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试读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清康熙青花团花锯齿纹摇铃尊|如观美人 观瓶如观美人。瓶口是轻启的唇,往下是颈,再是肩,然后是腰,最下是足。 摇铃尊颈部细长舒展,优雅如天鹅,瓶颈微微一收,挺直而富弹性,肩颈处一圈弦纹如项链,颈项就愈发高贵、挺拔、柔美。想象手指从柔腻的颈部滑向肩,轻轻一转,顺势而下。肩部是有骨的,外柔而内挺。往下一收腰,足一扎,身段就亮了出来:娇媚中见着挺拔的风骨。如是美人,带着几分英气。 这种叫摇铃尊的小瓶,据说是从摇铃上得了灵感,的确很像。 它诞生在清代康熙时期,是清代官窑最早的杰作。 明代万历朝之后,御窑厂早已名存实亡。清朝入主中原,顺治皇帝似乎没有瓷器的雅兴,提过一些特殊的需要,下旨景德镇完成,却屡屡失败,不了了之。康熙皇帝继位,内忧外患,自然也顾不上瓷器这等小事。1680年(康熙十九年)台湾收复,困扰康熙皇帝的最后一块心病去除,四海既定。这一年,沉寂了近一个世纪的御窑厂,又重新燃起窑火。这把火,点燃了中国陶瓷史最为辉煌的一页。 历史上康、雍、乾三朝总是并称为清三代,陶瓷上也是。不过,人们总是对雍正和乾隆父子俩的品味指指点点,很少说到康熙。似乎康熙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辉煌属于他的儿孙。 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雍正朝瓷器给人的印象高冷简约,有文人的意趣和雅致;乾隆成了繁复的代名词——华丽、复杂、精巧。康熙皇帝似乎难以贴上标签。而事实上,他才是开宗立派的大宗师。他的绝学,分别被儿孙继承。雍正的格调无非是延续了康熙文雅的一面。而乾隆则进一步发挥华丽的一面,却又有些过度。 皇家瓷器自明代以来,就不仅仅是日常使用,还关乎祭祀,小看不得。康熙大加重视,专门指派督陶官亲赴景德镇管理整顿窑务。他不希望因循前朝,而要烧造出本朝的风貌。一位名叫刘源的大臣及时领会到皇帝的意图,在家中苦思冥想,终于完成了一百多幅设计稿。他既是文人,又精于绘画,设计的瓷器样式既有新意,又富文人气息。自然,也少不了皇家的气派。这样的设计与民间的创造自然不能同日而语,毫无意外得到了皇帝的赞赏。 刘源的设计稿早已不知所踪,哪一件官窑瓷器出自他的设计,已经没有清晰的证据,不过,少有的新样式有可能出自他的笔下,这似乎是个合理的推断。摇铃尊便是其中之一。 如果说摇铃尊的样式还能找到前代杰作的身影(如纸槌瓶、越窑八棱瓶),装饰的手法则是全新的设计。 在众多官窑瓷器中,它的装饰显得吝啬:靠近底部的一圈锯齿纹(三角形),有如裙边,肩部点缀团花(圆形),此外,就空空如也。这种纯粹以几何形为装饰的手法在元代以来的陶瓷装饰中,极为少见。大量的留白,需要设计者充分的想象力与巨大的勇气:毕竟不是小家碧玉,小鸟依人,皇家的气派,多,总是安全的。 装饰虽少,气势上却不弱,底纹如山,团花如日,瞬间便有了一览天下的豪壮。 青花色调也蓝得恰到好处。康熙时期,青花明艳动人,称为“翠毛蓝”,蓝如翠鸟羽毛,闪着光。这得益于当时对青花料处理技术的进步:毕竟珍如黄金的“苏麻离青”已绝迹百余年,就是嘉靖万历时期的“回青”也早已不知所终。此时用的是一种国产“珠明料”。单从材料上比,逊于“苏麻离青”及“回青”,但工艺的进步弥补了不足,甚至还大有赶超之势,成为与永宣青花比肩的历史高峰。 简单的装饰无疑丰富了整件瓷器的秀美,底部的纹饰有如裙边。 但名称却显出男性气质。宋代以前,尊是储酒器,用来盛酒。它体形大,不用于日常品饮,而用于祭祀,作为礼器地位尊贵。不过到了明代,文人把上古的青铜器都用来插花,成了花瓶,于是瓶和尊就混在一起。事实上,摇铃尊称为摇铃瓶似乎更准确:今天仍希望将瓶与尊加以区分,认为口小的可以叫瓶,比如梅瓶,而口大的更合适称尊,比如凤尾尊。但摇铃尊口小却仍是叫尊。 不管叫什么,它诞生之后便成为一时经典。除了青花,传世的还有用釉里红装饰,画面与青花一致。全世界很多博物馆都有收藏,拍卖会上也时常现身。不过各自的藏品也有不少差异,有的脖子稍粗,有的肩更秀美、更圆润,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的仅仅毫厘之差,气质上就很有些不同。 其间的细微差异与气质变化,需要细致的审视与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