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第1层陷阱:回答“是”或“否”的机会并不对等。

拿客观地信任自己这件事来说,很少有人会相信自己,而没有任何怀疑。

这种提问方式通常是由于我们对自己信任度很高,所以才会给出肯定的答案。人极难地信任自己,当你对自己的信任度达不到90%以上,很可能无法作出肯定回答。

就算一个演讲家或者歌手,在舞台上展现出了极大的自信,但当帷幕落下回到房间后,一样会被冒充者综合征①困扰。他也许会质疑台下一次次涛惊雷动的掌声,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自己所演出来的那个人。

歌手王菲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坦白道:“我很懒,缺乏耐性和毅力。我想减肥增强体质,但我跑步只坚持了两天。我抽烟,明知道这是危害健康的行为,但戒不了。我直来直去,得罪人成了家常便饭。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俗人,我自信又自卑,矛盾得要命。面对歌迷,我常常觉得尴尬。”

在佩服王菲坦诚和勇敢的同时,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如果有一天,我们像王菲那,还会自卑吗?如果自卑仍然如往常一样地存在,我们还觉得自卑的阻碍吗?


第2层陷阱:提问默认了某些价值观。

虽然我没有明确出来,但当我问出“你喜欢自己吗”的时候,其实在多数人的脑海里,已经激发了好坏对错、是非高下的判断,可能已经不由自主地想到,“喜欢自己才是好的”或者“喜欢自己才是对的”,这种判断和思考甚至可以延伸到“一的人,一定很喜欢自己”。

所以,如果一个时就对自己有贬低和怀疑,那么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匮乏和低价值感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于是,回答更倾向于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