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了开始一点,就喜欢上了作者的语言风格,流畅、幽默。想信情节也会很吸引人。
“我不会为我的国家杀人,我不会为资本主义或共产主义或社会民主或福利国家而杀,我杀卡特只因为他杀了海斯巴契。这是家族仇恨,这理由比为了爱国主义或支持某种经济理念去杀人更为充分,无论是爱是恨,我都要以个人的身份去爱去恨,我不再是任何伟大战争中的5900之5。”
任何无关切身的崇高,到头来都是一场虚无——讲给别人听,那就是忽悠。而当有人用忽悠来对抗忽悠,反倒会达成“负负得正”的效果。只是这样一个局,是任何内心仍有珍爱的人玩不起的。要么亡命,要么被戕害,所谓“光荣使命”,可能并不存在其他结局。
格林本人就是一个间谍,他曾在哈瓦那雇佣过一个线民。结果那个线民板着手指头连十都数不到。有一个西班牙的雇佣者就天天编假情报编军情五处的钱。也照样活得快活。格林本人到想开个妓院收集情报,但被上级给否了。其实这是一个好主意。
“过真实生活需要两人同心,而他一天到晚在演戏。他自以为是个大情圣,有时候我甚至希望他阳痿一段时间,好让他别那么自信。真正在恋爱的人不可能那么自信的。在爱情里,你总会担心失去爱情,对不对?”
周末看了本书,细节已经开始模糊,但有段话印象很深“人总要很久以后才会了解,在错综复杂的人生图画中,每样事物,甚至一张明信片,都是图案的一部分,因此不管什么东西,掉以轻心都是失之轻率
格雷厄姆·格林真是写小说的高手,并不是说他故事多么精彩写法多么离奇,而是他故事里的男主角总有那么一面能够打动我——那种绅士的、文艺的、伤感的气质,在并不猎奇的故事中熠熠生辉。
二十多年前的一部小说,现在翻出来看完。充满黑色幽默的味道,一个在冷战年代充当间谍的英国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女儿的需要。里面有些部分让人忍不住发笑,几乎和007系列中的英国特工完全颠倒,又比憨豆先生等人多了几分冷幽默的味道,结局完美,语言流畅,更像是一部通俗小说……
人口研究报告可以引出各种统计数据、城市人口,借以描绘一个城市。但对城市里的每个人而言,所谓城市不过是几条巷道、几间房子和几个人的组合。没有了这些,一个城市形同陨落,只剩下悲凉的回忆,这种痛苦就像失去了一条腿般空虚。伍尔摩心想,是时候了,是该整理行囊离开这废墟般的哈瓦那了。
间谍小说被格林老师彻底黑掉了.原来这是一份像小说家一样的工作,沃莫尔德靠着这份活计,养活了女儿,收获了新的婚姻,还得了"不列颠勋章"——他原来只是个卖吸尘器的零售商!
我不会为我的国家杀人,……我杀卡特只因为他杀了海斯巴契。这是家族仇恨,这理由比为了爱国主义或支持某种经济理念去杀人更为充分,无论是爱是恨,我都要以个人的身份去爱去恨,我不再是任何伟大战争中的5900之5。”据说5900之5也是格林当年做间谍时的代号。想起同样做过间谍的著名的毛姆。
小说唯故事讲得好才是根本,即便素材稀松平常。哈瓦那上演着荒诞而巧合的真实——或许与不少灰黑色调的真实不同,跳动着,更近似于平民化的占士邦,却又毫无设定感。
虽说这本书归于格林的严肃文学类别的作品,但在我看来是一本介于严肃和流行文学之间的作品,也算不上是格林一流的作品,还是乖乖的看回《权力与荣耀》去!
亨利似乎被吓到了,不敢承认这是吸尘器的构造图纸。沃莫尔德煞有介事地胡说八道,小说里用作家创作人物来比喻他虚构情报,很有点小说的自我意识的色彩。
格林最欢乐的一本,可能也是我唯一不会暂停一口气读完的一本。荒诞派间谍故事。“如果人人都对自己所爱的人忠诚,而非对国家,这个世界还会这么乱吗?”
其余用户默认给了好评
已经到底啦~
其余用户默认给了好评
已经到底啦~