )地方很出色。

 

对于那些怎么也写不出来的孩子,我会把他的优点告诉他。没过多久,一个孩子走到我面前,眼里闪着光,对我说:“老师!能再给我张纸吗?”

对此,我真的很开心。

还有人问:“老师!给朋友写‘语言的礼物’可以吗?”

我回答:“好啊,给你的同桌也写一张吧!”

再后来,我准备的纸变得越来越少,以至于我不得不又去复印了一些回来。

大家都写完后,我让孩子们在班里念。虽然有些害羞,但大家都很开心地说着自己的“闪光点”,听的孩子也自然地鼓起掌来。

 对孩子们提出的要求

念“闪光点”的时候,我向孩子们提出了的要求。

“站在大家面前说话,有些同学并不擅长,还有些同学会紧张,但这些都没什么。就算说得不那么好,或者声音小,只要努力了就好。而且,我相信这些同学会做得越来越好。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答应老师,不要嘲笑别人的失败,因为这样会对别人的内心造成伤害,而这种行为也是老师无法原谅的。”我很严肃地说。

刚才还一脸嘲讽地说没得可写的男孩,也在纸上写满了自己的优点。大家都开心地笑着。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表情也变得柔和起来。

就这样,一点一点……

耐下心来……不要着急……不能苛求孩子做到完美。我这样告诉自己。

人越是努力,就越容易急躁,越容易陷入对孩子要求过高,或者只追求结果的误区。孩子是老师的镜子,如果老师急躁了,孩子们也会变得躁动不安。

 

一天结束后,我都会在本子上记录下班级的状况。

“这样做,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做得好的地方、做得不好的地方。”

通过这样的记录,我能更好地把握班中的状况。

当然,保持“随时都面带笑容”是不可能的。

事情无法按计划顺利进行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更有些时候我甚至会在回家的路上,一边开车一边流泪,同时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但是,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告诉自己要相信孩子潜力无限,并且要相信我自己也还有巨大的可能。

 从每天的笔记中学到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坚持每天把对孩子们说的话以及他们的反应记录在本子上。渐渐地,我发现了能够激发孩子自信与干劲的一些方式。

 

耐心、细致地向孩子表达你的想法,孩子就会对你敞开心扉,并获得成长。

如果态度是居高临下的,并且语气严厉,那么孩子就会对你关上心门,你想传达的信息他自然就接收不到了。(这样同样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不要吓孩子!)

希望孩子改正错误,但无论说多少遍都不管用,甚至可能会令错误加重。

比起孩子没做好的事情,更应该看到他们做好的事情,并给予认可和鼓励。

 

即便进步很小,也要给予肯定。

即使现在做不好,也要相信孩子慢慢就能够做好,并且也要让孩子相信这一点。

告诉孩子,他的事情大家都很重视,这会让孩子干劲十足。

批评孩子时只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定要有底线;

 态度必须坚决。

要有幽默感,给孩子创造一个愉快的氛围。

   ……

 

没错,这些方式在实际中与阿德勒心理学里的观点不谋而合。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点发现,那就是“孩子就像个皮球”,从上面施加的压力越大,他们就越会反弹,会跳起来。初的时候,孩子们可能会忍耐、默默承受压力,一旦所受的压力超过他们的承受能力,他们便会突然开始反抗。而这也正是造成孩子们不遵守学校秩序的原因之一(实际上,我听说这个班在上一个学年就已经很混乱了)。

 问题少年小A为我亲手做的花束

就在这样的反复摸索与实践中,有一天,一件令我吃惊的事发生了。事情的主人公是学校中有名的问题少年小A。

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把车停在了学校停车场,通过后视镜,我看到了一个男孩的身影。这一大早会是谁呢?我下了车,向那个身影走去。走近后我认出,那是我们班上的小A。而且只有他一个人,背着书包站在那里。

他看到我便跑了过来。

“老师!早上好!这个,给!”

说着,他递给我一束花。

“老师,你喜欢花吧?这是我妈妈和我在院子里摘的,想尽早给你……”他害羞地笑了。

“谢谢!!!”我开心得差点儿落泪。

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从次见面开始,小A对我就充满了排斥,并且总是带着嘲讽的态度。我从别的老师那里听说,他是一个只要别人不顺他的心,就会发怒的人,而且目光凌厉,还经常会动手。事实上,这样的事也确实发生过几次,而且我次见他时,他就因为生气而正在教室里胡闹、打人。

虽然在他出现危险行为时我训斥了他,但事后我把他找来谈话,想找出他出现如此行为的背后原因。可是面对我,他嘟囔道:“反正老师你也觉得我无药可救了吧?我学习不好,吊儿郎当,爱打架,又粗鲁,还总惹我妈和老师生气。”

听他这么说,我猜他一定是从幼儿园起就经常被骂。而且,上一任班主任也确实和我说过这个孩子是让人头疼的。

“老师不那么想啊。小A是很出色的孩子啊。你每天都精精神神地来学校,一到休息时就会冲到操场上。体育好,朋友多,力气也大!但是,危险的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如果小A被谁打了,老师会很伤心的。我可不希望自己重要的学生身心受到伤害。”

 

 明明已经做了那么多,为什么会……

次谈话后,我总会找出小A的许多优点,并告诉他。

但是,情况并没有发生什么好转。即便我这样做,小A也会动手打人。而且,无论我和他谈多少次,他依然我行我素。事情就这样反复着。

为什么?明明与他谈了这么多,为什么他还这样?明明找出了他那么多的优点,为什么他没有改变?我好几次忍不住这么想。还有些时候,我甚至会被气得忍无可忍。

但是突然之间,我意识到“是不是有哪儿做错了”。

“明明已经为他做了很多了,为什么他还是不行呢?”其实存在这样的想法,就已经是不尊重孩子了。

 

于是从那以后,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相信孩子,即便他们现在做不好,慢慢总有一天也会做好的。我还要求自己将目光放在“孩子内在的成长”以及“能做到的事,而并非不能做到的事”上,信任孩子,与他们一同成长。

渐渐地,我发现小A那些令人头疼的行为越来越少了。

 

有一次,小A这样和我说:

“老师,谢谢你发现我这么多优点。虽然我以前好多次都没有遵守和老师的约定,但我决定以后不这样做了。因为老师说了,要和我一起成长……”

 

这是他次敞开心扉同我说话,我会一直记住这一天。

从那以后,小A逐渐成为班中领袖般的存在,以前被用在调皮捣蛋上的精力也开始用在了对的地方。

可以说,小A给我上了重要的一堂课。

其他老师看到小A的变化,都惊呆了。

所有孩子都是很有潜力、很优秀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想看到“希望的种子”开花,现在只需静静地等待。那么,无论是谁都将会展现出自己“闪光的一面”。这就是我从小A身上学到的。

 

虽然只是变换了说话方式,但孩子与说话人的内心都会随之发生改变。内心发生变化,行动自然也会发生变化。这件事对我来说是无比宝贵的经验,它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语言所蕴含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正是有了这次经历,我才会选择从事如今这个职业,向母亲们讲述孩子所拥有的无限可能,以及鼓励能给孩子带来的积极影响。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掌握了鼓励孩子的方法(话术),而是在不断的探索中,与孩子们一同成长起来的。练习说话技巧,就像小孩卸掉辅助轮学骑自行车一样,不能过于关注“结果”——自己是否做到,而是要肯定自己努力的“态度”,并不断鼓励自己“我很棒”。

所以,抱着“不惧失败”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