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以吧,感觉冲突、剧情还是有那么一点欠缺。
底层人去搞双面间谍,人性被压抑,痛苦挣扎又不得。格林特别擅长描写这种命运的悲悯,和从细节处刻画人物的无可奈何和绝望。有时候改变我们人生的,就是一个我们无法违背的选择。最后开放式的结局,有点妙,希望有好的结果。
这故事真好,在莫里斯与萨拉的羁绊中,活生生地读出了哈尔与苏菲的味道。在我心中,这才是合格的小说该有的样子。下午做书摘。(感谢止庵老师去年在微博上不遗余力地推荐格林,让我不至于错过这么对胃口的一位作家,从《恋情的终结》开始就不可自拔了),下一部《特派员》,目前的最爱——《问题的核心》
1、心怀仇恨是容易犯错的。和爱情一样危险。我具有双重的危险性,鲍里斯,因为我也有爱。在我们两边的部门里,爱都是一种过错。 2、爱和恨都是危险的……他爱萨拉而及卡森,他爱卡森而及鲍里斯。一个怀着爱的人走过这个世界,就像一个拿着定时炸弹的无政府主义者。
描写中很少有间谍小说那种特别的紧张感,但其淡淡的表象之下却是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比如:感激没什么不对,只是不要走得太远。你对一丁点的善意总是报以过分的感激。很多类似值得咀嚼的文字。
抛去格林对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他告诉我们,即使成为一个失败者,也不要被意识形态,国家,民族,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绑架,我们爱,我们恨,都是我个人的事,我们的愧疚和感激都是出于人性的因素。
人性的因素,导致的各种层面的代价。更重要的是,小说把人性的纠结描绘的淋漓尽致:因为反对种族歧视而爱上黑人女搭档,因为感谢救命之恩而变成双面间谍,因为隐藏自己的背叛而牺牲同事性命,因为逃避追捕而抛妻弃子,如此等等,这些互相排斥的动作很难用人性解释,却是真实的生活、人性和人生。
看似平静的叙述,却讲了一个十分精巧的故事。间谍这种需要隐藏人性的职业却因为主人公们不同的性格而被不同的演绎。看完后说不出什么感觉,只是每天上班的时候都很压抑。。。
施特劳斯言说的古典政治学,本身就是对现代政治虚伪的指认。无论左右,都认可且认定自身正义,而将对立排除在非正义中。然而政治至多关乎正当与否,其本来几无正义可言
多么幽默、欢乐、浪漫的间谍小说啊!这是看过的第四本格林的小说,写尽五大洲,每本都很喜欢。格林加上福斯特的《印度之行》,把我生生变成了一个英殖民地小说控!
终归结束了。但却,以分开作为结局。思念也许带着美,但绝少不了心碎。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这个职业,没有苦痛的同时是否也带走了爱。想要更多,可?就这样吧。
讲述了一个中老年情报人员卡瑟尔经历的优美而悲伤的爱情故事。在调查案件中反映担任情报工作的人面对问题他们的处理方法。他们的人生爱情故事。
作者使用第二人称,直接与主人公对话,用诗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大学生把自己封闭起来,逐渐沉浸在麻木和无谓之中,最终彻底遁世的经过。
格雷厄姆格林。忽然想起还是在读库官网刚开始“送来送去”时,六哥送的那本《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开始的我的“格雷厄姆格林”之旅。那本薄薄的书真是精彩,除却格林自己的文字,恺蒂、唐诺、余斌等人写”他们眼中的格林“的文字,早就值回书价。这几乎是我这么些年来,读过的,最好的书评,或读后感。感谢恺蒂的才情,特别是全情投入的认真!
对人性的探讨,写尽了人性的所有可能。真正了解人性的人,才知道始终坚持善良有多难得。
其余用户默认给了好评
已经到底啦~
其余用户默认给了好评
已经到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