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无形监牢:你是“跳蚤马戏团”的一员吗?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要想挣脱枷锁、跳出框框,就必须先知道自己被监禁。 很多人抱怨说他们没有能力创造,其实,他们不是没有创造力,而是失去了创造力。要了解这里面的情况,也许该先来个测验,下面就是个有趣的题目:“请用六根火柴棒排出四个三角形,但不能将火柴棒折断。” 如果你排了五分钟还排不出来,也不必灰心丧气。因为调查显示,大多数人都排不出来。在公布答案之前,我们想先谈一下跳蚤。跳蚤之所以叫跳蚤,因为它前进不是用走的,而是用跳的,而且一跳可以跳到身体高度的一百倍。但德国汉斯马戏团里的跳蚤却是用走的,更会表演拉车的特技(当然,观众需用放大镜来观赏)。为什么会有这种离奇的怪事呢?原来是马戏团的驯蚤师对跳蚤施以特殊的教养。首先,驯蚤师将跳蚤关在玻璃箱内,玻璃盖的高度要比跳蚤跳跃的高度低,跳蚤一跳,头就碰到玻璃盖,它慢慢地就不敢再跳那么高;然后,驯蚤师逐步降低玻璃盖的高度,跳蚤怕痛,只好越跳越低;到最后,跳蚤在盖子压顶下,就不敢再跳而只能用走的。经过这种特殊的教养,跳蚤终于失去了与生俱来的跳跃能力。 前面那道题目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将六根火柴棒叠成一个金字塔,不就出现四个正三角形了吗?很多人在知道答案后,会在心里嘀咕:“你又没有说可以做三维空间的立体排列!”但题目里也没有说你“不可以”做三维空间的立体排列啊!其实,多数人都是自我设限,自己绑自己,只会将六根火柴棒在一个平面上东挪西移,而不能或不敢从事三维空间的思考。这和被盖子压顶而无法跳跃的跳蚤有什么两样呢? 那我们是怎么失去创造能力的呢?下面这个故事也许可以提供我们部分的答案:有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第一次听到老师说华盛顿小时候砍倒樱桃树的故事,听得津津有味。老师在说完故事后问:“各位小朋友,你们知道华盛顿的爸爸为什么会原谅他吗?”他立刻举起手,抢着回答说:“因为华盛顿的手上还拿着斧头!”班上的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老师则摇摇头,严肃地说:“不对!不对!爸爸会原谅他,因为华盛顿是个诚实的小孩。”他搔搔头,不好意思地看了老师一眼,默默坐下来。 这个小孩想的其实也没错,如果爸爸不原谅华盛顿,反而骂他甚至打他,华盛顿控制不住,说不定就会拿着手上的斧头乱挥乱砍,那多危险啊!“因为华盛顿的手上还拿着斧头!”其实是个很有创意的答案,但却不被社会所认可。我们都曾经当过小孩,对很多问题其实都有过很多看法,但却有人皱着眉头说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最后只剩下“因为华盛顿是个诚实的小孩”这个答案,于是我们有了教养,成了像德国汉斯马戏团里被驯养的跳蚤,失去了跳跃的能力,失去了创新的能力。 压住我们而使我们失去创新能力的盖子是无形的,那也许是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所习染的传统观念,也许是我们惯性的思考模式、单调的生活环境。它们像一个个牢笼,我们受其监禁与驯化而不自知,只能在一个小框框内思考,忘了自己原有一个海阔天空、充满创意的心灵。 创造者就是挣脱牢笼、跳出框框的人。人跟跳蚤不一样的地方是,跳蚤一旦被驯养,就很难恢复跳跃的能力,但人类会反省。要想挣脱牢笼、跳出框框,必须先知道自己被监禁。只有挣脱无形的牢笼,才能释放我们被监禁的创造力。这不可能:什么样的人能得诺贝尔奖? 所有的创新者都在告诉你:“这怎么可能?”只是你自己绑自己、不想改变的一个思想樊笼。 如果问你:“什么样的人可以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或化学奖?”多数人心中浮现的几乎都是拥有博士及教授头衔、发表过无数论文、在世界一流大学主持一个很好研究计划的知名学者……二○○二年十月九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当年三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为日本的田中耕一,消息传回日本时,日本学术界和传播界的第一个反应不是欣喜,而是震惊!因为几乎没有人知道田中耕一是何许人。几经查访探听,大家才知道,田中耕一既非学者,亦非教授,而是京都岛津制作所分析测量事业部里的一名技术人员,他的优选学历是日本东北大学电气工学系学士,得奖依据是他毕业后四年所发明的“对生物分子的质谱分析法”。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